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征高句丽唐朝统治者,一致视高句丽为汉之玄菟郡,属于唐朝提封之内,任何不听从唐朝约束之举动,都被看成是叛逆行为。因此,双方之矛盾日益尖锐。唐太宗贞观十六年(642),高句丽西部大人盖苏文发动政变,杀死荣留王及诸大臣百余人,挟立宝藏王,独揽大权,导致高句丽四分五裂。并任意侵犯新罗,夺取新罗城邑。新罗遣使向唐朝求救。贞观十九年,唐太宗以盖苏文弑君暴民、违抗诏命、侵犯新罗为罪名,亲率重兵东征,直抵辽东城下,先后攻克盖牟、卑沙、辽东、白岩等十座城。但是在进攻安市城时,受到高句丽顽强抵抗,久攻不克,且已时届寒冬,师老兵疲,粮饷殆尽,唐太宗只得下令回师。于此同时,将7万户高句丽人及酋长以上3.5千多官兵,徙置内地,以瓦解高句丽统治势力。此后唐太宗采取打消耗战策略,令高句丽不得安宁,先后两次派偏师征讨,使高句丽穷于应付。唐高宗即位后,继承唐太宗遗愿,先后五次出兵讨伐高句丽。而高句丽为改变被动挨打局面,转嫁危机,曾一度攻取契丹邑落,夺取新罗边城,以增强与唐对抗力量。唐高宗乾封元年(666),盖苏文死后,其子互相争位,导至高句丽统治集团严重内哄,为唐朝和新罗联军所乘,总章元年(668),唐将李勣指挥唐罗联军,攻克平壤,高句丽灭亡。综观隋唐对高句丽的征讨,是中央统一政权同边疆少数民族割据势力之间所进行的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属于一国之内的矛盾,而战争的结果,使新罗坐收渔翁之利,为后世统一新罗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