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万病坐功诀
治万病坐功诀,是一套以静功为主的锻炼方法。原名“王子乔八神导引法”,简称“王子乔导引法”,收录在 《云笈七籤》中。在《遵生八笺》中改称为“治万病坐功诀”。王子乔系被假托的神仙人物,据元·赵道一编的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所载,有三人: 王乔字子晋,或名晋,字子乔,周灵王(公元前571~545年在位)太子; 王乔又名王子乔,东汉明帝时为尚书郎,后出为叶县令; 另一王乔,年代不详。这套坐功法,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属总诀性质; 一部分属分诀性质,计三十四条。这三十四条,是以鼻纳气的闭息为主,方法不复杂,但效果有待考核,仅供参考。
总诀 枕高四寸,两足相去各五寸,距身各三寸,宽衣披发,正仰卧,勿有所念,定意。病在喉中,胸中者,枕高七寸; 病在心下者,枕高四寸; 病在脐下者,去枕。呼吸之往来,勿令耳闻,要轻柔,逐渐使之深长。虚者补之,实者泻之。以口出气,鼻纳气者,名曰补; 闭口温气咽之者,名曰泻。诸欲导引,虚者闭目,实者开目。闭气治诸病法,欲引头病者,仰头;欲引腰脚病者,仰足十趾; 欲引胸中病者,卷足十趾; 欲引去腹中寒热,诸所不快者,皆闭气。
分诀
❶平坐,伸腰脚两臂,展手据地,口徐吐气,以鼻纳之,闭目行。除胸中、肺部之痛。
❷端坐,伸腰,以鼻纳气闭之,闭目,自前后摇头,各三十。除头虚空旋转之疾。
❸左侧卧,以口吐气,以鼻纳之。除积聚、心下不快之症。
❹端坐伸腰,徐以鼻纳气,以右手持鼻,以汗出为度。除目昏泪若出,去鼻中息肉、耳聋之疾。
❺正仰卧,以口徐出气,以鼻纳之。除里急、饱食。
❻右侧卧,以鼻纳气,以口小吐气,数至十,两手相摩热以摩腹,七息止,令其气下出之。除两胁、皮肤痛闷。
❼端坐伸腰,直上展两臂,仰两手掌,以鼻纳气闭之,闭气七息,除胁下积聚之疾。
❽覆卧去枕,竖立两足,以鼻纳气四,复以鼻出之四,极令微,气出入鼻中,勿令鼻知。除身中热及背痛之疾。
❾端坐伸腰,举左手仰其掌,右手同。除两臂及背痛之疾,气结积聚之病。
❿端坐,以两手相叉抱膝,闭气,鼓腹二七或三七,气满即吐,候气通畅者为度。行之十年,老有少容。(11)端坐伸腰,左右倾侧,闭目,以鼻纳气,闭气七息止。除头风。(12)端坐伸腰,以鼻纳气,数十为度。除腹中满饮食饱。若快则止,未便者复为之,若腹中有寒气亦行之。(13)端坐,使两手如张弓势,满射。可治胸中烦闷,四肢背部紧急。时常为之佳。(14)端坐伸腰,举右手仰掌,以左手按左胁,以鼻纳气闭气七息。除胃寒。(15) 端坐伸腰,举左手仰掌,以右手按右胁,以鼻纳气,闭气七息。除瘀血结气等。(16)踞两手,仰头,以鼻纳气,然后咽之,数十止。除热身中伤死肌肉等。(17)正仰卧,展足臂,以鼻纳气,闭气七息,摇足三十而止。除胸足中寒,周身痹厥逆嗽。(18)仰卧屈膝,令两膝头内向相对,手翻两足,伸腰,以鼻纳气,闭气七息。除痹疼热痛,两腿不随。(19)平坐,两手抱头,宛转上下,名为开胁。除身体昏沉不通畅者。(20)踞坐,伸右脚,两手抱左膝,伸腰,以鼻纳气,闭气七息。除难屈伸,及拜起腿中痛瘀痹等病。(21)踞坐,伸左足,两手抱右膝,伸腰,以鼻纳气,闭气七息,展左足着外。除难屈伸,及拜起腿中疼。(22)正仰卧,直两足,两手捻阴囊所在,令赤如由囊裹丹。除阴下湿,小便难倾,小腹重不便。若腹中热,但口出气,鼻纳之,数十止; 若腹中不热者,行七息,以温气咽之十止。(23)踞坐,两手抱两膝头,以鼻纳气,闭气七息。除腰背痛。(24)覆卧,傍视两踵,伸腰,以鼻纳气,闭气七息。除脚中弦痛转筋及脚酸痛。(25)原缺。(26)仰卧,展两腿,两手,两踵相向,亦鼻纳气,闭气七息。除死肌不仁及足腿寒。(27)仰卧,两手、两腿傍两足踵,以鼻纳气,闭气七息。除胃中有食不消若呕。(28)踞坐,伸腰,以两手引两踵,以鼻纳气,闭气七息。除身痹呕逆之疾。(29)仰卧,展两手两脚。仰足趾,以鼻纳气,闭气七息。除腹中弦急切痛。 (30)仰卧, 以左足踵压右足𧿹趾, 以鼻纳气, 闭气七息。 除厥疾。 (31)仰卧, 以右足踵压左足𧿹趾,以鼻纳气,闭气七息。除周身痹。(32)病若在左,端坐伸腰,开右目。以鼻徐纳气,极而吐之,数十止。(33)病在心下若积聚,端坐伸腰,向日仰头,徐以鼻纳气,因而咽之,三十而止,开目而作。(34)病若在右,端坐伸腰,开左目,以鼻徐纳气而咽之,数十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