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劝善惩恶说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劝善惩恶说 劝善惩恶说中国古代对小说功能价值的一种认识。以为小说能够凭借自己的情节和人物,凭借作者的倾向性,激发读者心灵中向善的愿望,遏止读者心灵中恶的成分,发挥其教化功能。中国古代小说和史有密切的关系。史家溯小说流别曰“出自稗官” (班固《汉书·艺文志》),小说评论家也称小说为“野史” (明·无碍居士《警世通言叙》)、“正史之余” (明·笑花主人《今古奇观序》)、“补史所未尽”(明·甄伟《西汉通俗演义序》),“庶几乎史” (明·庸愚子《 三国志通俗演义序》。自儒家所谓“孔子著《春秋》而乱臣贼子惧”之说出,史家善恶褒贬的倾向性直接决定着史学著作。这种观念也随同历史题材一起进入历史小说。加之受古代文学理论中的教化说的影响,古代小说理论中便形成了劝善惩恶的价值观。 ☚ 教化说 感兴说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