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六神丸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下) > 成藥部 > 丸 > 六神丸
六神丸  liùshénwán

丸藥。因其由六味具神效之中藥加工而成,故稱。由牛黄、珍珠、麝香、冰片等組成。主治咽喉腫痛,癰疽瘡癤腫毒。1734年清·雷大升於江蘇開設雷允上誦芬堂藥鋪始製此丸。後經多次改進,日臻卓妙。

六神丸

方名。
❶见《中药制剂手册》。麝香、牛黄、珍珠(豆腐制)各4.5g,冰片、蟾酥、雄黄各3g。为细末,水泛为丸,百草霜为衣,每30g作一万粒,每服十粒,噙化或温水送下:或取十粒用开水或米醋少许溶成糊状,外敷患处。功能消肿解毒。治烂喉丹痧,喉风,乳蛾,咽喉肿痛,及痈疽疮疖。实验研究:本方有促进心肌收缩及抗炎、解毒、镇痛等作用。
❷《证治准绳·幼科》集七方。丁香、木香、肉豆蔻(面裹煨)、诃子肉各五钱,使君子、芦荟各一两。为末,枣肉和丸,麻子大,每服五至七丸,食前米饮送下。治小儿缺乳喂食太早,或胃虚虫动而致的羸瘦腹大,发竖发热,精神委顿。
❸见《景岳全书·古方八阵》卷五十七。神曲、炒麦芽、茯苓、枳壳(麸炒)、煨木香、炒黄连各等分。为末,神曲打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至七十丸,白开水送下。治食积兼热,赤白痢疾,或腹痛不食,或日久不愈。

六神丸 《医方类聚》卷二百五十四

【组方药物】 木香(湿纸裹煨) 黄连(去须) 神曲(炒) 川楝子肉 芜荑 麦牙(炒)各等分
【制剂用法】 上药6味,为细末,猪胆蒸热为丸,如麻豆大。每服30~40丸,不饥不饱时服。
【适应病证】 小儿诸疳。


六神丸 《雷允上诵芬堂方》

【组方药物】 珍珠粉 犀牛黄 麝香各4.5克 雄黄 蟾酥 冰片各3克
【制剂用法】 上药6味,各研细末,用酒化蟾酥,与前药末调匀为丸,如芥子大,百草霜为衣。每服5~10丸每日3至3次。亦可外用。
【主要功效】 清热解毒,消炎止痛。
【适应病证】 咽喉肿痛或溃疡,白喉,扁桃体炎,口疮,痈疽,疔疮。
【注意事项】 孕妇慎用。
【临床验证】 1.咽喉病:以本品治疗慢性咽喉炎、急慢性扁桃体炎50例。有效率70%(《上海中医药》1957,5:20)。2. 白喉:以本方合青霉素治疗25例。结果:治愈24例,死亡1例(《新中医药》1957,10:18)。3. 腮腺炎:以本品内服合局部外敷,治疗58例。3日后症状消失者占62%,5日症状消失者占31%(《陕西新医药》1979,4:56)。4.癌症:报告治疗白血病10例。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例,进步5例,一般10日左右白细胞开始下降(《天津医药》1976,3:135)。治贲门癌、食道癌20例,亦取得显著疗效(《吉林中医药》1989,1:19)。5.其他:有报告以本方合四解汤(鲜大蓟、白茅根、蒲公英、车前草)治急性肾炎20例。获得治愈14例,有效5例,另1例无效(《浙江中医杂志》1987,5:195)。另有报告以本方外用治疗寻常疣亦取得满意效果。此外,还有治疗心·衰、带状疱疹等验案报道。
【实验研究】 综合有关资料本品具有:抗炎作用、降低血管通透性、增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抗内毒素作用、镇痛效应(据称与杜冷丁的镇痛效果相近)以及强心作用。

六神丸

常用中成药。功用清热解毒,利咽消肿止痛。适用于痈疽疮疖、一切无名肿毒、以及咽喉肿痛等病证。可口服或外用调敷。孕妇忌用。

六神丸liùshénwán

❶雷氏方。见《全国中成药处方集》。麝香4. 5 克, 牛黄4. 5 克, 冰片3 克, 珍珠4. 5 克, 蟾酥3 克, 雄黄3 克。水丸, 百草霜为衣, 每服30 毫克, 日1 ~ 2次, 噙化或温开水送服; 外敷时取开水或米醋溶成糊状。功能解毒, 消肿, 止痛。治烂喉丹痧, 喉风, 乳蛾, 咽喉肿痛, 咽下困难, 痈疽疮疖。
❷ 《景岳全书》引《良方》方。神曲、炒麦芽、茯苓、炒枳壳、煨木香、炒黄连各等分。糊丸, 桐子大, 每服五十丸。治食积兼热, 赤白痢疾, 或腹痛不食, 久而不止。

六神丸

liushenwan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0: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