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能力发展的规律xiezuo nengli fazhan de guilu
指学生书面表达能力按照一定的发展阶段逐步提高的过程。写作能力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这个规律大体上是:观察、积累→借鉴、模仿→独立创造。
❶观察和积累:写作必须有一定的储备,这种储备的来源就要靠积累。积累包括生活的积累、写作素材的积累、写作技巧的积累和语言修辞的积累等。生活积累是首位的,随着学生生活经验的丰富,对世界的认识能力也会逐步提高。这种认识能力是写作的重要条件;素材积累是为写作准备材料,材料丰富与否,直接关系到文章内容是否饱满;技巧和语言的积累则关系到文章的表现形式,能否吸引读者。积累的来源首先要靠观察,观察人的外貌、衣着、神态、语言、行动和心理,观察事情的起因、发展、变化和结果,观察四周的环境、房间的陈设、建筑物的位置、结构,观察景物的四季变化、朝暮变化、阴晴雨雪的变化等。通过观察,可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同时也提高了对生活的认识能力。积累的来源,还要靠读书。大量阅读各种课外读物,可以积累各类写作技巧和丰富的语汇,而这些也正是学生写作能力得以发展的基础。
❷借鉴和模仿:借鉴是由积累转化为写作能力的一种途径,阅读名篇佳作,可以学到审物度事、构思立意、布局谋篇和语言修辞等方面的知识和技巧,作为写作的借鉴。仿写在初学写作阶段是提高写作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明朝朱熹说:“古人作文,多是摹仿前人而作之。盖学之既久,自然纯熟。”“读有韩(愈)文熟,便做出韩文的文字,读得苏(轼)文熟,便做出苏文的文字。”模仿、借鉴只是写作能力发展中的一座桥梁,只有做到师名家而不袭名家,师名家之意而不师名家之辞,才能通过它达到独立创造的彼岸。
❸独立创造:在生活、素材和语言、技巧积累的基础上,经过对范文的模仿和借鉴,习作者独立地观察和思考周围的生活现象,独立地构思谋篇,选用最合适的表达方式,写出观点鲜明、结构完整、语言通畅的文章来。独立创造标志着写作技能的成熟。写作能力的发展,并不是靠一次循环就能完成的,它必须通过从实践到认识的多次反复循环才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