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唐琬《钗头凤》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唐琬《钗头凤》《钗头凤》·唐琬
唐琬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陆游与离异的妻子唐琬在沈园相遇,在壁上题了一首《钗头凤》 (“红酥手”),唐琬就和了这首词,不久,她便抑郁而死。本词与陆游的《钗头凤》感情息息相通,处处呼应。 上片写被迫离异后无限痛苦的心情。“世情薄,人情恶”,开篇两句,由陆词“东风恶,欢情薄”演化而来。陆游以“东风恶”来暗喻他母亲的专制暴虐,对唐琬被遣他敢怒而不敢言,所以措辞也比较委婉。唐琬则不加隐饰,她的恨溢于言表,这是她的处境和遭遇决定的。“雨送黄昏花易落”一句与陆词“满城春色”和“花落”相呼应,她以“花”自喻,“黄昏花落”是说她遭遇不幸。“晓风干,泪痕残”自述她被休以后的生活。陆词中有“泪痕红浥鲛绡透”,唐琬即以此相和应。 下片紧承上片,围绕“难”字,具体叙写与陆游分手后的境遇和心情。“病魂常似秋千索”,这句与陆词“一怀愁绪”和“人空瘦”两句相对应,生活如“秋千索”,摇摆不定。“角声寒,夜阑珊”,这两句烘出一种凄清的气氛,也是她最痛苦的时候。全词收尾连用三个“瞒”字,与上片的三个“难”字相呼应,更突出了“难”字,需知要把痛苦深埋心底,“瞒”住周围所有的人,更是难上加难。 唐琬《钗头凤》唐琬《钗头凤》唐 琬
唐 琬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尝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①。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注释 ①阑珊:将尽,将止。 李香君小像 【清】陈清远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藏 鉴赏 关于本词,唐琬与陆游有一段悲情往事。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1155),唐琬与丈夫游沈园时遇陆游,经丈夫同意为陆游送去酒肴。词人与前夫陆游青梅竹马,感情深厚,却不获于其姑,被迫改嫁。十年后,遇前夫于沈园。一别十年,自是物是人非,“山盟虽在,锦书难托”。陆游因此写下一首《钗头凤》(红酥手),题于沈园壁上。唐琬亦和一阕《钗头凤》,即是本词。两首词应对比欣赏。 与陆游的《钗头凤》不同,词人上阕开首两句即是对拆散二人姻缘因素的控诉。“世情薄。人情恶”既回应陆游词中“东风恶。欢情薄”,又强烈地斥责了封建家长制度。陆游词中未指明二人为何分离,恐怕是出于对母亲的愚孝,仅以“东风”作为控诉的对象,以与唐琬的“欢情薄”的悲剧命运作为二人分离的原因。而唐氏勇敢地指出“人情恶”(即陆游母亲的苦苦相逼)才是主要原因。“世情薄”一指自己作为陆母的亲侄女,不仅没有得到亲缘关系带来的疼爱,却遭受被逼分离的痛苦;二指社会家长制的黑暗,让有情人不能终成眷属。“雨送黄昏花易落”回应“满城春色宫墙柳”一句。陆词以满城春色中愈发娇媚之宫墙柳喻指佳人,而唐词以黄昏雨中即将逝落的残花比喻自己,表达更为悲凉。这黄昏之雨,又怎么不是词人黄昏时思念的泪水呢?后两句“晓风干。泪痕残”正是承上而来。词人心中悲痛,终夜啼哭,一直到天明仍未停下,委实令人心碎! 上阕“欲笺心事,独语斜阑”回应“一怀愁绪,几年离索”而来,言词人分别的十年日夜思念陆游,想要写信给他,而自己已经嫁作他人妇,丈夫又对她很好,不能做出有悖礼教的事情,矛盾痛苦的心理无人能诉说,只能“独语斜阑”,这种痛苦又是多么地令人感到人生艰难! 故而最后三字是三个“难”。 下阕言眼下的情况,长歌当哭,情何以堪! “人成各。今非昨”,言十年已去,物是人非,咫尺天涯,陆游已经不是当年唐琬的丈夫陆游,而唐琬也已经不是当年美丽灵秀的唐琬了。“病魂”一句是写自己现在体弱多病,更是写自从夫妻分离以后自己的魂魄已经被陆游带走,犹如秋千架上的绳索,飘飘荡荡,不属于自己,再也找不到幸福的感觉。“角声”以下几句,说的是每当夜深人静,丈夫已经睡去,总禁不住想起伤心往事,侧耳倾听,角声越发寒冷,眼泪就止不住地流下来,一直哭到快要天亮的时候。怕人询问,只能咽下眼泪在别人面前强作欢颜,包括在陆游面前。词人隐瞒病情,隐瞒悲伤,隐瞒无尽的思念,可是,这又能瞒得过谁呢?这首词是词人的血泪之作,一声一叹如杜鹃啼血,悲凄异常。(张力) 链接 宋代禁止姑舅表婚的法律流为具文。兄弟之子女与姊妹之子女结婚,谓之姑舅表婚。此为原始时代亚血缘婚的一种残余。宋代法律禁止姑舅子女通婚,但朝野上下往往反其道而行之,使其流为具文。如仁宗女兖国公主下嫁李玮,玮即仁宗舅之子。世俗更认为“因亲及亲,以示不相忘,此最风俗好处”(《袁氏世范》卷一)。其间也不乏持异议之有识者,如朱熹就说“只怕不是”。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