字词 | 喻起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喻起 喻起运用“比兴”手法,落笔先写与文章主旨有关并为人们常见和熟知的其他事物、事理,然后引入本题的一种开头方法。这种开头方法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开头即用此法:“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 思国之安者,必积以德义。”以植树须固根、增流须疏源这些通俗浅显的事理,比喻治理国家需从积德行义这个根本抓起的大道理,形象生动,自然贴切,很有说服力。鲁迅《忆韦素园君》的开头:“我也还有记忆的,但是零落得很,我自己觉得我的记忆好象被刀剥过了的鱼鳞,有些还留在身体上,有些是掉在水里了,将水一搅,有几片还会翻腾、闪烁,然而中间混着血丝,连我自己也怕因此污了鉴赏家的眼目。现在有几个朋友要纪念韦素园君,我也说几句话”,“我只好连身外的水也搅一下,看看泛起怎样的东西来”,采用的亦是喻起形式,渗透着对死于“内忧外患”的战友的深深思念和强烈悲愤,既提示了文章内容,又用一种如泣如诉的情调抓住了读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量。 ☚ 直起 逆起 ☛ 喻起 喻起文章开端的一种用喻突起之法。如宋代苏轼《代张方平谏用兵书》起端:“臣闻好兵,犹好色也。伤生之事非一,而好色者必死;贼民之事非一,而好兵者必亡;此理之必然者也”。旨在言好兵之弊害,用“好兵犹好色”作喻起,有突兀而起、奇句夺目之妙。清人李扶九编《古文笔法百篇》中评此文眉批有“陡起用喻”句,陡起即突起。又唐代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又名《送温处士序》)的起端:“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夫翼北马多天下,伯乐虽善知马,安能空其群邪?解之者曰:吾所谓空,非无马也,无良马也。伯乐知马,遇其良,辄取之,群无留良焉。苟无良,虽谓无马,不为虚语矣”。也是以喻突起法。先以有识良马之伯马,故冀北“马群遂空”,比喻河阳军节度使乌重胤(乌公)擢用温处士、石处士等人才而东都才尽,再以“空”字为骨,切入此时情事。以伯乐比喻乌公,又与韩愈《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相叫应,喻意是十分清楚的。喻起,虽有突兀而起、陡生文势的作用,但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使要叙说的事情或人物更为形象化,从而激发读者的兴趣和联想,增强文章的吸引力。 ☚ 插喻 照应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