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后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后秦十六国之一。烧当羌人姚氏所建。淝水之战后,前秦政权日趋瓦解。建元二十年(384),原受前秦控制的羌族首领姚苌起兵北地(今陕西富平县), 称万年秦王。次年,在五将山(今陕西岐山附近)俘虏苻坚。建初元年(386), 姚苌入长安称帝,国号大秦,史称后秦。八年姚苌子姚兴继位,次年出兵将逃往南安(今甘肃陇西)的前秦残余势力最后消灭。弘始二年(400)灭西秦,五年灭后凉。至此,辖境以今陕西关中为中心, 西达甘肃河西,东至河南东部。姚兴对内采取笼络汉族地主豪强,重用汉族士人,大兴儒学,提倡佛教,奖励清廉、惩办贪污和部分释放奴婢等措施, 国势一度强盛, 北与北魏、南与东晋相抗衡。姚泓永和二年(417)为东晋刘裕所灭。共历三主,凡三十二年。 后秦 后秦十六国之一。淝水之战后,羌族贵族姚苌于公元384年称王,两年后又称帝,国号大秦,建都长安。史称后秦。393年姚兴即位后,次第削平前秦残部及西秦、后凉等割据政权,辖境东至河南东部,西达甘肃河西。笼络重用汉族士人,大兴儒学,提倡佛教,澄清吏治,国势一度强盛。与东晋、北魏鼎足而立。公元417年为东晋刘裕所灭。历3主,凡32年。 ☚ 前秦 西秦 ☛ 后秦 后秦十六国割据政权名。羌族姚苌所建。384年,姚苌于北地 (今陕西耀县) 自称秦王。386年称帝,都长安,国号秦,史称后秦。统治地区有今陕西、甘肃、宁夏、山西的一部分。417年为东晋刘裕所灭。共3主,历34年。 ☚ 前秦 后燕 ☛ 后秦十六国时期南安赤亭烧当羌姚氏所建政权。※淝水之战后,氐族苻氏前秦政权日趋瓦解。建元二十年(384),原受前秦控制的羌人首领姚苌奔赴渭北,纠集西州豪族,叛苻坚,自称大将军、大单于、万年秦王,建年号白雀,封设左右长史、左右司马等官职。进屯北地(今陕西富平县),厉兵积粟,以观时变。次年,于五将山(今陕西岐山附近)执杀苻坚。继乘慕容冲离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东下,先破扶风,旋败卢水胡赫奴于长安。白雀三年(386),即帝位于长安,改元建初,国号大秦,史称后秦。置百官,以弟姚绪为司隶校尉,镇长安,自率大军西上安定,破平凉胡金熙、鲜卑没奕于,略地秦州,追击前秦主苻登,袭杀魏褐飞,收降雷恶地。下令留台诸镇各置学官,考试优劣,随才擢叙。八年(393),子姚兴继位。次年,出兵灭苻登。后又降服仇池氐杨盛。弘始二年(400),灭西秦。五年,灭后凉。南凉秃发傉檀、北凉沮渠蒙逊、西凉李玄盛等皆遣使请降。与北魏、夏时战时和。辖境以今陕西关中为中心,西达甘肃河西,东至河南东部。对内采取笼络汉族地主豪强,广容人才,大兴儒学,提倡佛教,奖励清廉,惩办贪污及释部分奴婢为良等措施,国势一度强盛。姚泓时,宗族内乱,互相攻击,势衰。永和二年(417),为东晋刘裕所灭。共历3主,凡32年。附后秦世系: 后秦十六国之一。公元384年,羌族贵族姚苌在渭北羌、胡及西州豪族支持下自称万年秦王。386年称帝,都长安(陕西西安)。为区别历史上其它以“秦”为号的朝代及政权,史称后秦。苌子兴在394年击灭前秦。 《十六国疆域志》载其全盛时“南至汉川,东逾汝颖,西控西河,北守上郡”。据有今陕西、甘肃、河南、宁夏诸省及山西的一部分。重视汉文化,提倡佛教。吏治较好,经济有所恢复。417年为东晋所灭。历三主,三十四年。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