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民事当事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民事当事人 民事当事人刑事诉讼中的民事当事人是指以一犯罪的实施为依据具有民事损害赔偿请求权的人。民事当事人须在有关刑事诉讼程序中提出其请求,一并在刑事程序中给予解决。只有在法律规定的特别情况下,才能透过民事诉讼独立提出其请求。得独立提出民事损害赔偿的请求的情况有: (1) 自获得犯罪消息8个月内,刑事诉讼未导致有控诉提出,或在该段期间内刑事诉讼程序无任何进展; (2) 刑事诉讼卷宗已归档或追诉权在判决确定前已消灭; (3) 该刑事案件系属于告诉或自诉乃论的案件; (4) 在控诉时仍未有损害、损害未被知悉或损害的全部范围未被知悉; (5) 刑事判决并无对民事损害赔偿请求作出决定; (6) 该民事损害赔偿请求的提出系针对嫌犯及其他负纯粹民事责任之人,或只针对负纯粹民事责任之人而嫌犯被传召应诉; (7) 刑事诉讼程序系以简易程序、最简易程序或轻微违反程序的形式进行。如属告诉乃论,或自诉乃论的案件,有告诉权或自诉权的人已透过独立民事诉讼提出该民事损害赔偿的请求,此项请求的提出,就表示放弃其告诉权或自诉权。民事损害赔偿请求由受害人在刑事诉讼程序中提出。受害人系指因他人犯罪而遭受损害之人。民事损害赔偿请求亦可针对负纯粹民事责任之人提出,而该人自己声请参与有关刑事诉讼程序。受害人在诉讼程序上的参与,除了对民事损害赔偿请求的支持及证明外,并有法律赋予辅助人的相同的权利。民事当事人依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由律师代理,亦可根据受害人的要求由检察院提出该项民事赔偿请求。法官得应受害人的声请,宣告民事损害赔偿的判处可全部或部分临时执行。审理民事损害赔偿的刑事判决,即使为无罪判决,也不影响确定民事损害赔偿部分的法律效力。如果民事当事人没有在刑事诉讼程序中提出或独立提出民事损害赔偿之请求,法官亦得依下述情况作出有关损害赔偿的判决: (1) 裁决赔偿的金额系为合理保护受害人利益必须的; (2) 受害人不反对该项金额; (3) 从审判中充分证明,依民法准则规定,判处该项赔偿金额系适当的。但法官在判处该项赔偿金额时,亦须遵重辩论原则,充分听取有关方面的意见。 ☚ 辅助人 诉讼行为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