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九德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九德jiǔ dé九种优良品德,其内容说法不一(1)。《谏太宗十思疏》:总此十思,宏兹九德。——完全做到这十个想到,发扬光大那九种品德。 九德原指人性中的九种品德,借以喻指官员应具有的素质。首见《尚书·皋陶谟》篇:“皋陶曰:‘都!……亦行有九德。亦言其人有德,乃言曰,载采采。’禹曰:‘何?’皋陶曰:‘宽而粟,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拢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疆而义。’”皋陶认为优秀的人,在处事中态度豁达,毫不拘束,又恭敬谨慎;性情温和而有主见;行为谦逊而严肃认真;很有才干办事不马虎疏忽;能够接受他人见解而不被庸俗的乱见所迷惑;行为正直而待人温和;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刚正而不鲁莽;勇敢而心地善良。凡是能够在自己的职守中体现出这些德行,就一定能够承担起自己的使命。他把知人善任作为选拔执法官员的要件加以规定,这同周公旦后来强调的“哲人惟刑”同系一源,二者都体现出奴隶制政权对选用司法官员上的严肃求实精神。 九德古代指贤人所具备的九种优良品格。有四说。(一)指舜时皋陶提出的“行有九德”,即“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则而塞、强而义”(《尚书·皋陶谟》)。认为人们在行为中应宽宏大量而又庄重严肃,温文和气而又不失主见,谦逊而又有原则,善处乱境而又坚守谨敬,随和处世而又坚毅果断,正直而义温和,简约而又廉正,刚正不阿却不鲁莽从事,强劲有力而又合乎道义。皋陶认为,能够实行这九德,就可以把事情办好。他甚至认为,每天能够做到其中的三条,就可以做卿大夫。能够严格做到六德,就可以成为诸侯。如天子能用九德,又能给予依据九德行事的人一定的职务,再加上其他一些措施,便可以建功立业、平治天下。后用来指天子之德。《后汉书·杨震传》:“方今九德未事,嬖倖充庭。”康有为《大同书》甲部第一章:“夫贵贱之宜,只论才德,大贤受大位,小贤受小位,故九德为帝,三德有家。”(二)指九种道德规范。据《逸周书·常训》载:“九德:忠、信、敬、刚、柔、和、固、贞、顺。”后泛指道德规范。《旧唐书·杨绾传》:“宽柔敬恭,协于九德;文行忠信,弘于四教。”清颜元《存性编·明明德》:“九德乃吾性成就。”(三)春秋时晋国大夫成鱄提出的九个道德范畴,《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载:“心能制义曰度,德正应和曰莫,照临四方曰明,勤施无私曰类,教诲不倦曰长,赏庆刑威曰君,慈和遍服曰顺,择善而从之曰比,经纬天地曰文。九德不愆,作事无悔。”他认为,不违背九德,人们作事就可以不犯错误。(四)指九功之德。《周礼·春宫·宗伯》:“龙门之琴瑟,九德之歌,九㲈之舞,于庙中奏之。”郑玄注:“六府、三事谓之九功,九功之德皆可歌也。”《国语·周语下》:“夫六,中之色也,故名曰黄钟,所以宣养六气,九德也。”韦昭注:“九德,九功之德。” 九德 九德Jiude中国古代伦理道德用语。传说是由舜的大臣皋陶提出的,始见于《尚书·皋陶谟》。皋陶在与舜讨论治国方略时,强调君主治理国家和为人处事必须遵循先王的传统原则,做到“宽而栗、柔而主、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九德,否则就难把事情办好。“宽而栗”是说既要豁达宽容,又要小心谨慎,“柔而主”是讲既要性情温和,又要有主见,不随人俯仰;“愿而恭”是指既庄重严肃又谦逊礼貌;“乱而敬”是说有能力才干而又认真专注,不马虎草率;“扰而毅”是指既能虚心听取别人意见,而又不被舆论所迷惑左右;“直而温”是讲刚直不阿而又温顺随和;“简而廉”是说既能简明扼要又能统筹兼顾;“刚而塞”是讲既坚强勇敢而又不专横武断;“强而义”是指既本领高强又诚实守信。皋陶进一步指出,一个人的名誉地位应该与其道德品行成正比。他说,一个人能做到“九德”中的三德,就可以担任卿大夫一类的职务;能做到其中的六德就可以成为一方诸侯;能完全做到九德的就是人间的君王。“九德”中的合理因素对于后人修身养性、治国兴邦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另外,作为社会伦理规范,古籍中还有其它说法,内容随文而异,需要读者区别对待。如《逸周书·常训》说:“九德:忠、信、敬、刚、柔、和、固、贞、顺”等。 ☚ 五典 三不朽 ☛ 九德九种古老的美德。《尚书·皋陶谟》:“亦行有九德”,“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疆而义”。认为人们在行为中应宽宏大量却庄重严肃,温文和气却不失主见,谦逊却有原则,善立乱境中却坚守谨敬,随和顺世却坚毅果断,正直而温和,放得开而收得住,刚正不阿却不鲁莽从事,强劲有力却又合乎道义。《逸周书·常训》又以忠、信、敬、刚、柔、和、固、贞、顺为九德;古籍中常见的九德,具体内容往往随文而异。 九德古代认为贤者所应具备的九种品德,说法不一,有一说为忠、信、敬、刚、柔、和、固、贞、顺。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