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得于己,不求合于人明清之际黄宗羲的道德命题。语出《南雷文集·恽仲升文集序》:“务得于己,不求合于人……不以庸妄者之是非为是非。”认为做人不应有奴性,处事不应盲从。对于任何事,都要“深求其故,取证于心”(同上),不论是“六经之传注,历代之治乱,人物之臧否”(同上),都应放在心这个天平上作一番衡量,以判定其是非善恶。提出做学问要勇于创新,敢持“相反之论”,可“与先儒或同异”(同上)。指斥那种“成败是非,讲贯纪闻,皆有成说”,“刊注四书,衍辑语录,天崩地坼,无落吾事” (《孟子师说·孔子在陈章》)的“庸妄者”为“乡愿”。认为只有“不安于流俗者”,“方有作圣之路”(同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