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历史哲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历史哲学》

《历史哲学》

德国近代著名思想家黑格尔撰写的历史哲学专著。本书根据J·斯播瑞的英译本翻译,三联书店于1956年12月出版。全书40万字,绪论之后又分4个部分:东方世界(中国、印度、波斯)、希腊世界、罗马世界(包括拜占庭帝国)、日尔曼世界。此书原为黑格尔在柏林大学所写的讲义,他死后由其学生整理出版。本书是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在历史哲学中的集中反映。作者在绪论中首先探讨了研究历史的各种方法,把历史解释为世界精神的自我体现和自由意志的发展进步,然后又对世界历史上不同地区的社会进程进行了分析和描述,阐明了人类各种文化的分类和特点,认为精神文明首先从亚洲开始,然后转移到西方;希腊、罗马是世界历史的中心,日尔曼世界是历史的终结;而作者身在的普鲁士国家是历史发展的顶峰。这种社会历史观是19世纪典型的欧洲中心论,实际上是以单一标准来取舍社会发展进程。黑格尔此书的核心是以其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为基础,主张理性是世界的主宰,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动力;世界历史的发展就是理性的转移和发展。同时他将辩证法应用到社会历史的研究中,试图在复杂纷纭的历史现象中归纳出普遍规律,建立了一套严密的历史哲学体系,对后人影响很大。

历史哲学

以社会历史发展的意义、规律及基本方向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问。哲学与历史学相互联系、渗透的交叉学科。最早把历史发展规律作为专题研究的是18世纪意大利思想家维科,他力图找出历史的规律性,使之成为一门新科学。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则最早使用历史哲学这一术语,旨在强调不能满足于对史实的堆积,而要达到一种哲学或理性的认识。之后,历史哲学逐渐成为人们专门研究的知识门类。但在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历史哲学,特别是黑格尔所代表的历史哲学,认为历史人物的表面动机和真实动机都决不是历史事变的最终原因,认为这些动机后面还有应当加以探究的动力;但是它不是在历史本身中寻找这种动力,反而从外面,从哲学的意识形态把这种动力输入历史(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44页)。马克思、恩格斯在总结实践经验和科学成就的基础上,批判地吸取了过去的历史哲学中的合理因素,抛弃了其中的唯心主义杂质,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这个唯一科学的历史观,宣告了过去的历史哲学所宣扬的唯心主义历史观的破产。正象列宁所说的那样:“一般说来,历史哲学所提供的东西非常之少——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正是在这里,正是在这个领域中,在这门科学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已经前进了最大的一步,而黑格尔在这里则已老朽不堪,成了古董。”(《列宁全集》第38卷第351页)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为新的历史哲学的研究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历史哲学

见“哲学一般·分支学科”中的“历史哲学”。

历史哲学

历史哲学

这一概念最早由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提出,指从哲学理论的高度看待历史,而不把历史知识当作单纯的事实罗列。现代西方的历史哲学主要探讨历史演变的规律和历史知识的性质问题,研究前一个问题的一般属于思辨的历史哲学,研究后一个问题的则可以归为分析的(或批判的)历史哲学。前者是历史的形而上学,即把历史事实归纳成某种理论体系;后者是历史的知识论,即把历史认识归纳成某种理论体系。20世纪以来,西方的历史哲学研究逐渐从思辨走向分析。哲学家们认为,问题不在于对历史事实本身的探讨和解释,而主要在于对历史科学即历史知识的探讨和解释。历史哲学所关心的不是通常意义的事实,而是人们的思想支配下的行为,历史就是思想史,所以如何理解历史是历史哲学的中心问题。尽管分析派的研究比思辨派明晰而精确,但这一派完全否认了历史有客观规律性,把历史当作自然科学研究,缺乏深沉的思辨而失之肤浅。
当代西方比较有影响的历史哲学家有斯宾格勒、汤因比、柯林伍德等。

☚ 塞拉斯   斯宾格勒 ☛
0000024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7:5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