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特征
市政的特定含义决定了它固有的一些特性,而这些特性又进一步体现了市政的含义。概括地讲,市政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1.政治性
市政实质上也是一种国家管理活动,或者说它是国家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市政的主体,主要是市的国家政权机关,它是整个国家政权机关的一部分;市政的客体或内容,主要是城市的公共事业、公共事务的管理;市政的手段,主要是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实行依法治市;市政的过程,与国家的政治权力体系及其运行紧密相联。因此,市政必然具有国家管理的属性,体现国家的利益和意志。国家管理的性质决定着市政的性质和发展方向。现代市政发展表明,市政早已经成为“政治的一部分”或成为“一个政治过程”,已超越单纯的技术性、中介性和方法手段方面的问题而体现着社会集团的目的和利益。从一定意义上说,市政活动是一种城市的政治活动。
2.整体性
市政是一个由各系统、各要素、各环节组成的有机整体;市政是个大系统,它包括许多分系统,如市政组织系统、市政职能系统、市政体制系统、市政环境系统等,每个分系统下面又有许多相互关联的子系统。市政系统又由多元的市政要素组成,如组织要素、人员要素、财政要素、制度要素、行为要素等,每种要素内部又包括多种次级要素。同时,市政系统又是一个由决策、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多环节组成的管理过程。
市政大系统中的各个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形成有序的系统结构。市政系统中的各个要素之间,彼此联系,形成有机的组合关系。市政管理过程的各个环节之间,相互制约,有序联成一体。市政系统、市政要素、市政过程之间,又相互渗透、相互维系,围绕着同一的市政目标,发挥出市政的整体功能。
3.综合性
市政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管理活动。现代城市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具有集中、开放、多元、有机等特点,这就决定了市政管理具有突出的复杂性和综合性。
从市政管理内容看,既包括大量的社会公共事务和公共事业的管理,又包括城市各项经济活动的规划和控制,对市民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指导和协调等。从市政所面对的管理人员看,包括了社会各行各业的人员。在城市中,不同层次的人员形成各种利益群体。对社会各阶层和各方面人员利益关系进行调节和整合,是现代市政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从市政管理结果看,要用经济发展水平、市民生活质量、市民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准、城市生态环境、城市治安和公共秩序等十分复杂的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估和反映。
4.动态性
市政不仅是组织、制度、体制等方面的静态结构,更是一个有序的动态过程。由于市政是一种存在于城市并以城市事务为对象的管理活动,以致这种管理过程的动态性有其自身的特点:一是灵敏,主要指市政过程的每个环节的功能都能比较快捷地发挥出来,这既同整个城市生活的快节奏相适应,又得益于城市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二是相关性强,即市政过程的每个环节紧密相联,互为条件,彼此制约,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故障,都有可能引发城市生活的全局性混乱。三是民主程度高,即在市政管理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会有市民的广泛参与,尤其体现在决策活动和监督活动中。
5.双重性
在我国,市政既要坚决贯彻中央的大政方针,保证政令统一,坚决维护中央的权威;又要从本市实际情况出发,决定和实施辖区内的方针政策,维护本市的正当权益,代表或反映市民利益。
因此,市政要力求将国家整体利益和本市局部利益协调一致,妥善处理。市政既要使中央的大政方针在本市落实,又要对其下属,如市辖区、街道办事处等,实行领导和指挥。也就是对上要负责宏观决策的执行,对下要负责微观管理的领导,有较大的相对独立的权力。因此,具有承上启下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