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分路扬镳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分路扬镳

亦作“分道扬镳”。镳,马勒子; 扬镳,即驱马前进。
(一) 指分路而行。《魏书·拓跋志传》:“ (拓跋志) 与御史中尉李彪争路……高祖曰:‘洛阳我之丰沛,自应分路扬镳。自今以后,可分路而行。’”(二) 指才力悉敌,各有千秋。《南史·裴子野传》:“兰陵肃琛言其评论可与《过秦》、《王命》分路扬镳。”明沈德符《野获编·兵部·武臣好文》:“时汪太函、王龠州,并称其文采,遂俨然以风雅自命。幕客郭造卿辈,尊之为元敬词宗先生,几与缙绅分道扬镳。” (三) 喻指志趣不同,各行其是。《北史·文苑传序》:“梁自大同之后,雅道沦缺,渐乖典则,争驰新巧。简文、湘东启其淫放,徐陵、庾信分路扬镳。”

努力

努力

努(努劲;努把劲) 黾(黾敏) 劢 劝 勔 勉(勉力;勉励;勉旃;勉厉;强勉;黾勉) 孟 暋强(强力) 加劲 下力 农力 扶力 进力 戮力 俛力 俛僶 着志 (~学习) 巴结 巴拮 蹩蹩
认真,努力:好好
用劲,努力:下劲
努力,大力:猛力
努力去做:力行(身体~) 尽力而为
努力工作:黾勉从事
努力于职事:劝职
在德行上努力:德懋
为同一目的而努力:同德
各自朝着自己确定的目标努力:各奔前程
 因目标不同而各奔各的前程或各干各的事情:分道扬镳 分镳而驰 别道扬镳 异轸分驰 扬镳分路 分路扬镳 分轸扬镳 别路扬镳
 彼此互不关照,各奔前程:东奔西向
功夫不会白费,努力总有结果:功不唐捐
(尽量使力:努力)

另见:竭力 勤奋 奋发 ︱懈怠

☚ 努力   努力向上 ☛

分路扬镳

《辞源》源云:《魏书·河间公齐传》:“子志……与御史中尉李彪争路,俱入见,面陈得失。……高祖曰:“洛阳我之丰、沛,自应分路扬镳。自今以后,可分路而行。”及出,与彪折尺量道,各取其半。”《南史·裴松之传》附裴子野:“兰陵萧琛言其评论,可与《过秦》、《王命》分路扬镳。”《过秦论》,西汉·贾谊作;《王命论》东汉·班彪作。
按,此语诸本多作“分道扬镳”下例为先,录之存照。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五十九回:“云南护国三大军,次第组成。除唐督(继尧)留守外,第一军总司令蔡锷,先向四川进发;第二军总司令李烈钧,亦向广西进发,分道扬镳,为国效力去了。”此语也作“扬镳分路”。唐·颜师古《汉书·叙例》:“六艺残缺,莫睹全文,各自名家,扬镳分路。”(上二例均见河南版《汉语成语大词典》)

分路扬镳fēn lù yáng biāo

各走各的路,朝各自的目标前进。“镳”,马勒子,“扬镳”,形容驱马前进。《魏书·河间公齐传》:“高祖曰:‘洛阳我之丰、沛,自应分路扬镳。自今以后,可分路而行。’”《南史·裴松之传》附“裴子野”:“兰陵萧琛言,其评论可与《过秦》、《王命》分路扬镳。”

分开前进,各奔前程分道扬镳;分路扬镳

格式 会意式。
释义 道:路。镳biāo:马嚼子。扬镳:指驱马前进。分开前进,各走各的路。
出处 《魏书·元志传》:“洛阳,我之丰、沛,自应分路扬镳。自今以后,可分路而行。”
举例 吃了一顿中饭之后,各人穿各人的长衫,和秦、王二人分道扬镳。(《文明小史》第五五回)

分路扬镳fēn lù yánɡ biāo

见“分道扬镳”。

分路扬镳fēn lù yánɡ biāo

见“分道扬镳”。

分路扬镳fēnlù-yángbiāo

见“分道扬镳”。《魏书·元志传》:“(志)为洛阳令,不避强御,与御史中尉李彪争路,俱入见,面陈得失……高祖曰:‘洛阳我之丰、沛,自应~。自今以后,可分路而行。’及出,与彪折尺量道,各取其半。”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7:1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