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九归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九归

087 九归

筹算和珠算中除数为一位数的除法口诀。亦称“九归歌”。如六归(除数为6)口诀:“六二三余二”中,第一个数字六是除数,第二个数字二(实际指二十)是被除数,第三个数字三是商数,第四个数字二是余数。“逢六进一”中,六是被除数,一是商数。“六三改作五”中,六是除数,三(实际指三十)是被除数,五是商数。“六一下加四”中,六是除数,一(实际为十)是被除数,一是商数,四为余数,除数本档不动,余数拨在其下位。南宋杨辉著《乘除通变算宝》所载归除歌诀,原产生于筹算,与今略异。后经明柯尚迁、程大位等增删,用于珠算。

☚ 留头乘   归除 ☛
九归

九归Jiugui

也叫单归。用从1到9的九个“个位数”做除数,去除从1到9各数。把除数、被除数、所得商数和余数合并成一句口诀,除数是几就称为“几归”,这样可以得到9组口诀,称为九归口诀(或九归歌、单归口诀),用这种口诀进行运算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就叫九归。以八归(除数是8)为例:逢八进一, 就是8除8商1; 八四改作五, 就是8除4时,把被除数2在本档改作商数5(相当于0.5);八五六余二,就是8除5时,在被除数本档上改作商数6(即0. 6),还余2(即0. 2)加在右一档上;八二下加四,就是8除2时,本档被除数2恰好与商数相同(0.2)。无须改变,只要把余数4(即0.4)加在右一档上即可。
九归歌诀如下:
一归:逢一进一,逢二进二,逢三进三,逢四进四,逢五进五,逢六进六,逢七进七,逢八进八,逢九进九。
二归:二一改作五,逢二进一,逢四进二,逢六进三, 逢八进四。
三归:三一三余一,三二六余二,逢三进一,逢六进二, 逢九进三。
四归:四一二余二,四二改作五,四三七余二,逢四进一, 逢八进二。
五归:五一改作二,五二改作四, 五三改作六, 五四改作八, 逢五进一。
六归:六一下加四,六二三余二,六三改作五,六四六余四, 六五八余二, 逢六进一, 逢十二进二。
七归: 七一下加三,七二下加六, 七三四余二, 七四五余五,七五七余一,七六八余四,逢七进一,逢十四进二。
八归:八一下加二,八二下加四,八三下加六,八四改作五,八五六余 二,八六七余四,八七八余六,逢八进一。
九归:九一下加一,九二下加二, 九三下加三,九四下加四,九五下加五,九六下加六,九七下加七,九八下加八, 逢九进一。
在一般流行的九归口诀中, “二一改作五”作 “二一添作五”, “三一三余一”作“三一三十一”, “五一改作二” 作 “五一倍作二”, 又如六归中的 “逢十二进二”作 “逢双六进二”。
珠算除法来源于筹算, 九归是在筹算除法由商除改为归除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其前身是北宋时的“增成法”。其后又有 “九归古括”。在南宋数学家杨辉的《乘除通变本末》(1274) “九归详说”条中, 作为对4句 “九归古括” 的注解, 杨辉引述了32句 “九归新括”,根据同书中的 “习算纲目”可知, 当时九归共有44句口诀, 除了尚无一归之外,其内容与形式大致接近今天的九归口诀。在元代数学家朱世杰的 《算学启蒙》(1299) 中, 九归口诀已大致完备,其中一归省作“一归如一进,见一进成十”,九归省作 “九归随身下,逢九进成十”,五归则为 “五归添一倍,逢五进成十”,其他部分与今大致相同,在珠算取代筹算后,这些筹算九归口诀便直接成为珠算九归口诀。

☚ 珠算除法   归除法 ☛

九归jiu gui

rules for doing division with a one-digit divisor on the abacus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2:1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