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吴梅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吴梅1884—1939

江苏长洲(今吴县)人
1917年后,历任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校教授,主讲古乐曲,为我国著名曲学大师。著有《中国戏曲概论》、《顾曲麈谈》等。
字:灵𫜡、瞿安、騂安、騂庵、癯安、癯庵、癯邨
号:厓叟、霍厓、霍崖
晚号:霜崖
别名:东篱词客、长洲呆道人、江东逋飞、吴某、呆道人、逋飞
影射名:符瘦仙

吴梅

吴霜厓先生周年祭特辑
词曲大师吴瞿安
词曲家吴梅先生
记吴瞿安先生
赵景深 庄一编
仰蒿
张祖道
郑振铎
曲学丛刊社1942年3月版
和平日报1946年6月23日
和平日报1947年5月26日
国文月刊1946年42期,郑振铎文集第3
卷第144页
吴梅
记吴瞿安先生数事
记词曲家吴梅
江经昌
金虑
范烟桥
*中国文学史论集1958年4期
*畅流1959年18卷12期
江海学刊1962年1期

吴梅(1884-1939) *传记文学1973年22卷6期,*民国人物
小传第1册第87页
吴梅(江苏近代学人传)
近代杰出的词曲家吴梅
王卫民
张舫澜
南京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3期
戏剧论丛1981年4期,固原师范专科学校
学报1983年1期,苏州文史资料选辑第
13辑第115页
吴瞿安先生二三事
回忆吴瞿安先生
回忆瞿安夫子
吴梅(1884—1939)
宋家淇
唐圭璋
任中敏
王卫民
文教资料简报(江苏)1984年1期
文教资料简报(江苏)1984年1期
文教资料简报(江苏)1984年1期
文史资料简报(江苏)1984年1期,中国大
百科全书(戏曲曲艺)第417页
吴梅简介 江海学刊1984年4期
吴梅先生二三事
吴梅先生与昆曲
从昆曲说到吴梅
吴梅
段熙仲
孙洵
古良穆
江海学刊1984年4期
江苏戏剧1984年11期
人物种种第101页
*中国近代学人像传(初辑)第63页
吴梅
霜厓先生年谱
霜厓先生别传
瞿安先生逝世前后略述
吴梅小传
吴梅
李立明
卢前
郑逸梅
李一平
龙榆生
邵镜人
*中国现代六百作家小传第133页
戏曲月辑第1卷第3辑第54页
戏曲月辑第1卷第3辑第69页
戏曲月辑第1卷第3辑第79页
*近三百年名家词选第220页
*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九十五辑(总
950期)·同光风云录第295页
吴梅奢摩他室
吴瞿安
 *近代藏书三十家第163页
*革命人物志第12集第182页
吴瞿安先生二三事
吴梅小传
南社社友事略:吴梅
曲学巨擘吴梅
吴梅
袁鸿寿
胡朴安
郑逸梅
陈敬之
莫洛
学林漫录第3集第7页
南社丛选第3册(文选)第6卷第41页
南社丛谈第162页
*首创民族主义文艺的“南社”第71页
陨落的星辰第44页

吴梅

吴梅评传
吴梅:评传·作品选
曲学大师吴梅
献身曲学的吴梅
吴梅的戏剧美学思想
吴梅简论
戏曲大师吴梅在南京十五载
新曲学的崛起与旧曲学的终结——王国维与吴
梅戏曲研究之比较
王卫民
王卫民 王 琳编
万云骏等
卢润祥
刘伟林等
王卫民
卢水石
周维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273页
中国文史出版社1998年版283页
光明日报1987年2月24日
新民晚报1992年9月28日
学术月刊1984年8期
剧艺百家1985年2期
南京史志1988年4期
南京大学学报1988年4期
继往开来,独树一枝——论吴梅先生在曲学研
究上的贡献
王卫民艺术百家1990年1期
吴梅评传
长洲吴先生行状
邓乔彬
卢 前
戏剧艺术1990年2期
民国人物碑传集第650页

吴梅1884——1939

字瞿安, 又字靈, 晚號霜厓,江蘇吴縣人,1884年(清光緒九年) 生。1901年補縣學生員。1905年任東吴大學教席。1909年作開封游河道曹載安之幕僚,半年後南返,在東吴大學、存古學堂任教,同年參加南社。早年撰《血花飛》傳奇,歌頌譚嗣同等六君子。辛亥革命期間,又鼓吹民族革命。民國成立後,入南京第四師範主講國學。1913年改任上海私立中學教席。1917年任北京大學文科古樂曲教授。1922年秋,任國立東南大學教授。1927年任廣州中山大學教授。1928年任上海光華大學教授。東南大學易名中央大學後,回中大任古典樂曲教授; 同年又在金陵大學兼授詞曲。抗日戰争爆發後,舉家遷至湘潭。1939年轉赴雲南; 同年3月17日病逝。年55歲。著有《風洞山傳奇》、《萇弘血》、《雙淚碑》、《緑夢怨記》、《東海記》、《萍茵記》、《白團扇》、《霜厓文録》、《顧曲塵談》、《中國戲曲概論》、《曲學通論》、《詞學通論》、《遼金元文學史》、《南北詞簡譜》等。

吴梅(1884—1939)

晚清民国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字癯庵,改字瞿安,又字灵鳷,号霜厓、逋飞、厓叟等。吴钟骏曾孙,俞粟庐弟子。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 年)诸生。二十九年赴上海东文学社学日文。后作传奇《血花飞》《风洞山》及时事京剧《袁大化杀贼》,鼓吹民族思想。三十一年至东吴大学堂任教,三十三年加入神交社。宣统元年(1909 年)入河南河务道曹载安幕,次年任苏州存古学堂监察。1912 年加入南社,并在苏州组织进行社,演出时事新剧。后执教于南京第四师范、上海民立中学。1917年为北京大学教授,曾为梅兰芳等正拍,参加苏州道和曲社。1922 年任东南大学文科国文系教授,组织潜社。1925年任校务会聘任委员会委员。1928 年任上海光华大学国学系教授,结苏州琴社。次年任中央大学教授,兼教于金陵大学。曾参与审订中国国民党党歌、中华民国国歌。1934 年被推为上海昆剧保存社二次公演筹备主任,次年入苏州甲戌学会、如社。抗战爆发后辗转流亡于湖南湘潭、广西桂林、云南昆明等地,病卒于云南大姚。工诗古文词,深研中国古典文学。酷嗜昆曲,治戏曲负盛名,于曲理、曲律研究精深,与王季烈、俞粟庐合称近代三曲家。藏曲时誉第一,所藏辑刊为《奢摩他室曲丛》。另作有传奇《绿窗怨记》《东海记》等,杂剧《轩亭秋》《暖香楼》《湘真阁》《落茵记》《无价玉》《惆怅爨》等。散曲作品辑入《霜厓曲录》《霜厓读画录》。编有《古今名剧选》《百豪嘉曲选》。著有《中国戏曲概论》《南北词简谱》《曲学通论》《辽金元文学史》《元剧研究ABC》《霜厓诗录》《霜厓词录》《霜厓文录》等。后人编有《吴梅戏曲论文集》。

3

(词)清·吴梅

悬崖结屋蒲团坐,迢迢古怀空际。

刻烛题襟,衔觞赌酒,多少少年欢意。

河山聚米。

听晓角吹寒,尚馀边气。

侧弁低哦,此身忘在万峰里。

心香尘外细袅,裹头人不寐,遥夜如水。

一豆灯红,三茎发白,悟彻画禅滋味。

词仙去矣。

便泪铸相思,返魂何计。

愁过吟廊,乱蛩啼暗苇。

(晋镛)
(词)清·吴梅

曼陀花发天如醉,相逢劫馀无恙。

雪苑鸣琴,蓉湖倚棹,消领宦中情况。

承平梦想。

早一卧沧州,铜仙移掌。

定记当时,莫愁单舸共双桨。

兰成辞赋最苦,暮年湖海遍,孤调谁赏。

落叶添薪,牵萝补屋,往事不须惆怅。

银蟾乍上。

待自琢新声,小红低唱。

弹入芦川,更听花外响。

(词)清·吴梅

北湖环注台城下,钟山屹然高坐。

四顾天空,三秋气爽,又见长安江左。

禅房静锁。

听几杵钟声,客愁敲破。

醉把茱萸,暮村吟事问谁可。

登临多难自古,近来筋力减,扶病重过。

故垒笼沙,荒坡咽月,还记南朝烽火。

黄花伴我,怕今日东篱,有人催课。

蓑笠渔舟,甚时归计妥。


3

(词)清·吴梅

风波咫尺,身逐胥涛留不得。

落月江枫,行客愁听半夜钟。

西郊款段,陌上花开归缓缓。

楚魄重招,应踏杨花过此桥。

(词)清·吴梅

临邛车骑,荐士难逢杨得意。

衣锦还家,娶妇居然阴丽华。

东西驰道,广夏明灯花四照。

一树冬青,谁复麻鞋拜孝陵。

(词)清·吴梅

白头吟望,故国平居多恻怆。

弹指楼台,恐有胡僧认劫灰。

纷纷厨顾,又见甘陵南北部。

长啸苏门,多少风尘袖手人。


2

(词)清·吴梅

京国狂踪,家山香屑,倦游凄绝骚魂。

乱峰如睡,彤云做冷,料无妙计回春。

来来欢意少,但低手茅檐病呻。

乱鸦催晚,荒鸡报午,留认幻中身。

嗟素发黄门伤逝客,抱晓楼孤影,欹枕沾巾。

五更钟鼓,千花世界,早知悟彻尘根。

水天挥麈话,待重述中吴纪闻。

故人无恙,高歌小海追梦痕。

(世宜)
(词)清·吴梅

珠箔惊寒,铜壶延日,碎琼飞屑无痕。

四山沉睡,危楼倦倚,暮天换遍颓云。

老夫开笑口,对银海还倾数樽。

岁华催晚,明年健在,扶杖待情曛。

思故宅平江高卧,傍打头茅屋(读上声。)经几黄昏。

苦吟心眼,穷阴气候,此时半臂谁温。

画阑呵手地,有蓑笠邻翁扣门。

绛梅开未,相携远走城外村。


2

(茂烱)
(词)清·吴梅

月杵秋高,霜钟晓急,今宵梦回天际。

湖山沦幻劫,正风鹤长淮兵气。

停云惊起,怕万一阴寒,千花弹泪。

情难寄。

庾楼凭处,自伤憔悴。

忍记金粉江城,也建牙吹角,羽林千骑。

玉京芳信渺,便南浦归帆慵理。

人间何世,待冷击珊瑚,西台如意,雄心碎。

板桥衰柳,莫愁愁未。

(词)清·吴梅

别馆延秋,孤灯款夕,空庭峭寒无际。

黄粱炊未熟,变楼阁仙山云气。

壶天眠起,对旧日鲛绡,重封新泪,人如寄。

几丝霜鬓,镜中先悴。

可记琼岛看花,有暮春三月,三家车骑。

白门惊岁晚,问烟雨纶竿谁理。

枯杨身世,渐九陌风酸,垂垂生意。

蛩声碎,小窗刀剪,客衣单未。


2

(词)清·吴梅

破桥故里,南去数尺,时过萧寺。

钟梵馀几,更无俊侣寻春画中意。

废兴梦里,空念胜国(读上声。),千树万蕊⑴。

尘界弹指,再来苦想禅林太平世。

放笔问红萼,万古名花长久未。

扶杖近游,风流思老辈。

认半纸芳菲,还在天地。

两行清泪,叹旧馆侯王,凭吊何事(寺故为杨和王别墅。)?

写花魂洞箫吹起。

(词)清·吴梅

故山雾敛,搔遍冷发,高卧江馆。

篱破墙短,但看败井荒藤布云幔。

翠枝露满,廊下背手,香气清远。

相对娇婉,正宜小倚筼屏道巾岸。

岁月去何速,中酒年光添几线。

回想俊游,花时来粉面。

纵倦鸟思还,霜翅惊箭,紫云重见。

怕作雨笼晴,芳事都乱,掩蕉窗寸心难展。


2

(词)清·吴梅

看斜阳烟柳,淡月霜花,弹指岁华晚。

未了羁迟恨,春明路,匆匆芳意都变。

旧衫漫典,认半襟蔫泪犹暖。

万人海,独听荒城鼓,恨欢事天远。

回眼,蓬莱三浅,苦茂陵秋老,青鬓先换。

西北高楼起,雕檐外,窥人多少莺燕。

钿车麝展,正画堂重理丝管。

及听到啼乌,谁惜取,寸心怨。

(元忠)
(词)清·吴梅

叹秦淮秋老,杜曲门荒,金粉半尘土。

定有惊鸿态,妆成后,熏香初试纤步。

翠鸾漫舞,剩黛痕磨尽今古。

更凄感,一样临池里,当如是观否。

枯树,兰成心苦。

早涧东人远,巾帽非故。

零落沧桑影,铜仙泪,知他饱经风露。

岁华细数,对半规重想眉妩。

怕蕉萃菱花,还不许,绛云驻。


2

(词)清·吴梅

深院停灯,但古月照檐,小步幽庭。

西风梳短发,甚夜气冥冥。

关山前度浪迹,旧巷陌可奈重经。

谁念我,对露桐枯坐,凄数长更。

平生、徵歌贳酒,年少俊怀,还负白下狂名。

重游如化鹤,已弱海波腥。

江表劫后寄旅,算影事客梦零星。

身未老,正九秋愁展霜翎。

(词)清·吴梅

人静兰堂,仗几曲画屏,小蔽炎光。

清眠才倚竹,悟半箸黄粱。

闲中乌帽自落,正倦客好梦登场。

庭院午,又蕙风吹幔,槐影移窗。

端相,綀衣御晚,琼臂印春,还记茉莉盈囊。

柔云松四握,指月底西厢。

年来芳思渐减,但醒卧独对银釭。

秋信早,怕此时团扇先藏。


2

(词)清·吴梅

香篝薰被,谙尽单栖味。

迟日房栊花溅泪,知道春魂醒未。

年来销得狂名,南楼试听调笙。

只是寻常风月,不关莺燕寒盟。

(词)清·吴梅

溪山秋晚,雁阵惊风散。

一棹夷犹行未远,绕遍芦汀蓼岸。

几多茅舍村庄,此中安稳江乡。

却笑频年避地,不如画里渔郎。


2

(词)清·吴梅

水国阴晴悔远游,西风敛翼下荒洲。

相思一点诉穷秋。

过眼云烟蝴蝶梦,惊心岁月稻粱谋。

故家芳墨数扬州。

(词)清·吴梅

梅子黄时昼闭门,朱颜绿发紫纶巾。

虚窗灯火勘穷尘。

绛浅黄轻呈国色,落花细雨正佳晨。

崔徽可是卷中人。


2

(词)清·吴梅

玉京西去多山,山花红到云深处。

疲驴紧跨,停鞭遥指,十三陵路。

我亦亭林,麻鞋拜泣,黯然怀古。

看棱恩门外,丰碑突兀,留宸翰、伤高句(清高宗哀明陵诗,刻长陵碑阴。)。

偏遇清明风雨,问春郊、棠梨谁主。

薰天珰焰,沉渊诏狱,都归黄土。

大似前朝,靖康北狩,永嘉南渡。

喜寝园无恙,漫劳义土,种冬青树。

(词)清·吴梅

暮年萧瑟江关,举头惟见河山异。

抗声殿角,回楂岭表,乱云如戏。

海峤莺花,吴门鲑菜,忽忽弹指。

记听枫旧馆,隐囊挥麈,知珍重,林泉意。

还是悲歌无地,结沤盟沧江鼎沸。

东华待漏,中兴作颂,纷纷槐蚁。

忍泪看天,十年栖息,天还沉醉。

算平生孤愤,秋词半箧,付人间世。


2

(词)清·吴梅

禾黍故侯第,水竹谪仙居。

此时携杖閒步,但少醉翁俱。

红树青山如画,明月清风无价,俯仰足酣娱。

结伴更消夏,十万拥红蕖。

耽泉石,争名利,总轩渠。

谁云子美高旷,一序恋区区。

未必溺人仕宦,安有忘忧池馆,人境足华胥。

我醉欲眠矣,却笑子非鱼。

(词)清·吴梅

丛菊雨才洒,色艳烂明霞,秋容谁画,北窗高卧惜年涯,何处西园杯斝,莫说南都台榭,人世幻抟沙。

应许茅檐下,独对两三花。

水沉销,棋局罢,一瓯茶。

破阑低亚,繁霜今夜遍吾家。

长向尊前多暇,消受闲中无价。

风起侧乌纱,回首红尘怕,归梦故山遐。


2

(曾源)
(词)清·吴梅

过春风旗亭,记长干系马,消受閒情。

此际南州留滞,怨歌重听。

身未老,心先惊,动乱愁梅花江城。

纵茂苑人归,青溪梦好,枯树伴兰成。

云屏外,霜猿鸣。

指斜阳霸国,金粉飘零。

漫向琼楼怀旧,板桥寻盟。

淮水碧,钟山青,恨隔江无多商声。

剩词客哀时,萧萧鬓星,弹广陵。

(词)清·吴梅

吹琼箫商声,记丁帘絮语,曾赋红情。

可念朱楼阑夜,坐花调笙。

思俊侣,多飘零,料近年桑乾潮平。

纵画里题香,愁边款酒,无奈对新亭。

芳郊外,凉风生,想西陵杜曲,还有流莺。

又怕红绡留字,紫云知名。

先话别,重寻盟,任客中明朝阴晴。

便韦曲相逢,霜天雁鸣,秋满城。


2

(词)清·吴梅

冰华流羽瓦,又纱窗吹寒,雨丝飘洒。

小曲幽坊,几探春帘底,送人花下。

漫折垂杨,知系过萧郎骢马。

断梦迷离,临水芙蓉,尚如裙钗。

还记西堂宵夜,正画烛呼卢,五更才罢。

旧约蓝桥,奈绛河惊浪,宝成无价。

绮陌红梨,生怕与荼蘼同谢。

唤起浓欢,和泪青绡细写。

(词)清·吴梅

城西携杖惯,过清凉山前,古怀何限。

胜节重临,对故丘云树,乱尘难浣。

水毒龙蟠,愁剑底腥涎滋蔓。

画里楼台,休展芳塘,种花招燕。

知道风鸢吹断,但线弱风高,那知长短。

绣陌依然,纵手携金缕,漫临歌宴。

暖律初调,春未改阴晴千变。

剩有盈盈夕照,蘼芜恨满。


1

(词)清·吴梅

乱石荒街,寒流谷渡,美人庭院寻常。

灯火笙箫,都归雪苑文章。

丛兰画壁知难问,问莺花可识兴亡。

镇无言,武定桥边,立尽斜阳。

南朝气节东京并,但当年厨顾,未遇红妆。

桃叶离歌,琵琶肯怨中郎。

王侯第宅皆荆棘,甚青楼寸土犹香。

费沉吟,纨扇新词,点缀欢场⑴。


1

(词)清·吴梅

素晖荡夕,正乱落(读去声。)天香,独认秋色。

试倚画阑,闲领丛山消息。

淡黄乍破新葩,别换一庭风力。

清露下,西堂梦还,伴我幽寂。

冰壶乍洗凉魄,怕绛阙高寒,来去无翼。

试问殿秋芳蕊,好景谁惜。

记昨罢了霓裳,叶叶老蟾低泣。

还病损,淮南倦游上客。


1

(词)清·吴梅

卧龙巷陌,对五松虬枝万口青青。

人老穷边,鹤归何世,重来细雨吴城。

画檐两层,羡故家乔木修龄。

记胭脂赠别题红,绣帏添写美人名⑴。

还记盛时佳话,赋银灯白发,共醉刘伶⑵。

南郭齑盐,西凉车骑,先忧后乐平生。

乱峰未经,饶旧廊犹认棠铭。

纵登临拜识(读上声。)衣冠,履霜何处听⑶。


1

(词)清·吴梅

少年张绪凋双鬓,哀时犹滞荆楚。

瓮天弹指换华鬘,算寄身何处。

借铁笛霓裳自谱,江村遥夜穷铢黍。

念去国情怀,对破屋长歌痛饮,一字休诉。

重记近日悲欢,连山昏晓,定惜芳事耽误。

旧游如梦梦如烟,道美人迟暮。

早织得金衣万缕,泉绡红染鲛宫吐。

怕故乡东风变,回眼神州,问花无语。


1

(词)清·吴梅

冻梅千蕊,危楼四面,吴天寥廓。

霜迹(读上声。)销沉,荒了夕阳城郭。

轻寒未著,被满地霜笳吹觉。

东风里,玉梯凝望,日长人独。

且采晴枝绛萼,料花开如旧,好春非昨。

草没苏台,忍问家山猿鹤。

凭阑自酌,怕虎气澄潭时作。

双袖薄,老我怨怀无托。


1

(词)清·吴梅

碾苍玉,轻云薄日伴西堂。

问檀心无语,知他乍别含章。

燕市应馀海王雪,猩瓶时拂水仙妆。

晚寒急,放下彤帏,消领浓芳。

年老,已残腊(读去声。)节候惊心,旧圃都荒。

久客探春,素儿粉额涂黄。

可酿高崖半房蜜,独添沉水一炉香。

閒庭院,梦绕南枝,谁费思量。


1

(词)清·吴梅

青鸾栖息,对閒庭宇,乍展三尺。

檐牙遍绕浓荫,相看处须眉都碧。

一枕纱橱,梦影傍金井遥夕。

算送到多少商声,茂苑听秋早头白。

寒灯半点天如墨,更暗蛩倚月阶前泣。

依然宝阑低亚,还忍问美人南北。

小扇招凉,重认凄风苦雨踪迹。

待碎剪墙下仇恨,细领嫦娥色。


1

(词)清·吴梅

荡晴波日长风静,烟纱窗外低护。

隔帘一角遥山笑,看尽大江东去。

春换主,怕陌上花开,忘却归时路。

惊霜倦羽。

甚草暗西洲,人来南国,和泪听莺语。

才华误,谁料旗亭又赋,黄河远上残句。

鬓丝禅榻垂垂老,回首少年羁旅。

心更苦,待手拨箜篌,唱彻公无渡。

清游记取。

问鳷鹊楼前,两三萤火,今夜向何许。


1

(词)清·吴梅

嫣红姹紫,装缀浓韶千顷。

正残雪西风门巷,幻出(读上声。)蓉城。

坐倚薰笼,紫皇连夜展霓旌。

不须重借,开元旧鼓,催动芳盟。

埽径对花,妍姿雅态,回念神京。

看温室玻璃日射,春遍蓬瀛。

指点幽丛,霎时开谢感难平。

微吟闲醉,碧云天暮,四序都更。


1

(词)清·吴梅

暖雪烘晴,浓香送晚,横斜十万如海。

试行光福山中,小立圣恩寺外。

都无隙地,有一片红霞遥盖。

但徙倚六角荒亭,细识绛仙丰采。

宸翰泐旧题尚在,骚客去瘦吟难再。

甚时灯火河桥,又值素苞破蕾。

南枝虽然,怕老至芳华先改。

待醉谱白石新声,月夕玉(读去声。)人齐拜。


1

(词)清·吴梅

短衣羸马边尘紧,五年三渡桑乾。

漫天晴雪扑雕鞍。

旗亭呼酒,黄月大如盘。

苦对南云思旧雨,杏花消息阑珊。

新词琢就付双鬟。

紫箫声里,看遍六朝山。


1

(词)清·吴梅

落叶江城,笑桃庭宇,高楼画烛红彻。

绣枕四角,锦袜半握,蹙两弯新月。

蘼芜绿尽汀洲路,已十年轻别。

长桥艳影,都付与一夕边笳吹裂。

共说,浓春物候,广场丝管,如听哀蝉咽。

想巷陌依然,年芳凋谢。

老清明时节,杜曲莺花,青门广盖,白发心犹热。

寸怀结,还惜取子规啼血。


1

(词)清·吴梅

袅亭亭淡妆如语,江皋小步尘生。

记水榭更阑月静,柳堤风定波香,旧游梦惊。

千花无此娉婷,素袜玉珰多态,青天碧海含情。

老去对芳姿,最难排遣,四山烟雾,半宵歌酒,那是怕问蘋洲信息(读上声。),难猜梅子阴晴。

乱愁凝,琼壶又添漏声。


1

(士柱)
(词)清·吴梅

苍岛耕烟,绛河飞锡,细数千年如羽。

埏土流传凭妙手,海底鲸鳌轩举。

青矑斜睇雁奴,耻钵呼龙,灵山今夜停花雨⑴。

谁信露盘辞汉,铜仙还住。

因念旧迹(读上声。)毗沙,玉峰破寺,劫尘休话风絮⑵。

纵留下梵天故事,问残影庄严谁护⑶?

算乡国无多绀宇,白莲秋老汀洲路。

对蜕影精蓝,清池素月禅心古。


1

(词)清·吴梅

又秋光照眼,遍七里飘花坊陌。

万峰笑人,窥窗抛黛色,独步烟驿。

暗念吴宫怨,鹧鸪声老,送锦帆如墨。

前朝恨事沙沉戟,破楚门边,红心草碧。

颓垣断桥休惜,待邀他客燕,閒话今昔。

江东裙屐,怕山灵未识。

路转招提渺,天地窄,当年翠辇无迹。

问南寻旧梦,牧童横笛,留宸藻忍看题壁。

嗟十岁客里单衣瘦马,故乡轻掷。

西风外一望京国,想暮鸦、换了长洲树,空成泪忆。


1

(词)清·吴梅

旅程直,新柳长亭乍碧。

东郊外回望九重,日冷觚棱淡无色。

吴阊问旧国,应识长洲病客。

销凝处,缁化素衣,凄绝幽闺费刀尺。

哀吟认鸿迹,正草暗秋门,花谢瑶席,饥驱低首嗟来食。

算百岁如梦,万人如海,摇鞭归去趁快驿,笑多事南北。

悲恻,乱愁积。

叹白发(读上声。)江关,天地孤寂。

西楼把盏相思极,待薄醉欹枕,浩歌横笛。

阴晴难料,又夜雨,带泪滴。


1

(词)清·吴梅

白头怕结长生缕,惊心劫后佳节。

海榴荐俎,塘蒲佩剑,老怀凄咽。

壶天抱洁,甚羌管回波暗裂。

奈今朝芳兰试浴,比似去年热。

双袖南州泪,楚水吴艭,等閒轻别。

玳梁燕乳,可还知旧家风月。

梦忝光阴,已听到汀洲怨鴂。

笑劳生,足茧万里尚未歇。


1

(词)清·吴梅

江城一带,春树万家,极目采兰天远。

碧草晴波,载尽画船歌扇。

频看,白头人苦恨韶华短。

问旧日风花,可惜王侯第宅都换。

古柳斜阳馆,但静坐听钟,客尘先浣。

六代云山,黍梦匆匆休管。

轻暖,正幽栖地僻衣冠懒。

又芳节樱桃荐食,对南园浩叹。


1

(词)清·吴梅

檀栾漾碧,暗护小篱笆。

几竿杜曲,千树渭川,晴拂苍霞。

开素轩,经万劫风欺雨打,此君依旧夭斜。

问山家,扶疏暗引流泉,交加更绕丛花。

盼到平安寄下,留伴冬青,共惜年涯。

重过也,费泪墨东京记梦华。


1

(词)清·吴梅

西风故院,认锦屏树色,一丝天远。

跨马长堤,半城残照栖鸦满。

柔条经过清霜浣,叹流水六朝风卷。

纵年来啼雨颦烟,恨个侬归缓。

应念江空岁晚,对金缕旧歌,不堪重展。

路入阳关,有谁高处吹芦管。

红楼几度催刀剪,抱客笥寒衣忍典。

自销凝白下听秋,秋夜短。


1

(词)清·吴梅

东风步辇,寒食(读去声。)斜街,内家嘶骑捧香回。

灵衣素几,认前史劫馀灰,要细寻松下鹿(读去声)碑。

阴雨寒崖,知王气,歇长淮。

建文遗事等齐谐。

通天草表,又吾侪,一登台,问此时白燕可来。


1

(词)清·吴梅

铢衣蜕去艳留痕,上苑早生尘。

栩栩画中身,料多见容台旧人。

修门草满,青陵路远,何处觅残春。

故事话成均,记前度花朝令辰(庚申花朝曾见仙蝶于国学。)。


1

(词)清·吴梅

纱幮孤睡,茉莉薰人乍醉。

夜微凉,新剥莲蓬子,还调杏酪汤。

一瓯才进口,千恨又回肠。

未有温柔伴,老何乡。


1

(词)清·吴梅

澄湖一片红妆影,沙棠载将佳士。

三发依朝阳,喜无人来此。

碧筒吾醉矣,对乡国不知秋思。

万叶吹凉,绿波如镜,水行良是。

迤俪,采莲歌,横塘路,江南盛时情味。

近岸落霞飞,起蘋一二。

拍浮还共尔,几耽误旧狂清志。

展双桨月白前溪,问夜游何计。


1

(翼燕)
(词)清·吴梅

金碧侯门,闭小冢,红心草满三弓。

容光销镜月,纵瘗花铭在,弹指春风。

玉(读平声。)儿幸死东昏,未籍青衣禁苑中⑴。

笑锦帆流落天涯,暮鸦枯树冷隋宫。

石华乍启尘封,故纸千金,几番江汉传烽。

河山馀艳影,对旧朝文物,细想惊鸿。

秋魂莫怨杨花,一研南薰墨正融。

伴海滨巾角临池,夜月环佩逢。

⑴ 按:美人没于开皇十七年,至仁寿二年,蜀王以罪废禁锢。

1

(词)清·吴梅

断浦霞飞,长堤树隔,浣花新宅。

梦稳莼乡,招来布衣客。

雕菰酿酒,拚醉向阑干歌拍。

今日,閒话水天,独平戎无策。

金门咫尺,烟雾神京,繁忧寸心积。

湔裙旧路,路窄四山黑。

冷落采香前事,不记舞盘消息。

待共携鸥鹭,斟酌石湖秋色。


1

(词)清·吴梅

院落新晴,林塘初夜,小立屏山烛暗。

一点清光,出芙蓉池馆。

画廊外,记得阑干十二人杳,咫尺花花明星暗。

水榭凉生,早荧荧相见。

乍开帘,笑扑秋娘面,才飞去,又向红楼畔。

漫恋小扇轻罗,已临风惊散。

认綀囊照彻清华馆,三更后伴著霜蟾叹。

尽悟到宿草前身,忆隋宫目断。


1

(之泗)
(词)清·吴梅

黄月蘅皋,如见渚宫装束。

幻灵踪仙山楼阁,淩波步袜,短怀无托。

今古恨,惟恨美人沦落。

万事云烟,难问故家伊洛,早风扫老瞒铜雀。

吴笺双璧(读上声。),十三行作⑴。

今夜长,谁鼓素琴秋鹤(用本传萧旷事。)。


1

(词)清·吴梅

花发雕阑,任闲中醉醒,梦里双单。

捲帘飞社雨,岸帻念家山。

樱桃红过大长干,上林苑抖金销粉残。

行吟想,恨好事半生虚幻。

人散,容我懒。

春去板桥,莺燕何曾惯。

败壁当风,破楼支雨,偏又沧江天晚。

尘世繁华劫灰多,伎堂烟月(读上声。)芳辰短。

邀君来,共临流一镜愁满。


1

(词)清·吴梅

蓑笠翁,纶竿手,放目吴波秀。

一天金粉,半幅云林画难就。

漫寻尘外伴,自结芦中友。

正羊裘乍脱,寒意上双肘。

暮天归,胜事有,短楫全家守。

荆妻作饭,稚子移樽笑张口。

醉是诗胆勇,眼底梅魂瘦。

问蘋渔,富春人在否。


1

(词)清·吴梅

面郭(读上声。)青山睡,又满汀烟絮,芳意销歇。

试看春衫,已清明时候,嫩寒犹怯。

历历琼华劫,费叶底黄鹂饶舌。

待再过杜若晴洲,应忆去年三月。

此别,花开谁折。

到梅子黄时,红泪还热。

崔护重来,纵桃夭未改,旧题都灭。

还鼓横塘楫,怕一树丁香凝结。

算几多醉墨狂尘,有人细说。


1

(词)清·吴梅

旌旗严阵,楼船飞渡,平生万战争先。

南国罢兵,东藩卸甲,知君破虏多年。

云气暗撄川,看将星夕陨,烽靖甘泉(自秀吉殁,东患始平。)。

斗大沧溟,挂弓鳌阙报淩烟。

高名父老犹传,有新书纪实,谈笑安边。

筤筅健儿,钩镰妙手,如今胜算难全。

霜骑走朱鸢,问广宁直北,谁换星躔。

空念梅林,绣衣横海拜婵娟⑴。


1

(兆兰)
(词)清·吴梅

看青幡遍户,报春意,暗中生。

对土鼓牛棚,句芒人面,苦念承平。

西京内家赐采,有鱼龙百戏踏歌行。

谁展三吴旧典,好听一路欢声。

心惊,令节到催耕,冠盖几逢迎。

叹南陌车旗,东郊云物,难问阴晴。

倾城万家士女,料簪花笑语度流莺。

纵得韶华唤转,不知何日清明。


1

(词)清·吴梅

上国莺花,当年多少,红袖乌纱。

殢酒情怀,酿春天气,不似京华。

西郊芳树鸣笳,问别梦依依谢家。

丝竹消年,江湖听雨,又指天涯。


1

(词)清·吴梅

凭高岸帻,爱面郭小楼,红树林隙。

妆点晴峦似画,二分秋色。

高人去后阑干冷,笑斜阳往来如客。

野花盈路,芳园半亩,恨无留迹。

但破屋西风四壁,问烟月(读去声。)扬州,何异江国。

湖海豪情,认取旧家绡墨。

白头愿共云山老,甚荒城笳鼓还急。

暮寒天远,支筇归步,寺僧应识。


1

(词)清·吴梅

晓钟收,报锦堂弦管初休。

梦里见他,一笛江城横秋。

九华帐同携手,认鬓痕霜雪添稠。

花长好,人长健,愿君珍重无愁。

经岁关河浪游,知燕子楼中,未展眉头。

望眼故山,有孤魂羁留。

夜深忽现惊鸿影,念旧情沉海垂钩。

崔护老,夭桃赋恨,犹滞皇州。


1

(词)清·吴梅

半湖帆影,双桨苇香,采兰人去如织。

水国阴多,已不是湔裙风色。

谁伴淩波,市桥寻问,酒家消息。

对芳时丽景,断送浮生,今天下沉酣日。

芒鞋步出山村,看青帘乍展,品位先识。

试入壶中,招素鹤紫裘吹笛。

记前度旗亭买醉,月底婵娟泛轻鹢。

旧事沉思,老怀凄艳,早潘郎头白。


1

(昌煦)
(词)清·吴梅

杯底西山,袖中东海,劝君今日无愁。

水天挥麈,閒话旧时游。

应忆探春往事,丁香下花发(读上声。)新楸。

江亭路,微吟浅醉,云树蘸芳洲。

残棋翻近局,燕南信息,莫问荒邮。

正铜仙辞汉,双眼神州。

绕郭荷花相迓,结芳佩应试归舟。

还驰念丁沽远客,遥夜望高楼。


1

(词)清·吴梅

如此江山,苍然粉墨(读去声。),千秋图画高绝。

青韶艳锦,放瑞云妆点佳节。

芳树听啼鴂,秋千外柳绵弄雪。

便纵有长安水曲,洛邑园亭,难誇两处风月。

南朝事如梦蝶,但古意茫茫,暮潮呜咽。

生绡丽影,试醉笔高崖青裂。

天宝繁华歇,留霜翰内家品洁。

孤馆剪灯,开纸招春,将心字兮香爇。


1

(词)清·吴梅

序:从红友说,分四段,惟“空有浓春”句,杜小舫据《钦定词谱》,谓应七字,而《词谱》不详所出,未敢从。

长低柳小,曲水波澄,还是绛都天气好。

谢堂如昨,可可王孙归赋早。

西园道,单衫走马,高柳听蝉,欢事至今犹未了。

梦隔吴宫,燕息莺消更稀少。

古怀渺,存问旧家少年,只见暮云荒草。

空有浓春数分,露唏平晓。

画船杳,花信二十四番,湔裙恐无人到。

此际秦淮夜泊,醉巾重倒。


1

(词)清·吴梅

苦伏处仲枥,狂走相如马。

谢堂信息,难道无多也。

关塞浪迹,客子风怀写。

欢事如飘瓦,莺燕好楼台,早匆匆铜驼泪洒。

藕花榭,记载酒停车。

甚南城旧陌,西第艳歌,粉气销残霸。

忍听素娥,天宝几年话。

一卧沧江野,惆怅昔游非,却重逢今宵月(读去声。)下。


1

(词)清·吴梅

伫楸阴,暮寒庭院愔愔。

几日独对西窗,扶醉裹头吟。

欲赋蕊宫仙梦,恨紫云消息,客里浮沉。

记小楼引酌,晴帘索句,多少温寻。

朱门翠陌,黄鹂碧草,愁说登临。

破笛回风,摧动了一天砧杵,敲碎秋心。

银河浪起,问泪波流怨谁深。

更自笑,甚庭花玉树,留莺绾燕,痴到如今。


1

(词)清·吴梅

高阁疏灯,地炉星火春回暖。

白头明镜洗前尘,谁道年芳短。

依旧清华秘馆,料麻姑蓬莱怕见。

好添新炭,还话旗亭,良时弦管。

含笑搴帏,彩云不掩嫦娥面。

曲阑多事倚西风,鬲指商声变。

应记小楼夜宴,对熏笼香深醉浅。

几番别恨,重检寒灰,玉钗敲遍。


1

(词)清·吴梅

热泪弹蛮雨,对酒孤吟,记取江湖味。

荔浦潮平,年来芳事荒矣。

问大好金粉池台,借一夜东风何计。

黄尘底,单衣广陌,清愁馀几。

江山信美堪怜,赋罢登楼,看海门月起。

瓶钵天南,宵长长苦无寐。

料故乡渔火霜枫,定笑我白头游子。

空谷里,难禁寸心千里。


1

(朝銮)
(词)清·吴梅

锦江春事少,草堂无恙,苦吟人杳。

殢酒看花,休计近来愁抱。

回首西园赋笔,空梦里珠香萦绕。

窥镜笑,庾郎鬓影,都非年少。

短衣染编京尘,甚此夕当歌,有人凄啸。

万里南云,闲了故园花草。

静里一(读去声。)樽相对,尽过客留题凡鸟。

寒衣悄,铜街尚馀残照。


5

(词)清·吴梅

奉春定策关中壮,终南瑞气开千丈。

走马杜樊乡,雄图冷汉唐。

出门西笑懒,日近长安远。

天下几英雄,灞桥衰柳风。

(词)清·吴梅

玉津园里花如雪,金梁桥外霜欺月。

遗事恨宣和,两宫宵渡河。

龙亭寻旧迹,难觅花纲石。

风雨过夷门,此中应有人。

(词)清·吴梅

凤凰台畔王侯籍,秦淮渡口莺花墨。

弹指六朝安,只馀明故宫。

江南风月丽,齐筑长干第。

此地惯偏安,黄旗北伐难。

(词)清·吴梅

灵台宝鼎今安在,秋风伊洛繁华改。

我读两京篇,又思班孟坚。

名园兴废几,可惜伽蓝记。

金谷野花红,铜驼荆棘中。

(词)清·吴梅

巍巍南北高峰踞,出门便是西泠路。

十里锦钱塘,四时宫草香。

湖山留旧物,天意还吴越。

痛哭小朝廷,杭州作汴京。


1

(词)清·吴梅

雨过半湖新霁,残霞掩映,坏堞高低。

棹转蘋风,凉气乍透綀衣。

暮烟凝采菱歌涩,秋意老打桨人稀。

最凄迷,乱鸦衰柳,如入青溪。

当时,水乡移棹,几曾辜负,银汉星期。

一卧吴山,锦城丝管已全非。

指十里丛芦渐白,怕再来霜叶添绯。

叩舷归,淡月笼云,独上平堤。


1

(词)清·吴梅

纱幔冰盘,展瑶席玉骨玲珑。

并刀薄削,累他几度纤葱。

尽道甘芳沁齿,奈心煎膏火,难思都空。

凉风,偏吹来金缕曲中。

竟夕高台避热,伴浮瓜沉李,新卸莲蓬。

九寸柔丝,系申请吐出香茸。

平生悲秋孤抱,愿消受莼乡日月,水部襟胸。

等閒看,似佳人双臂断红。


1

(词)清·吴梅

云腴未老,铜仙辞汉肠断,僵卧吴台旧亭观。

阴崖水澨,记苦费鲛人红汗⑴。

照眼冷繁华,笑朱门日短。

移置梧宫,留影事宸章藻焕,稳度层宵绛霞展。

逗天秋溜,定圣娲不曾匀炼。

一晌无言,暮山几变。


1

(宝善)
(词)清·吴梅

遍长安乱叶动悲风,偏惊宦游心。

记华灯呼伎,衰兰送客,拥鼻微吟。

重吊吴宫遗恨,铜辇梦秋衾。

低首藏人海,肝胆森森。

难得西园倾盖,向樽前携手,花下题襟。

傍沧浪洗足,高馆筑来禽。

剩蟠胸无多哀乐,借画中山水写清音。

良宵静,听红鹃语,同抚瑶琴。


1

(词)清·吴梅

绿萼红葩晓雾轻,时已清明。

满街吹起饧箫醉,正玉(读去声。)人薄饮初醉。

故乡烟水阔,开到神京。

有约看花出凤城,解语多情。

半年听足江南雨,伴春归可待先生。

小楼吟望苦,还喜新晴。


1

(词)清·吴梅

十里晴波,千丈翠微,人意高洁。

闲携两屐登临,水国白蘋风热。

阴崖古洞,但见紫笋排空,霓旌霜葆朝仙阙。

回步出层霄,恰山花如血。

悲切,画阑帆影,萧寺钟声,霸图销歇。

眼尽南朝,几许春江风月。

碧云天暮,唤起海底潜龙,柯亭笛管吴冰裂。

泻泪湿綀衣,又黄梅时节。


1

(词)清·吴梅

溪山怀古,纵天藻留香,风景非故。

三岁不曾来,望楞伽禅心早悟。

繁华犹记,有丽制玉梅吟谱。

回顾,叹旧家已半尘土。

湖亭尚馀废垒,对东风兴亡怕诉。

澹月长桥,冷落楼船箫鼓。

绿水丛祠,白蘋荒渚,小红何处。

杯且举,轻舟载恨良苦。


1

(词)清·吴梅

启文疏,对夕景,万里云开金饼。

清辉远,看镜里山河,二分端整。

广寒高,午漏静,破屋添薪犹冷。

还凝望,是片玉中天,照人无影。

旧谱霓裳,料此日姮娥笑领。

胜游西苑,俊约南楼,老去让公等。

孤鹤深宵哽,散发擎杯,风露又警。

甚年时袖手欢场,丝竹花竹梦未醒。


1

(词)清·吴梅

曾倚雕阑侧,伴翠娥来试故园秋色。

明月二分,禁宵三五,花药低窄。

正螺墨题情,个侬初见寸黛抑。

面映红,樽劝碧,算话别前踪,惜香今恨,纵有素衣蔫泪,俊游空忆。

幽夕,重听漏滴,对镜鸾想像容饰。

画楼调瑟,星辰依旧,义山发白。

记出浴妆成少年,双鬓蝉罢翼,笑座客浑未识。

叹病榻茶烟,何时欢事再得,况隔天南地北。


1

(词)清·吴梅

江左悲秋,对废圃瑶华,万卉无色。

断阕慵歌,古愁难按,暮年慢抛心力。

灌园自息,露丛汲水霜天碧。

望旧国,身是,故邱坚卧义熙客。

庭院乍启,素月流空,岁寒深盟,长伴幽寂。

背西风孤芳冷落,南山回眼笑头白,扶醉探花知未得。

记海槎去,谁向岭表重阳,晚香应好,远怀驰驿。


1

(词)清·吴梅

背西风行吟低首,一枝懒插乌纱。

笑惊霜蓬鬓,对佳节惜年涯。

昼静铢衣娇舞,更招携仙凤,乱落晴霞。

寄相思杜曲,客子独伤高,忍再问两京好花。

鸣笳,海上浮槎,天不管野人家。

但东篱雨足(读上声。),南窗月满,时放灵芽。

晚来葛巾重岸,话陶令记元嘉。

尽销凝殿秋情味,卧龙坊畔,今日杯酒谁赊,珍重年华。


1

(词)清·吴梅

序:淮张旧基,新拓池囿,酣嬉士女,彻夜行歌。偶过瞻眺,余怀凄黯,爰倚此解,索仲清和。清真此词下叠,暗韵至多,如“江陵”、“何曾”、“歌声”三语,皆是协处,自来声家多未知也。

老眼看花如雾,古怀零乱生。

算小劫换了华鬘,听娇语乍啭流莺。

吴宫齐云旧迹,伤心处战血馀暗腥。

又半天画角高寒,重来似化鹤,人姓丁。

遍地象箫凤笙,倾城翠袖,秋庭共拜双星。

异国飘萍,有憔悴沈初明。

依然太常歌吹,可梦影记东京。

欢场怕经,旗亭待贳酒,招步兵。


1

(词)清·吴梅

波冷袜尘,雾沉塔影,画里湖山非故。

破空楼馆六桥边,漫重寻那时鸥鹭。

繁华迅羽,总不是嬉春旧路。

夜帘开,又广场灯火,鱼龙掀舞。

西陵去,陌上花秾,料共油壁遇。

月明联臂踏歌来,正笛中紫云回步。

欢场怕顾,待何处清凉闲住。

对晴峦,一卧松窗梦午。


1

(词)清·吴梅

春声巷陌,暮色池台,归向吴阊住。

素心三五,张灯火,老作(读上声。)少年风趣。

凉蟾乍午,更隐隐丛箫叠鼓。

登小楼抛眼铜街,粉气蒸腥雾。

回念宣南旧路,正油车罗帕,今夜奇遇。

旧衣新絮,销凝看,尚有凤城尘土。

欢游细数,还饱受四更风露。

凭画阑香罢金猊,听晓钟微度。


1

(词)清·吴梅

故家池阁,招东华倦客,试寻孤约。

又岁晚三九光阴,看篱外几枝,破春红萼。

万感幽单,雁程紧北风寒作。

想词仙那日,闭户自吟,烧遍花药。

吴天鹧鸪正恶,念巾车去国,休问哀乐。

对四壁沉陆河山,指杯酒中原,镇若漂泊。

泻入琴丝,待诉与西园梅鹤。

凭雕阑半襟泪雨,画楼梦各。


1

(词)清·吴梅

庭锁花朵同梦妥,晚风轻。

携画扇、相伴扑流萤。

此夕卧江城。

秋清,千山笳鼓声,怕重听。


1

(词)清·吴梅

舞衣初试惊鸿影,身是青娥,心是霜娥,每对清商唤奈何。

情场哀乐都尝遍,艳梦无多,热泪偏多,如此江山合放歌。


1

(词)清·吴梅

水国南薰早,数点嫩叶塘西。

晴波绿照,淡云黄掩,凉意催诗。

晓鸥飞一片,菰蒲里,映来浅碧琉璃。

小舟轻菱歌远,相依欢事共谁。

铅泪洒芙川,清樽畔,冰丝霜藕甘脆。

几日发西风,怕碎却铢衣。

话沧州惊醒鸳鸯,荒沟下重觅故宫题。

吴天渺,留得翠盘,今夕露微。


1

(词)清·吴梅

芳洲台榭废早,一径荷风绕。

画舸蘅芜路,乌栖曲催清晓。

幽处人过少,湖山好,梦影梧宫老。

锦帆渺,搴香胜地,应怜西字娇小。

晴峦水树,四面白蘋红蓼,波底凉蟾弄夜照。

闲吊,通天多事修表。

吴梅

吴梅1884—1939

剧作家、戏曲理论家。字瞿安,号霜厓。江苏吴县人。自幼喜爱词曲。1907年与诗人陈去病等在上海成立神交社。辛亥革命前,他是南社开展戏曲革命的重要成员之一,后历任北京大学、中山大学、金陵大学教授。一生专事研究南北曲,时人称为“曲家泰斗”,并作有传奇3种、杂剧10种。作品富有思想性和现实性。主要著作有戏曲理论《顾曲麈谈》、《中国戏曲概论》、《曲学通论》(又名《词余讲义》)、《南北词谱》,传奇《风动山》,杂剧《轩亭秋》《暖香楼》等。有《吴梅戏曲论文集》。另有《霜厓诗录》《霜厓词录》。

☚ 李青崖   周实 ☛
吴梅

吴梅1884—1939

字瞿安,一字灵𫜡,号霜厓。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专攻南北曲,擅长作曲、度曲、制谱、订谱。历任北京大学、中山大学、中央大学教授。所著《顾曲麈谈》、《中国戏曲概论》、《南北词简谱》等,为着重研究曲律和文词的理论著作。有传奇、杂剧《风洞山》、《轩亭秋》、《暖香楼》、《湘真阁》、《苌弘血》等十二种。前三种作于晚清。另校刻《奢摩他室曲丛》初、二集,保存了若干种戏曲史的材料,三四两集已成而毁于兵火。又刘世珩编刻的《暖红室汇刻传奇》,大都经吴梅校勘过。又能诗、词、散曲,有《霜厓诗录》、《霜厓词录》等。

☚ 刘鸿声   音乐 ☛
吴梅

吴梅1884—1939

字瞿安,又字灵𫜡,号霜厓。别署癯安、逋飞、厓叟等。江苏长洲(今苏州)人。出身于破落仕宦之家。早岁父母双亡,过继给吴长祥为嗣孙。十二岁从潘少霞习举子业。十八岁以第一名补长洲县学生员。后两度应乡试,均落第。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赴上海东文学社学日文,三十一年秋至东吴大学堂任教。三十三年应柳亚子之约,加入文学团体神交社,1912年加入南社。宣统二年(1910)后,先后在苏州存古学堂、南京第四师范、东南大学、广州中山大学、上海光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中央大学、金陵大学等校执教,并致力于词曲研究。著名词曲家任中敏、卢前、钱南扬、王玉章、唐圭璋、王季思等,皆出其门下。“七七”事变后,辗转流亡于湘潭、桂林、昆明等地。1939年3月,病卒于云南大姚。吴梅在文学上有多方面成就,在戏曲创作、研究与教学方面成就尤为突出,被誉为“近代著、度、演、藏各色俱全之曲学大师”(王玉章《霜厓先生在曲学上之创见》)。作有传奇《风洞山》、《绿窗怨记》、《东海记》、《血花飞》(又作《苌弘血》)、《义士记》(又名《西台恸哭记》)五种(后二种未刊行)及杂剧《轩亭秋》、《暖香楼》、《湘真阁》、《落茵记》、《双泪碑》、《无价宝》、《惆怅爨》(内含短剧四种)七种。戏曲论著有《中国戏曲概论》、《顾曲麈谈》、《词馀讲义》、《南北词简谱》、《元剧研究ABC》等及数量可观的曲话、序跋、散记、笔记等曲学论著,并辑有《奢摩他室曲丛》初、二集。其他著作有《霜厓诗录》四卷、《霜厓词录》一卷、《辽金元文学史》等,并行于世。又有《文录》二卷,未刊行。其散曲作品辑入《霜厓曲录》二卷及《霜厓读画录》一卷中。王卫民编有《吴梅戏曲论文集》,1983年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

☚ 陈尺山   王蕴章 ☛
吴梅

吴梅1884—1939

字瞿安,一字灵𫜡,号灵压,晚号霜厓,室名奢摩他室。江苏长洲(今苏州)人。早年列名南社,任东吴大学堂教习,又主持存古学堂。辛亥革命后,先后任南京第四师范、上海民立中学教席。1917年后,历任北京大学、东南大学、中山大学、中央大学等校教授,主讲古代戏曲及词学,门下都学有专长,成才颇众,卢前、任讷等当代词曲专家皆出其门。抗日战争开始,举家迁至湘潭,后转至云南大姚,卒。吴梅为近代著名曲学大师,亦为词坛耆宿,著有《霜厓词录》、《词学通论》等。

☚ 林大椿   陈匪石 ☛
吴梅

吴梅1884——1939

字瞿安,一字灵𫜡,晚号霜厓。江苏长洲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至东吴大学任教。1917年任北京大学教授、主讲古乐曲,后至东南大学主讲词曲,所培养门第子甚众,以任讷、卢前、唐圭璋为最著名。吴梅精通词曲,不仅能写作,能研究,而且能吹能唱,当世推为大师。有诗文集传世。论词的写作有《词学通论》、《南北词简谱》等,所论皆极精到。如他在《词学通论》的绪论中说道:“意之曲者词贵直,事之顺者语宜逆,此词家一定之理。千古佳词,要在使人可解,尝有意极精深,词涉隐晦,翻绎数过,而不得其意之所在者,此等词在作者固有深意,然不能日扣玄亭,问此盈篇奇字也。”真乃深得词之三昧语。

☚ 陈匪石   刘永济 ☛
吴梅

223 吴梅1884—1939

近代戏曲理论家、戏曲作家。字瞿安、又作癯安,号霜厓,别署灵𫜡、孤屿学生、东篱词客等,江苏长洲(今苏州市)人。历任北京大学、中央大学、中山大学、金陵大学等校教授。著述颇丰,有关戏曲理论的有《南北词简谱》、《顾曲尘谈》、《曲学通论》、《中国戏曲概论》、《中国戏曲史》、《辽金元文学史》等多种; 传奇有《湘真阁》、《无价宝》、《惆怅爨》等12种;另有诗、词、曲、文集传世,又曾选编元明清戏曲若干种。
吴梅对曲学研究的贡献很大。《南北词简谱》为每一曲牌定出标准,讲论作法,考研其对格律、声韵的要求。《顾曲尘谈》和《曲学通论》介绍作曲、唱曲之法,阐述元明清诸曲家及其流变关系。对元明清以来戏曲作曲的题跋,对研究该作品亦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任二北辑有《霜厓曲跋》,徐益藩辑有《霜厓叙跋》。

☚ 王国维   郑振铎 ☛

吴梅1884~1939Wu Mei

modem playwright of traditional opera and ci writer. Works: Grievance of Green Dream,Tower of Warm Fragrance,White Round Fan,etc.

吴梅1884—1939

近代戏曲理论家、作家。字瞿安,号霜厓。江苏苏州人。历任北京、南京各大学教授。著有《顾曲塵谈》、《中国戏曲概论》、《南北词简谱》等,着重研究曲律,颇有成就。作有杂剧、传奇《湘真阁》、《苌弘血》等十一种。并校刻《奢摩他室曲丛》。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2:1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