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淋病证名。 ❶即寒淋。见《太平圣惠方》卷五十八。《圣济总录·诸淋门》:“其状先寒颤,然后便溺成淋,谓之冷淋也。”《医学心悟》:“冷淋,寒气坚闭,水道不行,其症四肢厥冷,口鼻气冷,喜饮热汤是也。”本症多因肾虚而冷气客于下焦所致。治以温肾散寒为主,兼予通利。可用肉苁蓉丸、沉香散、生附散、金匮肾气丸等方。 ❷指淋症而小便如米泔者。《华氏中藏经·论淋沥小便不利》:“冷淋者,小便数,色白如泔也。”参见膏淋条。 ❸指血淋之属于下元虚泠者。见《证治要诀·淋》。其症小便淋沥有血,服冷剂病愈甚。宜用地髓汤下附子八味丸,或用生料鹿茸丸。参见淋、血淋条。 冷淋❶淋证之一。即淋证伴有恶寒、寒战者。 ❷血淋属于下元虚冷者。见《证治要诀·淋》。 ❸指小便频数,溺色如泔的病证。见《中藏经》。 冷淋lěnɡlìn淋证之一。 ❶ 《诸病源候论·淋病诸候》名为寒淋。《圣济总录·诸淋门》: “其状先寒颤, 然后便溺成淋, 谓之冷淋也。” 多由肾虚而冷气客于下焦所致。治宜温肾兼以通利。方用肉苁蓉丸( 《医宗必读》: 肉苁蓉、熟地、山药、石斛、牛膝、官桂、槟榔、附子、黄芪、黄连、细辛、甘草)、生附散( 《医学入门》: 附子、滑石、木通、半夏、瞿麦、生姜、灯心) 等。 ❷指小便频数, 溺色如泔的病症( 《中藏经·论淋漓小便不利》)。 ❸血淋属于下元虚冷者(《证治要诀·淋》)。症见小便淋漓有血而色瘀暗。服寒凉药则病情加重, 宜服金匮肾气丸或泽泻散( 《医宗必读》: 泽泻、鸡苏、石韦、赤苓、蒲黄、当归、琥珀、槟榔、枳壳、桑螵蛸、官桂) 加减。 冷淋lěng lìncold stranguri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