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闽南方言与古汉语同源词典︱后记 后记 《词典》终于问世了,我也即将退休,此时此刻我思绪起伏,感慨万千。我为能从事自己喜爱的专业而感到幸运,感到心满意足。为此,我在长期的工作中孜孜不倦地学习,顽强执著地追求,努力大胆地实践,才能获得今天这点滴成果,我用它来报答祖国、人民对我的培养和期望。 方言研究是个广阔的天地,福建是方言的宝库,而闽南方言又以纷繁复杂闻名海内外,引起不少专家、学者的关注。我就是从研究自己的母语——闽南方言开始,然后扩展到闽中方言、闽西客话、闽南客话,联系到应用语言学和文化语言学等领域的。研究方言离不开音韵、训诂、文字,有了这几方面的知识,才能使研究成果达到科学、准确、实用。 往事如烟,逝者如川。但回想起来却记忆犹新。记得在60年代初,我从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办的普通话语音研究班学成回来后,被借用在厦大中文系参加编写《福建省汉语方言概况》,开始从事方言调查和资料整理工作。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为了编写《普通话闽南方言词典》、修改《福建省汉语方言概况》和编写省、市、县方言志等工作,博士导师黄典诚教授、周长楫教授和我一起踏遍大半个福建的山山水水,反复深入田野,实地调查,获得了不少第一手材料,这些材料也打下了我从事方言、音韵教学和科研的基础。更值得庆幸的是1980年至1982年我受业于黄老,参加我系首届汉语史研究生课程的进修,黄老的谆谆教诲启发和引导了我,使我在工作中更奋发地学习和实践,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争取给后人多留下一点成果,我想即使这成果是不成熟的,也可供后人讨论、评价。 《词典》的出版,得到多方面人士的关心和帮助。周长楫教授在百忙之中对拙著提出一些宝贵的意见,出版社领导陈天择、蒋东明、常务副总编陈福郎给予大力支持,责任编辑牛跃天同志认真、细致地看稿、校稿,印刷厂同志不厌其烦地排字、造字等。谨在此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作者 1998.6 |
☚ 闽南方言与古汉语同源词典︱前言 闽南方言与古汉语同源词典︱序 ☛ 000134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