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十王亭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十王亭位于沈阳清故宫东路大政殿前,在南北长195米、东西宽80米的空地上,左右成燕翅型排列着大小型制完全相同的10座亭子式建筑。创建于后金天命十年(1625),俗称 “十王亭”或 “八旗亭”。除前方略突出位置上的左右翼王亭外,其余八亭按旗序排列,东四亭为镶黄、正白、镶白、正蓝四旗;西四亭为正黄、正红、镶红、镶蓝四旗。努尔哈赤与皇太极前期,凡军国要务,八旗王公大臣集此会议,这种将皇帝御用的大殿与八旗王公大臣办事的十座王亭同时建在皇宫大内,反映了满族八旗制度在清初政权统治中的重要地位,也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上仅有的一例。 十王亭建于后金天命十年(1625)。位于沈阳清故宫东路大政殿前东西两侧,为大小形制完全相同的10座亭子式建筑,俗称“十王亭”或“八旗亭”。除前方略突出位置上的左右翼王亭外,其余八亭按旗序呈燕翅排开,东四亭为镶黄、正白、镶白、正蓝四旗; 西四亭为正黄、正红、镶红、镶蓝四旗。清入关前凡军国要务,八旗王公大臣集此会议,系满族八旗制度在建筑形式上的反映。 十王亭又称八旗亭。位于沈阳故宫东路大政殿前,建于后金天命十年(1625)。其建筑布局为在大政殿前东西两侧,各依次排列亭子10座,共10亭。东侧近大政殿首列左翼王亭,余按序为镶黄、正白、镶白、正蓝四旗王亭;西侧近大政殿首列右翼王亭,余按序为正黄、正红、镶红、镶蓝四旗王亭。东西两列王亭,互拥大政殿,相向而立,气象凝重,规制整然。是为确认诸王政治地位,便于集其面议军国重事而设,亦是清代八旗制度的确立、八和硕贝勒共理国政以及军事民主思想尚存的具体表现。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