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刘洎被诬赐死案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刘洎被诬赐死案 刘洎被诬赐死案刘洎,字思道,荆州江陵人。隋末先为萧铣属下,后以岭南五十余城归唐。贞观七年(公元633年),官至给事中,封清苑县男。贞观十三年升黄门侍郎。刘洎不拘小节,敢直言进谏,多次切谏太宗,深得太宗嘉许,委任益重。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升为侍中(宰相)。其年,太宗将率大军亲征辽东,令刘洎与高士廉、马周等留辅皇太子在定州监国。太宗临行嘱托刘洎说:“我今远征,使卿辅翼太子,社稷安危之机,所寄尤重,卿宜深识我意。”刘洎回答说:“愿陛下无忧。大臣有罪者,我立即诛杀之。”太宗听后,觉得此话有些怪异,以为他是信口而言,便告诫他说:“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卿性疏而太健,恐以此取败,深宜慎之,以保终吉。”贞观十九年十二月,太宗自辽东还定州,再启程西返,在途中患重病。刘洎与中书令马周入内探视,及出,刘洎神色悲惧,对在场考僚说:“疾势如此,圣躬可忧!”有人乘机在太宗面前谮毁刘洎说:“刘洎言:‘国事不足忧,正当辅幼主行伊、霍故事;大臣有异志者诛之,自然定矣。’”行过并州后,太宗病愈。乃召刘洎问其事,刘洎以实相告,并说那天马周也在场,可问马周。太宗又问马周那天的事情,马周所说与刘洎不异。但进谗言者坚持说刘洎有上述言论。太宗因刘洎去年说过“大臣有罪则立诛之”的话,遂信以为真。于是下诏说:“洎与人窃议,窥逾万一,谋执朝衡,自处伊、霍,猜忌大臣,皆欲夷戮。宜赐自尽,免其妻孥。”刘洎临死前,请监刑者给纸笔,欲有所奏,所司不与。刘洎乃自尽身亡。太宗知所司不与纸笔事后,亦怒,并予处罚。 ☚ 房玄龄送告密人案 席辩赃污案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