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农田防护林布局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农田防护林布局

农田防护林布局

根据地域和气候特点而呈现的农田防护林分布状况。按照区域的不同,我国农田防护林的布局划分是:
东北西部、内蒙古东中部平原地区。该区除沿海岸地区外,大部分地区属旱作农业区,并由东部以农为主,向西逐步转向以牧业为主。间有大面积的盐碱地、流沙地错综分布,为我国多风地区之一。该区主要危害是沙尘暴,秋季暴风造成倒伏、风折、脱粒; 早霜危害也造成严重减产。由于风沙、干旱和无雪而造成的 “黑灾”,连降大雪造成的 “白灾”,以及草原沙化,是该牧区的主要灾害。另外,该区分布的少量丘陵、使低山水土流失严重。根据以上情况,该区农田防护林应与基本草牧场防护林、固沙林、水土保持林相结合,防护林与小片用材林、薪炭林及 “四旁” 绿化相结合,构成以护田、护牧为主,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综合防护林生态工程。
西北绿洲灌溉农区。新疆、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西部的灌溉绿洲农区,除宁夏、内蒙古耕地连片集中外,一般均呈大小不等的块状,零散分布于广阔的戈壁、沙漠之中。该区降水稀少,大气干旱,加上从青藏高原下降于盆地气流的增温现象,干热风日数为全国之冠。该区防护林生态工程的布局应是: 在绿洲外围建立宽200米以上的灌、草固沙带; 在绿洲与沙漠、戈壁交界处,营造一条较宽的防沙林带; 在绿洲内营造农田林网。同时,还应与护岸护滩林、薪炭林、小片用材林、经济林等紧密结合。还可能遇到盐碱地土地的造林问题,应按盐碱地造林要求进行。
华北中原平原地区。该区是我国最大的平原,土地平坦,耕地广布。除沿海地区外,年降水量550—800毫米,以旱作为主,但多有灌溉条件,在干旱季节辅以灌溉。该区农田林网应结合路、渠绿化配置,还应与带状的小片用材林、农桐间作、农枣间作、村庄绿化、小片果园等多林种、多树种实行统一规划,可具有更好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该区从河北秦皇岛至江苏连云港以南有很长的海岸线,多为淤泥海岸,海潮内浸,盐渍化严重,应建设以防潮为主沿海防护林,并与内缘农田防护林衔接,特别要注意盐渍化地,沿海岸沙地造林。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该区年降水量800—1400毫米,水热资源丰富,湖泊较多,河流、沟渠密布,以种植水稻或稻麦轮作为主,耕地连片集中。从江苏滨海、射阳一带到浙江镇海江口一带,海岸多为淤泥质。虽然大风日数较少,风沙危害轻微,但干热风有时也出现,只是比华北平原轻些,有时倒春寒、寒露风对水稻造成一定的危害。洪涝灾害较为严重,沿海台风暴袭击,对沿海地区农业和渔业生产构成很大的危害。该区应充分利用纵横交错的河、渠水网系统、海岸,营造以农田林网为主体,与堤岸防护林带、防浪防潮林带、盐碱地造林、季节性淹没地带的速生用材林、农林复合经营,以及环村林相结合的综合防护林生态工程。
中国除上述平原地区外,还有很多局部冲积平原及盆地、河谷盆地、山间盆地,如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汾渭冲积平原、川西南与云贵山间盆地(坝子) 等的农业综合防护林业生态工程。在建设农田防护林的过程中,可参照上述地区,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确定和布局。

☚ 农田防护林   农田防护林营造技术 ☛
0000050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3:3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