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中国解决边界问题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中国解决边界问题 中国解决边界问题中国整个陆地边界全长约2.2万公里,与12个国家接壤。由于历史的原因,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时,中国同不少邻国存在着边界问题。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维护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边境的安宁、边民的生活、与邻邦间的关系以及这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中国对此采取了极其慎重而又现实的态度,一贯主张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和平友好地处理边界问题。为此,中国提出处理边界问题的基本原则 (参见该条),得到有关国家的响应,从60年代起,陆续着手与各邻国谈判解决边界问题。在谈判中,中国本着尊重历史、照顾现实、平等协商、互谅互让的精神,认真清理历史遗留问题,坚决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同时又考虑邻国的情况,在平等互利、睦邻友好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区别对待,对边界作了适当的调整。中国首先在1960年与缅甸签订了国界问题协定和边界条约,在完成勘边划界工作后,于1961年10月13日签订了中缅边界议定书。中国政府对佤山区、猛卯三角地区、尖高山以北边界等有争议的地区的划界问题,均作了妥善的处理,使中缅双方的利益和实际困难都得到适当的照顾。中缅边界问题的解决,推动了其它边界问题的解决。1960年3月21日,中国同尼泊尔签订了边界问题协定,大体解决了边界问题,但争议最大的珠穆朗玛峰 (尼方称萨加·玛塔峰) 的归属问题仍未解决。中方同意将珠峰划在边界,峰顶北部归中国,南部归尼泊尔,并就珠峰的和平利用、科学考察等问题达成协议后,1961年10月5日,中尼双方签订了边界条约。中蒙边界历史上从未划定,中方建议依照双方实际管辖线为基础,对有争议地区,可依靠实际情况,互谅互让,作适当调整。在此基础上,中蒙双方于1962年10月开始谈判,11月达成协议。12月26日签署边界条约。中国同巴基斯坦于1963年3月2日签订了关于中国新疆和巴基斯坦实际控制其防务的地区之间的边界问题的协定,对印度和巴基斯坦有争议的克什米尔地区的划界作了临时性的规定,并确定在克什米尔归属问题解决后,其主权所有国再与中国正式划界。对中巴边境其余地段,双方也达成了划界协定,作出明确规定。中国对克什米尔划界问题的处理,是实事求是的极好范例。中国同阿富汗边界长约100公里,划界无大困难,但由于帕米尔问题的存在,对其北端终点的规定将牵连到中苏边界问题。对此,中国作出妥善处理,并于1963年11月22日签订了中阿边界条约。中朝两国向以鸭绿江和图们江为界,对两江发源地的长白山地区则各有归属,因此边界问题向无大碍。中国同不丹的边界问题也正接近解决。另外,苏联、印度、老挝已向中国表示愿意谈判解决边界问题。由于中苏、中印、中老的关系已实现正常化,为边界问题的解决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因此,中国边界问题是有希望得到全部解决的。现在问题较多的是越南、锡金,两者各有复杂的背景,所以还需待时而定。 ☚ 中国对外经济技术援助四原则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