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侍御史知杂事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侍御史知杂事

侍御史知杂事

官名。宋代置。《续资治通鉴·宋纪六十八》:“以邓绾为侍御史知杂事、判司农寺。”

☚ 侍卫处亲军校   侍伯中旅下大夫 ☛

侍御史知杂事

差遣名。


职源与沿革

唐朝时,以侍御史资格最深者一名,兼知杂事,如元和二年侍御史知杂事卢坦(《唐会要》卷60《东都留台》)。北宋沿置,至元丰七年二月十七日,侍御史罢兼知杂事(《长编》卷343丙戌)。


职掌

宋前期御史台副长官,专掌御史台事务;遇御史中丞阙,则代以判台,签署本台公事(《宋会要·职官》17之36《御史知杂》)。


品位

侍御史知杂事位次于御史中丞,导从严肃,都人畏避。常以郎中、员外郎资格人充任。侍御史知杂事,在唐朝则侍御史,官品从六品下,宋依唐制,不及五品,服绿;为提高其位著,特赐五品服(服绯)(《宋史·谢泌传》、《宋会要·职官》17之36)。


编制

一人(《宋朝事实类苑》卷25《御史台》)。


简称与别名

❶侍御史知杂。全称应为侍御史兼知杂事。《长编》卷227己卯:“侍御史知杂邓绾。”《宋史·邓绾传》:“迁侍御史知杂事、判司农寺。”《宋会要·职官》17之3:“旧以中丞兼理检使、侍御史兼知杂事。”
❷御史知杂事、御史知杂、知杂御史。《长编》卷204丙午:“礼部郎中、兼御史知杂事龚鼎臣。”李焘原注:“鼎臣以嘉祐元年五月知谏院,八年正月为知杂御史。”《宋史·龚鼎臣传》:“俄拜户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赐三品官。转吏、礼二部郎中。”《挥麈后录》卷6:“蔡持正(确)为御史知杂。”《宋史·蔡确传》:“加直贤院、迁御史知杂事。”
❸知杂事、知杂、杂。《长编》卷205辛卯:“知杂事吕诲。”《宋史·吕诲传》:“迁兵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避暑录话》卷3:“(监察御史)有阙,则中丞与翰林学士、知杂选举二人。”《宋史·胡宗愈传》:“御史当用学士及丞、杂论荐。”
❹台杂。《玉壶清话》卷4:“太宗又问曰:‘何官职驺导雄伟、都人敛避?’左右答曰:‘惟台省知杂呵拥难近。’遂授(谢泌)以知杂。”《宋史·谢泌传》:“太宗问:‘何官驺导严肃、都人畏避?’有以台杂对者,即授泌虞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
❺杂端。唐朝已有此称谓。《芦浦笔记》卷5《赵清献公充御试官日记》:“宣赴崇政殿后水阁,同直孺内翰、贯之杂端充编排官。”《通典·职官》7《侍御史》:“其知杂事者,谓之杂端,最为雄剧。”
❻南床。《麈史》卷中:“时邓绾文约任南床。”《宋史·邓绾传》:“字文约。……迁侍御史知杂事。”《通典·职官》7《侍御史》:“侍御史之职有四,谓推、弹、公廨、杂事。其知杂事者,最为雄剧,食坐之南设横榻,谓之南床。”
❼副中丞、知杂侍御史、知御史杂事。《宋会要·职官》55之1:“知杂侍御史一员,以尚书省郎中、员外充副中丞、判台事。”《新刊名臣碑传琬琰集》卷8《赵清献公抃之碑》:“召知御史杂事为度支副使。”《宋史·赵抃传》:“召为侍御史知杂事,改度支副使。”《玉海》卷162《元祐御史台》:“(隋唐)侍御史一人知杂事,横榻而坐,谓之南床。……本朝因之,……以郎中、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以贰中丞。”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3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