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刘铭传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刘铭传1836—1895

清末淮军将领。字省三,号大潜山人,安徽合肥人。咸丰四年(1854年)在家乡办团练,从清军参加镇压太平军活动,升任千总。同治元年(1862年)率众投李鸿章淮军,所部号“铭字营”,在苏南一带与太平军抗衡,次年晋为记名提督。1865—1868年先后随曾国藩、李鸿章在山东一带镇压捻军,升直隶提督,封一等男爵。光绪十年(1884年)以巡抚衔督办台湾军务,提出整顿海防的十项建议,多见施行。并率军抗击法军八个月,十月授福建巡抚。次年,台湾建省,改任台湾巡抚,在任内“丈田清赋”、修铁路、办煤矿、筑炮台,促进了台湾经济发展,加强了台湾防务。1890年加兵部尚书衔,兼任海军衙门帮办。次年因病去职,后病死。遗稿有《刘壮肃公奏议》、《大潜山房诗稿》。

刘铭传1836—1895

清末淮军将领。字省三,号大潜山人,安徽合肥人。咸丰四年(1854年)在家乡办团练。同治元年(1862年)随李鸿章赴上海进攻太平军,以所部铭字营编入淮军。同治四年(1865年)先后随曾国藩、李鸿章镇压捻军。次年任直隶提督。同治六年(1867年)在湖北安陆尹隆河被捻军包围,经鲍超驰救出。光绪六年(1880年)上书陈兵事,主张暂借洋债,兴修铁路。光绪十年(1884年)中法战争期间,以巡抚衔督办台湾军务。同年八月十四日(10月2日)法军攻占台湾基隆,进犯台北,他率军奋起抗敌八个月,沉重打击了法军。光绪十一年(1885年)台湾设省,改任台湾巡抚。任内加强海防,开办铁路、煤矿以及新式学堂,对台湾有所建树。遗稿有《刘壮肃公有奏议》等。

刘铭传1836—1895

清末淮军将领。字省三,安徽合肥人。初在籍办团练,继随李鸿章镇压太平军、累擢参将、提督。1865年后在鄂、豫、鲁等地镇压捻军。1884年在台湾抗击法军。次年为首任台湾巡抚。有《刘壮肃公奏议》。

刘铭传1836~1895

清末将领。字省三,安徽合肥人。咸丰四年(1854年),在乡间办团练,随清军镇压太平军。同治元年(1862年),率练勇投李鸿章淮军,在上海和江苏南部抗击太平军。四年,随曾国藩在山东等地镇压捻军起义,升任直隶提督。六年,在湖北尹隆江被捻军包围,经鲍超援救脱险。光绪十年(1884年)以巡抚衔督办台湾军务,抗击入侵法军。后授福建巡抚,十六年,改任台湾巡抚,筹建基隆至新竹铁路,增筑炮台,加强防务。并加兵部尚书衔兼海军衙门帮办。次年因病去职。

刘铭传

刘铭传1836~1896

字省三,号大潜山人。清合肥(今属肥西县)人。弱冠时贩私盐。太平军到庐州,在家乡拉民团设防。1861年投李鸿章、曾国藩,建淮军“铭字营”。以镇压太平军、捻军,累升至直隶提督。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奉旨进京,呈《海防十事》,授予巡抚衔督办台湾军务。在台湾布防抗战8个月,赶走法国入侵军。1885年10月12日,台湾正式建省,任首任巡抚。抚台期间,整军备战,创办军工企业;通商惠工,拓展内外贸易;修筑铁路,发展近代交通;抚番理财,罗织人才,对台湾的开发作出巨大贡献。后遭岛内和清廷一些人忌恨,1891年被迫辞职返乡。甲午战后,“马关条约”签订,台湾被割让日本,忧郁而终。

☚ 张树屏   张华奎 ☛
刘铭传

刘铭传1836—1895

字省三,号大潜山人。合肥人。1854年在乡办团练,对抗太平军。1859年率团勇助湘军攻陷六安。1862年编为李鸿章淮军开至上海,长期在苏南、浙江等地镇压太平军,由千总、都司上升至总兵。所部号“铭军”,为淮军主力之一。1865年率部赴山东,镇压捻军,后擢为直隶提督。1867年2月,在湖北安陆尹隆河,被赖文光所率东捻军打败,经鲍超驰救得脱。次年10月率军至陕西,与当地回民军作战,后以病归。1884年6月,奉命督办台湾军务,筹备抗法。8月5日法舰炮轰基隆,他督所部曹志忠、章高元等并力击退法舰。9月底法舰十余艘同时进犯基隆和沪尾(今淡水),他不顾部下反对,率主力退守台北,致使法军不战而下基隆。1885年10月台湾设省,为第一任巡抚。任内除加强海防,整顿吏治和增加财政收入外,又开办铁路、煤铁矿以及新式学堂等事业,对开发台湾有所建树。1891年因病离任,后卒于家。有《刘壮肃公奏议》十卷、《盘亭小录》一卷、《大潜山房诗钞》一卷。

☚ 汪海洋   丁汝昌 ☛
刘铭传

刘铭传1836—1896

清末台湾首任巡抚。字省三,号大潜山人。安徽肥西人。初为淮军将领, 光绪十年(1884)七月赴台湾督办军务,次年九月,台湾建省,出任首任巡抚。在任期间,积极兴办洋务,倡导改革,力图以“一岛基国之富强”,“一隅之设施为全国之范”。其主要措施有:兴办机器局、军械所、火药库和水雷局等军工企业,改善军队装备,巩固海防,以御外侮。兴办铁路、矿山、邮政、电讯、航运等民用企业,注意吸收民间资本和华侨资本, “通商惠工”, “与敌争利”。清理田赋、整顿税收,增加财政收入。设立抚垦总局,进一步“开山抚番”。创办西学堂、电报学堂等新式学校, 培养近代科技人才。在 他主持下, 由中国人自建自办的基隆——新竹铁路以及邮政事业, 在国内均属首创。数年间, 台湾已成为近代经济较为发达的省份之一。由于不堪保守势力的掣肘和攻击, 于光绪十六年十月力请辞职, 次年四月获准离任。光绪二十一年十一月底病逝。著有《刘壮肃公奏议》。

☚ 华蘅芳   张之洞 ☛

刘铭传1836~1895Liu Mingchuan

modern militarist and poet.Works: Poetry Anthology of Daqian Mountain House,etc.

刘铭传1835—1896

字省三,号大潜山人。安徽合肥人。1854年(清咸丰四年)在乡办团练对抗太平军。1859年率团勇攻陷六安,升为千总。1862年(同治元年)率练勇编入李鸿章淮军到上海,号铭字营。在苏南、浙江等地镇压太平军,晋升为都司、总兵。1865年率部在山东镇压捻军,升为直隶提督。1867年2月在湖北安陆尹隆河,被赖文光所率东捻军打败,得鲍超救援脱逃。1884年(光绪十年)法军侵占越南,骚扰福建,进窥台湾。同年6月,奉命督办台湾军务,筹备抗法,被授为福建巡抚,加兵部尚书衔。 8月,法军舰炮击基隆,率所部曹志忠、苏得胜等诱敌登陆,击退法舰。 9月,法舰攻福州,入马尾,毁船厂,并乘势进犯基隆和沪尾(今淡水),他不顾部下反对,率主力退守台北,致使法军不战而下基隆。1885年台湾设省,为第一任巡抚兼理学政。任职期间,加强海防,整顿吏治,开拓新加坡、西贡、吕宋等埠贸易,增加财政收入。还开办铁路、邮传、煤矿,建立新式学堂,对开发台湾颇多建树。1891年因病离职。1896年病死家中,清廷追赠太子太保,谥壮肃,准建专祠。著有《刘壮肃公奏议》等。

刘铭传1836—1895

清末将领。字省三。安徽合肥人。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在乡办团练,随清军镇压太平军。1862年率练勇投李鸿章淮军,号铭字营,在上海和苏南一带抗击太平军。1865年随曾国藩在山东等地镇压捻军起义, 升任直隶提督,封一等男爵。1867年在湖北尹隆河被捻军包围,经鲍超援救脱险。1884年,以巡抚衔督办台湾军务,抗击法军。后授福建巡抚。1885年台湾建省,旋改台湾巡抚,筹建基隆至新竹铁路,增筑炮台。1890年加兵部尚书衔兼海军衙门帮办。次年因病去职。1895年病死。有《刘壮肃公奏议》。

刘铭传1836—1895

字省三。清安徽合肥人。咸丰四年(1854)在乡办团练,以对抗太平军。同治元年(1862)率练勇投李鸿章淮军,号铭字营。遂被调至上海,进犯苏南,镇压太平军。三年率部赴山东绞杀捻军,后擢直隶提督,封一等男爵。五年在湖北尹隆河被捻军包围,经鲍超援救脱险。光绪六年(1880)上疏建议修建铁路。十年五月奉命督办台湾军务,筹备抗法,提出整顿海防十项建议,多见施行。同年六月法舰突然炮轰基隆,并登陆占领炮台,他督军奋力抵抗,击退法军。八月法舰同时进犯基隆、沪尾(今淡水),为集中兵力,所部撤离基隆,扼守沪尾。十一年台湾设省,为首任巡抚。任内加强军务,修建铁路,开采煤矿,提倡新式教育。十五年加兵部尚书衔兼海军衙门军务。著有《刘壮肃公奏议》、《大潜山房诗稿》等。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7:4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