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咽神经(Ⅸ)
舌咽神经为第Ⅸ对脑神经,是传递舌后1/3感觉冲动,支配腮腺分泌活动以及部分咽肌运动的混合神经。它以3~6条根丝,自延髓上部小脑下脚与橄榄之间的沟内出现,适位于迷走神经根丝的上方。舌咽神经经颈静脉孔中部出颅时,有自己单独的硬膜鞘,与迷走神经、副神经的硬脑膜鞘相分隔。其第一级感觉神经元的胞体在舌咽神经干内聚集为两个神经节:
❶上神经节,位于颈静脉孔内,较小,甚至可缺如。一般认为此节的假单极神经元是一般躯体传入性质的,其周围突在节以下分出 (耳支),参加迷走神经耳支,分布于外耳道及耳甲。
❷下神经节(岩神经节),位于颅外的颈静脉孔前内方,较大,一般认为此节有一般内脏传入性质 (触、痛及其它化学感受)及特殊内脏传入性质(味觉)的假单极神经元,其周围突分布舌后1/3、咽及软腭的粘膜,以及颈动脉窦等处(彩图52)。
舌咽神经的一般内脏传出纤维(副交感节前神经纤维)起于延髓上段的下泌涎核,在耳神经节中继换元,其节后纤维支配腮腺。舌咽神经的特殊内脏传出纤维起于疑核上段,支配茎突咽肌,并参加咽丛对咽横纹肌的支配。
舌咽神经出颅后,先在颈内动、静脉之间下行,继行于颈内、外动脉之间至茎突咽肌外侧转向前方,经舌骨舌肌的深面入舌。其重要分支有:
❶鼓室神经,发自下神经节,经颞骨岩部下面的鼓室小管入鼓室,在岬上与来自颈内动脉壁交感神经丛的分支一起形成鼓室丛。由丛发分支分布鼓室、乳突小房及咽鼓管粘膜;并发出岩小神经经岩小神经管裂孔入颅至颞骨岩部前面,再经卵圆孔或蝶岩裂出颅,进入耳神经节。
❷茎突咽肌支,支配茎突咽肌。
❸咽支,3~4支,发自神经本干,在中咽缩肌平面与迷走神经的咽支及交感干咽支组成咽丛。有人认为舌咽神经咽支只含内脏感觉纤维,另有人认为也参与部分咽缩肌的支配。
❹颈动脉窦支,1~2支,与迷走神经和交感干有交通,末梢成为颈动脉窦的压力感受器和颈动脉小球的化学感受器,参与血压、呼吸调节的反射。
❺扁桃体支,神经干经过舌骨舌肌深部时发出多支至扁桃体及腭弓。
❻舌支,是舌咽神经之终支,它分支分布于界沟和轮廓乳头,及舌后1/3直至会厌前面,司一般感觉及味觉。
耳神经节其局部关系上与下颌神经相连,但其副交感功能与舌咽神经关联,支配腮腺。该节位于卵圆孔下方,下颌神经干之内侧。此节的副交感根来自岩小神经; 感觉根来自耳颞神经; 交感根来自脑膜中动脉交感丛。耳神经节发出的副交感节后纤维经耳颞神经分布于腮腺。
一侧舌咽神经完全损伤时,可出现舌后1/3和邻近区域的感觉(包括味觉)丧失;患侧的咽、腭、悬雍垂和颈动脉的反射消失;吞咽困难;腭和悬雍垂偏向健侧,以及咀嚼和吞咽时可诱发舌咽神经痛(类似三叉神经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