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唐国通寳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貨幣類 > 銅鐵錢部 > 五代十國 > 唐國通寳 唐國通寳 tángguótōngbǎo 十國·南唐元宗李璟交泰二年(公元959年)始鑄。製作精好,外緣略寬。錢文篆、隸、真三體,直讀。多爲光背,隸書錢背穿上或飾一巨星。一般徑二·四厘米,重三至四克。篆書又有大錢,徑約三厘米,重約十克,存世較小錢爲稀。據傳有鐵錢,然甚難一見。《資治通鑑·後周世宗顯德六年》:“唐自淮上用兵及割江北,臣事於周,歲時貢獻,府藏空竭,錢益少,物價騰貴。禮部侍郎鍾謨請鑄大錢,一當五十,中書舍人韓熙載請鑄鐵錢;唐主始皆不從,謨陳請不已,乃從之。是月,始鑄當十大錢,文曰‘永通泉貨’,又鑄當二錢,文曰‘唐國通寳’,與開元錢並行。”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