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光技术kejianguang jishuvisible light technology
研究可见光的特性、传输、转换和应用等的技术。可见光是波长在0.35~0.76μm范围内的电磁波,是能引起眼睛视觉的光波段。
通过对可见光在介质中折射和反射等现象的研究,逐步发展成了几何光学;通过对光的偏振、干涉和衍射等光的本质研究及光在传播过程中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研究,逐步发展成物理光学。以几何光学和物理光学为基础,人们研制出供科研、生产和军事等部门应用的各种工作在可见光波段的光学仪器和设备。在军事部门大量应用可见光仪器,完成战场监视和侦察、目标探测和瞄准及射击校正等任务。军事应用成为可见光技术发展的推动力之一。
望远镜、潜望镜、方向盘、炮队镜、侦察经纬仪、瞄准镜和测距机等是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广泛使用的军用可见光仪器,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和观察结果可靠等优点,目前仍在军事部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军用可见光仪器向着轻小化和高性能的方向发展,并与电子、微光、红外和激光等技术相结合,构成全天候多通道高性能的军用光学器材。
现代侦察相机和电视摄像机等工作在可见光波段的军用侦察器材,是光机电相结合的高技术产品,具有极高的分辨率,可以为指挥员提供质量好、信息量大和可靠性高的情报。卫星载的照相机可以获得大范围、高分辨率的地面照片。例如美国大鸟卫星上的相机,每张照片可以覆盖180km×180km的地域,地面分辨率达0.3m。机载航空相机可以在不同飞行高度上实施空中侦察。远程倾斜摄影航空相机的拍摄纵深可达110km。多光谱相机还具有一定的伪装识别能力。20世纪80年代以来光电成像技术在侦察相机上的应用,使其摆脱了对胶片的依赖,可利用CCD光电转换器件将图像转换成数字信号,并通过数字传输链路发送回地面站,从而使指挥员能获得近实时的情报。机载电视在60~70年代开始实战应用。80年代以来CCD固体摄像器件的发展和应用,使电视摄像机可以做得相当小和相当坚固,不仅可以装在各类飞机上,而且还可以装在无人驾驶飞机上,甚至炮弹中。无人机载电视摄像机可以通过无线电发射机,将拍摄的地面图像发送回地面站,供地面作战人员及时了解战场态势、发现目标、指挥射击和检查毁伤效果等。炮射电视则是用火炮将装在炮弹中的电视摄像机发射到人员难以进入的地区,然后从炮弹中抛出,悬挂在降落伞下,实施侦察。
可见光仪器容易受气候、烟、雾和云层等的影响,因此,可见光技术与红外、微光和激光等技术相结合,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