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安君鼎魏国铜鼎,战国末年流入秦国。1979年出土于陕西省武功县游凤公社张穹大队浮沱村。鼎呈扁圆球形,附耳微向外张,弇口有盖,盖上分布三个环纽,体下三蹄足,腹有一道凸棱。通高19厘米、口径19厘米、腹深12.3厘米。器沿器盖各錾铭两处,器沿一处铭文为“谢安君私官胸(客)半,视吏司马欨、冶王石,十二年受,九益”,另一处为“下官胸(容)半”。器盖刻铭和上铭相比,除天“司马”、冶为“”、重量为“二益六”外,其余全同。 从器铭考察,此器属三晋中的魏器。“谢”,信也,谢安君即信安君,是魏安厘王时的魏相。“私官”为皇后宫中官属,主掌皇后日常起居生活。私官既是官名又是官府之名,设有造器作坊,下有属官视吏与冶,主造器物。“十二年”为魏安厘王十二年(前265),相当于秦昭王四十二年。“下官”亦为魏国官制。“益”表器之重量,实测重2842.5克,一益重315.85克。 盖重“二益六”,实测重787.5克。魏国器物在陕西发现,应是秦人在统一战争中缴获的战利品,对于研究战国末年秦与六国关系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