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银行
中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海陆丰根据地设立的银行,也是中国第一个苏维埃政权创办的银行。
广东海陆丰地区是农民运动有深厚基础的地区之一。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海陆丰农民运动更是蓬勃发展。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海陆丰等地农民自卫军曾先后三次举行武装起义。在中国共产党东江特委领导下,10月30日第三次起义取得成功, 占领了海丰、陆丰及其附近地区,建立了第一个工农政权“海陆丰苏维埃”。
苏维埃成立后,当时突出的任务是拥军扩军,筹款筹粮。财政经济面临着既要维持军政费用的开支,又要作必要时退入山区坚持斗争的物质准备,单靠财政收入难以完成。同时,市场流通的货币种类繁多,广东中央银行的纸币几乎完全不用,加上废除高利贷后,要有一个组织代替解决农民告贷无门的问题,这样就需要设立苏维埃自己的银行,发行苏维埃自己的货币,因此,建立劳动银行就成为历史的必然。
1928年2月20日,海丰县苏维埃人民委员会发布第四号通告,宣布成立劳动银行。海丰县苏维埃经济委员会主席陈子岐兼任行长。行址设在南丰织造厂。《通告》还决定发行银票,以方便交易。在正式纸币未印就前,借用原南丰织造厂10元、5元、1元3种面额的银票,由海丰、陆丰两县人民委员会加盖印章后,在两县十足通用,不得拒绝使用。银票暂发行10万元,俟银行纸币印妥后即行收回,并视需要设立分行方便兑换。不久,国民党军队向海陆丰地区发动进攻,工农武装撤到山区,劳动银行也随之撤出县城,前后存在不足10天。这说明根据地银行是与根据地的建立紧密相连的,也是和武装斗争息息相关的,失去了根据地,银行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