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吕尼运动 克吕尼运动公元10—12世纪天主教会内部发生的一场僧侣运动,其目标是反对教士结婚和买卖圣职。产生的原因是上层教士肆无忌惮地违背教旨和教规,大肆结婚、通奸、嫖妓,因此教会土地财产面临落入世俗封建主手中的危险。结果是克吕尼运动领导人希尔德布兰德当选为教皇格利哥里七世,希尔德布兰德再次发布训令,严格禁止教士结婚,违反者剥夺圣职并处于不同惩罚。独身制达到有史以来最严格的时期。12世纪末该运动因上层教士再度腐化而走向衰落。 ☚ 贞节带 巫术审判 ☛ 克吕尼运动10世纪末至11世纪天主教内部的改革运动,因由法国境内克吕尼修道院发起和领导,故名。10~11世纪时,罗马教廷势衰,教士腐化堕落,教会逐渐“世俗化”。克吕尼修道院力主改变这种状况。运动始于克吕尼修道院第1任院长伯尔诺(910~927年在任)和第2任院长圣奥多(927~942年在任)之时。11世纪中叶以后,教会改革运动迅速展开。西欧各地修道院纷纷响应,并接受克吕尼修道院的领导,形成克吕尼派。最著名的领导者为克吕尼修道院的修士希尔德布兰,他后来成为教皇,即格列高利七世(1073~1085年在位)。12世纪中叶以后克吕尼运动逐渐衰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