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化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化人 化人先秦志怪小说。旧题列御寇撰。原载《列子·周穆王》。《艺文类聚》六十二、《太平御览》八一二亦引载此故事(文字有异)。李格非、吴志达主编《文言小说》录入。故事叙述:周穆王时,西极之国有化人来,入水火,贯金石,翻山川,移城邑,乘虚不坠,触实不碍。穆王敬之若神,事之若君。化人以王之宫室卑陋而不可处,王之厨馔腥蝼而不可飨,王之嫔御膻恶而不可亲,穆王为他特建中天之台,月月献玉衣,旦旦荐玉食,化人犹不怡悦,不得已而居此。居无几何,谒王同游。王执化人之祛,腾而上及化人之宫。那里宫殿构以金银,络以珠玉,出云雨之上而不知下之据,望之若屯云。耳目所观听,鼻口所纳尝,皆非人间之有。穆王自以居数十年不思其国。化人复谒王同游,所及之处,仰不见日月,俯不见河海,光影所照,王目眩不能得视;音响所来,王耳乱不能得听;且意迷精丧,请化人求还。化人遂推王,王寤,所坐犹向者之处,侍御犹向者之人。穆王由此大悦,不恤国事,不乐臣妾,肆意远游。作品叙写了化人神变无碍的幻化手段和他与穆王神游的故事,情节离奇荒诞,但有一定意趣,它曲折地反映了古代帝王与上层统治者游乐过度、不恤政事的荒淫生活。所谓“中天之台”和“化人之宫”,实际上是人间帝王和上层统治者侈乐场所的虚幻反映,其揭露意义是很明显的。有学者说,文中所写化人的那种幻术,非中国先秦所经见,其故事可能是受了佛经故事的影响而造作出来的。宋洪迈《容斋四笔》卷一“西极化人”条引化人事之后云: “予然后知唐人所著《南柯太守传》、《黄粱梦》、《樱桃青衣》之类等,皆本乎此。” ☚ 狙公养狙 愚公移山 ☛ 化人 化人huàrén┃━ 有幻术的人,即指仙人。《列子·周穆王》:“西极之国有化人来。”张湛注:“化,幻人也。”前蜀·杜光庭《温江县招贤观众斋词》:“历代化人,随机济物。” ☚ 少姨 化鹤 ☛ ![]() ![]() ![]() 化人借指神游之人。宋苏轼《次韵王晋卿上元侍宴端门》: “月上九门开,星河绕露台。君方枕中梦,我亦化人来。” 化人(一)会幻术的人。《列子·周穆王》:“周穆王时,西极之国有化人来。入水火,贯金石,反山川,移城邑……千变万化,不可穷极。”(二) 佛教指佛、菩萨变形为人,以化度众生,叫化人。《翻译名义集·寺塔坛幢》:“周穆王时,文殊、目连来化,穆王从之。即《列子》所谓化人者是也。” (三) 仙人。前蜀杜光庭《广成集·温江县招贤观众斋词》:“历代化人,随机济物,大惟邦国,普及幽明,俱赖神功,咸承景贶。”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