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态经济系统agricultural ecoeconomic system又称农业生产系统。农业再生产中由生态、经济和技术3个子系统相互结合形成的有机整体。其特点是: ❶生态与经济的统一与结合; ❷系统组成要素多,各生物、环境因素及经济、技术因素共存于一体,交互作用,都具有易变性; ❸系统组成因素的变化运动受自然经济规律制约,在人类运用科学技术条件下具有可控性。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具有系统、要素的空间结构与循环增殖功能;系统要素的反馈结构及相互制约功能;输入(投入)输出(产出)结构与生态经济功能。要使农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就要对农业生态经济系统中不合理的结构进行适时调整,使系统结构趋于合理优化,以促进系统生产力的不断提高。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功能/农田生态经济系统特点/农业生态经济效益评价指标/农业生态经济效益/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评价方法/农业生态经济效益途径 ☚ 生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 ☛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以农业技术手段为媒介,农业生态系统和农业经济系统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相互耦合而成的复合系统。是自然生产与经济再生产融合的复合体。其内在本质关系和特点是实现经济和生态的协调发展。 按构成要素及其属性 (自然属性或社会同性)可以分为人口、环境、资源、物资、资金、科技六大类。人口是指一定社会制度下生活在特定地域空间内、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口总称,它是构成生产力要素和体现经济社会关系的生命实体,是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主体构成要素。人口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性。环境是相对于主体要素——人口而言的客体条件,指的是与人类农业经济活动直接相联系的农业生态环境。资源是指与人类农业经济发展相联系、有效用的各种客体的总称。资源与环境在本质上无严格区别,只是当它们以不同的存在形式对人类农业经济的发展显示其不同功能时才有差异。农业经济系统中的资源,首先是指自然资源,包括太阳能、水热资源、土壤资源及各类动植物资源;其次是劳动力资源和资金资源。物资是物质资料的简称,包括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两大部分。资金是指经济运行中不断运动着的价值。科技是科学和技术的总称,科学是理论层次的知识,技术是应用层次的知识。农业科技包含着相当丰富的内容。农业科学技术进步是使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良好结合,促进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增长的主要因素; 农业科技手段是农业生态系统与农业经济系统相互结合的媒介。 农业生态经济的运行必须具备四个基本条件: ❶具有完整的生态系统单元,这个生态系统单元是经过人们干预的人工生态系统; ❷在这个人工生态系统的结构单元中有人类的劳动物化; ❸人类劳动参与生态经济系统的自然循环过程必须转化为社会经济产品; ❹经济产品输出该系统后参与社会经济再生产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循环活动。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内的运动可以分为物质流、能量流和价值流。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流主要是自然界的生产资料,其一般规律为: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环境—生产者,即自然物流。农业经济系统的物质流主要是通过物质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再到生产的过程实现的,即经济物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最基本的功能是生产农产品,农产品实现了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流与农业经济系统的物质流,人类通过对农业的物质、劳动、技术投入实现了经济系统的物质流向生态系统。能量流是物质流的推动力量,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实现了光能的利用和转换,人类通过消费农产品将自然界的能量转化为经济系统能量,同时通过物化劳动将自身的能量作用于农业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就顺流实现了能量流动。价值流不具有自然形态,它是人们在物质流中对其中包含的价值的经济衡量,主要是基于其对人们的有用性。价值流的物质承担者是使用价值流。产品的使用价值流运转到交换领域后,价值流就结束了,使用价值流开始。 ☚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 ☛ 000003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