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的内容构成
涉及经济、社会、生态、能力建设等方面。
❶经济发展方面。按照 “在发展中调整,在调整中发展” 的动态调整原则,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和城乡结构,积极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全方位逐步推进国民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初步形成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可持续发展国民经济体系。
❷社会发展方面。建立完善的人口综合管理与优生优育体系,稳定低生育水平,控制人口总量,提高人口素质; 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医疗卫生体系、劳动就业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 大幅度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建立健全灾害监测预报、应急救助体系,全面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合理使用、节约和保护水、土地、能源、森林、草地、海洋、气候、矿产等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综合利用水平; 建立重要资源安全供应体系和战略资源储备制度,最大限度地保证国民经济建设对资源的需要。
❸生态保护方面。建立科学、完善的生态环境监测、管理体系,形成类型齐全、分布合理、面积适宜的自然保护区,建立沙漠化防治体系,强化重点水土流失区的治理,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加强城市绿地建设,逐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开展流域水质污染防治,强化重点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加强重点海域的环境综合整治; 加强环境保护法规建设和监督执法,修改完善环境保护技术标准,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和环保产业发展;积极参与区域和全球环境合作,在改善我国环境质量的同时,为保护全球环境作出贡献。
❹能力建设方面。建立完善人口、资源和环境的法律制度,加强执法力度,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教育媒体,全面提高全民可持续发展意识,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监测评价系统,建立面向政府咨询、社会大众、科学研究的信息共享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