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蜀王建墓
五代前蜀主王建墓,称永陵。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老西门外的高地上。1942~1943年发掘。永陵封土呈圆形,直径约八十米,高约十五米,基部周围垒以条石。陵台之外,每隔二点五或一点五米有砖基一道,共三道,似为陵垣遗迹。墓室建于陵台之下,坐北朝南,无墓道,全长三十点八米,由十四道石券门组成,分前、中、后三室,每室均有木门间隔。中室中央偏后有须弥座式石棺床。棺床两旁列有顶盔贯甲的十二神半身石像承托。棺床四周雕刻有二十四名操弄二十多种乐器或舞或奏的伎乐浮雕,形神毕肖,姿态表情各异。这是研究唐代乐舞极其珍贵的资料。后室安放石床,上置墓主圆雕石像及谥宝、谥册、玉哀册等物。因该墓早年被盗,残存银、铜、漆、玉、石、陶质随葬品三十余件。棺内出有玉銙、铊尾和银扣保存完好的大带。据谥宝、谥册载,王建谥号为高祖神武圣文孝德明惠皇帝。死于前蜀光天元年(918年)六月,十一月三日入葬。
五代前蜀主王建墓,称永陵。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老西门外。1942—1943年发掘。陵台圆形,高约15米,直径80余米。墓室为巨石起券,分前、中、后3室。每室装木门1副,中室设石棺床,上置棺椁。棺床四周浮雕伎乐,或奏或舞、形神毕肖。后室建石床、上置墓主圆雕石像、谥宝、玉哀册、谥册等。是研究唐、五代文物制度的宝贵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