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李白《长相思》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李白《长相思》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栏,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长相思”本是汉人诗中语。汉 《古诗》 有云:“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上言长相思,下言久别离。”是思妇怀念客游在外的丈夫的诗。南朝以后的诗人以“长相思”为题,也多写思妇之情。宋郭茂倩 《乐府诗集》中将《长相思》归于“杂曲歌辞”,收南朝至唐人诗二十余首,皆属此类。李白这首诗,当然也可以说是写思妇之情的。

此诗开头两个三字句,首句点明题旨,二句点明被思念者所在之地。以下四句即具体写思念之苦。“络纬”二句说时令当秋。古人有“秋女多思, 秋士多悲”的说法;一年之中, 秋季是物象变换最大的时候, 欣欣向荣的万物陡然变为衰飒,极易挑起旷男怨女无尽的思念。络纬啼于井栏“栏”王琦本作“阑”,他本一作“栏”,按作“栏”是),鸣声多么凄苦。霜露渐降,枕席寒冷,暗示主人公至夜难以入眠。“孤灯”二句进一步写主人公深夜不眠的情景。“孤灯不明”是说灯油将要燃尽,“卷帷望月”是说皓月当空,都是夜深的意思。“思欲绝”、“空长叹”极写主人公无可排遣的忧伤和一筹莫展的境地,而其所以有无可排遣的忧伤和一筹莫展的处境,在于“美人如花隔云端”——被思念的情人虽然也笃于情,无奈其远在云端何?“美人”在古典诗词中并不专指妇女,凡所思慕的对象皆可称“美人”。“美人”一句在全诗中处上下绾合位置: 上承相思之苦的描述,下启相聚之难的抒写。“上有青冥之高天” 以下四句,借天长路远、关山阻隔,形容主人公与思念之人中间有着难以逾越的距离,反过来又加深思念之苦。末尾两个三字句与首二句相应,言之不足,故重言之,主人公已因相思之苦聚会无由而肝肠寸断了。

如上,我们将李白 《长相思》 作纯爱情诗欣赏,自然是可以的。但假若仅止于此,则远远不够。王夫之 《唐诗评选》 评此诗云:“题中偏不欲显,象外偏令有余。”意思是说,作者把他要表现的主题隐藏起来,而于形象之外寓有弦外之音。即是说,此诗表面上写男女相思之情,实际上别有寄托。联系李白的生活阅历和艺术渊源考察此诗,可以有更深一层次的理解,从而得到更多的收获。

从李白生活经历上考察,此诗当是他初入长安时所作。李白自开元十三年他二十五岁时“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出蜀漫游于江南一带,原以为靠自己的文才武艺,很快会得到地方官荐举,致他于帝王之侧,一展才抱。谁知一晃多年过去了,虽然结交渐广,诗名播扬,而且给已故宰相许圉师当了孙女婿,但一直未脱寄人篱下的境遇。大约在开元十八年年届“而立”之际时,他决心到帝王之都的长安来闯一番世界。当时的李白仍是非常自负的,开元“盛世” 的气象也使他以为朝廷正在广开才路而皇帝也求贤若渴,此次到了长安,不但能崭露头角,说不定王公大人们还会纷纷接纳,然后上达天子知闻,济苍生、安社稷的宏愿马上就会实现。然而谁知事实却大谬不然。李白到长安后,处处碰壁,一连多日徘徊于魏阙之下,不得其门而入,他从少年时代就寄予无限希望的“明君”,虽已近在咫尺,却无异远隔天涯。这时,李白一方面心中充满了君臣遇合一展宏图的政治热情,一方面又充满了屈原和宋玉所说的“君门九重” 的感慨。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写了这首 《长相思》。

从艺术渊源上说,以男女恋情比喻君臣际会,在中国诗歌史上,可以说由来已久,源远流长。屈原的 《离骚》首创其例。我们知道,《离骚》 是一首政治抒情诗,但其中许多地方却写到男女之情,特别是有名的几次“求女”,更是人所共知。另外,《九章》 之一的《思美人》,也是以求女喻思君,所思的“美人”就是楚怀王。自从屈原开创了这一传统以后,后世诗人以男女之情托喻君国之思的诗篇便层出不穷。李白正是继承了屈原这一传统。这一类作品在李白诗文中屡见不鲜。他时而把自己比作旷男,时而把自己比作怨女,多次借不得其偶的男女之情,写自己的政治际遇。《长相思》就是其中杰出的一首。

为什么要借男女之情来抒发这种政治热情呢?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说到男女之爱的特点时,曾经指出:这种感情“常常达到这样强烈和持久的程度,如果不能结合和彼此分离,对双方来说,即使不是一个最大的不幸,也是一个大不幸;仅仅为了能彼此结合,双方甘冒很大的危险,甚至拿生命孤注一掷。”一般而言,在人类的诸感情之中,男女之爱最为强烈,最为迫切,而且最自然,最普遍。在古代,爱国和忠君很难截然分开,怀才抱艺之士,要想把他们的一生贡献给国家和社会,不能不寄希望于明君的赏识和提拔,因此,封建时代的士人常有一种“慕君” 的感情。反映在作品里,当别的任何方式都难以表达这种“慕君”感情时,就只有借用缠绵悱恻,不能自已,甚至生死以之的男女之情来表达了。从屈原到李白,一直到李白以后的许多诗人都是如此。

总而言之,把 《长相思》 视作思妇的爱情诗固然可以,但很不够,它更应该是一首政治抒情诗。它表现的是李白初入长安时的“慕君”心情,实质上也就是他急于要实现以身许国的理想。这种“慕君”心情即报国理想是那么强烈,那么迫切,很难直书其事;即使直书其事也很难淋漓尽致;即使淋漓尽致却又会失之浅露无味,于是,诗宗风骚的李白自然便采用了比兴手法来曲尽其意,借用缠绵悱恻的男女之思来托喻君国之情了。


李白《长相思》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 可可诗词网

李白《长相思》鉴赏、赏析和意境解读

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如素愁不眠。

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

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

忆君迢迢隔青天。

昔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

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

“长相思”本汉代诗中之语,六朝时始以名篇,属乐府 《杂曲歌辞》,内容多为抒写女子对从军在外的丈夫的思念,每每以 “长相思”三字发端并结尾。与乐府诗相比,李白这首《长相思》 在形式上已有所突破,首尾并未出现“长相思”的字眼;就内容而言,所抒写的恋情亦带有与六朝不同的时代特点。

本诗以思妇自叙的口吻来写,读来亲切有味。诗篇以黄昏时的景色描写开头:“日色欲尽花含烟”。在我们的面前,出现了一个倚门等待、盼望夫君归来的思妇的形象。她等啊等,又是一天过去了,可是久戍边防的丈夫依然没有回家。望着西沉的夕阳,她的心是那样的忧郁,暮霭中的花儿蒙着水气,如含烟雾,她无心观赏。这朦朦胧胧的景色,莫非就是她迷惘心理的形象写照?“月明如素愁不眠”,那象白绢一般皎洁的月亮升起来了,月光透过窗户照到她的床上,她辗转反侧,久久也难以入眠。离愁别恨已伴随着她度过多少不眠的夜晚,而这样的生活何日才是尽头?

百无聊赖之际,独守空房的主人公想到弹琴奏乐以排忧解愁:“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在诗人的笔下,“赵瑟”、“蜀琴”对举而出,一曲方罢而一曲又起,既说明思妇能弹善奏,有良好的音乐素养,又写出她想念郎君,情思绵邈无尽。瑟柱与琴弦前冠以 “凤凰”、“鸳鸯” 二词,意在表达主人公对双飞双宿、美满幸福的夫妻生活的渴望,显示她对经受过岁月考验的伉俪情爱的不可移易的忠诚。悠扬的乐曲在夜空中回荡,声声倾诉着她难以抑制的想念,寄托着她铭心刻骨的相思。

“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琴声就是心声,它充满了思妇无比真挚的情意,但是有谁能把它带给身处边塞的亲人呢?她想到了春风,那轻轻地吹拂着大地的和煦春风,会把她弹奏的乐曲送到遥远的燕然山,送到她日思夜想的丈夫的身旁。李白曾有“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劳劳亭》)的名句,在诗人的眼中,温柔的春风应是最善解人意的,因此,在本诗里,它自然成了穿越千山万水、将恩爱情侣的心紧紧连在一起的纽带。

然而,对思妇来说,幻想毕竟不是现实,他只能感叹:“忆君迢迢隔青天。”空间的阻隔加上时间的流驶给她带来的是万分的痛苦。“昔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诗人从眼睛——心灵的窗户落笔,描绘主人公的情态,渲染离别对她的残酷折磨,笔墨俭省而效果突出。“横波”即流盼,写女子昔日与丈夫相亲相爱时脉脉传情的眼神。谁能料到,当时充满柔情蜜意、顾盼生辉的眼睛,如今却成为伤心之泪汩汩流出的泉源。强烈的反差刻划出主人公内心无以名状的痛苦,寄寓了作者对千千万万思妇的遭遇的深切同情,也暗含着对最高统治者穷兵黩武的 “开边”政策的不满和谴责。

在诗的末尾,作者进一步渲染思妇的离愁别恨:“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主人公被无尽的相思已折磨到了肝肠寸断的地步,随着对痛苦的承受趋于极限,她的情感的宣泄也达到了高潮。她怀着急切的心情,向远方的亲人倾诉道: 你倘若不相信我受尽相思之苦的煎熬,那么,有朝一日你返回家中,将会看到我的容颜已憔悴成何等模样! 这是饱含着多么深挚的爱和辛酸的泪的自白啊!

李白的一生主要是在唐代开元和天宝年间度过的。这一段岁月里,统治阶级多次发动过对边疆少数民族的不义战争,为此征调了大量的兵力,造成了无数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悲剧。杜甫在 《兵车行》 中曾讽刺地写道:“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本诗虽未直接写到战争,但是通过描写思妇盼夫不归、泣涕涟涟的可悲境遇,含蓄地抨击了统治者拓边耀武,一意孤行,置百姓生死别离于不顾的可鄙行径,流露出诗人强烈的爱憎和鲜明的正义感。在男女不平等的封建社会里,李白给予饱受别离孤居之苦的女性以满腔的深厚的同情,实属难能可贵。

本诗先以 “花含烟”和 “月明如素”的美丽景色反衬思妇之凄苦悲凉,继以思妇的鼓瑟弹琴表现其对征夫的思念,又凭春风传曲的想象抒写思妇的心愿,末借思妇的眼睛,用对比和夸张的手法传神地刻划其心态,塑造出一个感情挚烈、光彩照人的女性形象。显然,善于调动各种艺术手段以深刻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是这篇作品成功感人的重要原因。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8:5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