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九成宫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九成宫

在陕西省麟游县城西2.5公里。本为隋开皇十三年(593)至十五年营造的仁寿宫。唐贞观五年(631)扩建,更名九成宫,并置禁苑、武库为及宫寺。永徽二年(651)改名万寿宫,后又恢复旧名。太宗、高宗每年来此避暑,是初唐时期的著名离宫。九成宫以天台山为中心,主体建筑有大朝殿、丹霄殿、咸亨殿等。自唐高宗以后,武则天久居东都洛阳,继而玄宗在骊山扩建温泉,九成宫遂逐渐荒芜。唐文宗开成元年(836),麟游县暴雨成灾,九成宫被彻底破坏。现仅存贞观六年(632)秘书监魏微所撰《九成宫醴泉铭》碑,为书法家欧阳询书。唐代诗人刘祎之《九成宫秋初应诏》,即指此。

九成宫

唐宫名,在陕西麟游县西。唐太宗贞观五年重修隋仁寿宫为避暑之所,因山有九重,而改名为九成宫。六年得泉,命魏征作铭,欧阳询书刻石,称《九成宫醴泉铭》。永徽二年改万年宫,乾封二年复旧名。参阅 《唐会要·九成宫》。杜甫、李商隐都有《九成宫诗》。今遗址无考,惟九成、万年两古碑尚存。

古代名物 > 宫室類(上) > 殿堂部 > 專殿 > 九成宫
九成宫  jiǔchénggōng

唐代宫名。在今陝西麟游縣西。本爲隋開皇十三年至十五年(公元593—595年)營造之仁壽宫,唐貞觀五年(公元631年)重修,以所在之山有九重,改名九成宫。永徽二年(公元651年)改稱萬年,乾封二年,復名九成。爲避暑勝地,太宗、高宗都曾在此避暑。宫宇早已圮毁。現存《九成宫醴泉銘碑》,貞觀六年(公元632年)秘書監魏徵撰,書法家歐陽詢書,爲歷代學書者楷模。《舊唐書·太宗紀》:“貞觀六年三月戊辰,如九成宫。”參見本類“仁壽宫”。參閲《唐會要·九成宫》。

九成宫

九成宫

唐杜甫的五言古诗: “苍山入百里,崖断如杵臼。 曾宫凭风迥, 岌土囊口。 立神扶栋梁,凿翠开户牖。其阳产灵芝,其阴宿牛斗。纷披长松倒, 揭怪石走。 哀猿啼一声, 客泪迸林薮。荒哉隋家帝,制此今颓朽。向使国不亡,焉为巨唐有。虽无新增修,尚置官居守。巡非瑶水远,迹是雕墙后。我行属时危,仰望嗟叹久。天王守太白,驻马更搔首。”唐肃宗至德二载(757),杜甫由凤翔至鄜州(今陕西富县)探家途经所作,其时诗人官左拾遗。九成宫,本为隋仁寿宫,唐贞观间扩建,因山有九重更名九成宫。遗址在今陕西麟游县城西2.5公里处。全诗描绘了九成宫及其周围的奇景异态,抒发了一种深沉的兴亡之感。

☚ 送杨六判官使西蕃   玉华宫 ☛

九成宫

九成宫

唐李商隐的七言律诗。九成宫,唐时在凤翔府麟游县(今陕西省麟游县)西五里,本隋仁寿宫,贞观修缮以避暑,因山有九重,故改名九成。诗云:“十二层城阆苑西,平时避暑拂虹霓。云随夏后双龙尾,风逐周王八骏蹄。吴岳晓光连翠𪩩, 甘泉晚景上丹梯。 荔枝卢橘沾恩幸, 鸾鹊天书湿紫泥。”此诗通过遥想贞观时的承平隆盛景象,以衬托今日之衰败。首二句交待九成宫的地理位置。阆苑,本神话中王母所居,这里指宫禁,因九成宫在长安西。三四句渲染贞观盛世叱咤风云的气象,五六句极写远眺近俯其朝夕风光之明丽。末二句借荔枝卢橘皆得自进于上,以婉转地寄托其生不逢时的感慨。含蓄蕴藉,声在弦外。

☚ 马嵬二首   安定城楼 ☛

九成宫

九成宫

隋唐离宫。位于陕西麟游县城内。原为隋文帝所建仁寿宫,唐贞观五年(631)修复,更名九成宫。高宗时一度改名万年宫,后又恢复原名。唐魏征《九成宫醴泉铭》: “冠山抗殿,绝壑为池,跨水架楹,分岩竦阁,高阁建周,长廊四起,栋宇胶葛,台榭参差。仰视则迢递百寻,下临则峥嵘千仞。珠璧交映,金碧相辉,照灼云霞,蔽亏日月。”可见其昔日结构宏伟、气势豪华的景象。今从东北沟、梳妆台、水漫岭、天台寺到西北沟即其宫址,遗有柱础、石块、残砖、破瓦、残土阙等。1980年还发现一口唐代石砌水井,井台上的砌石、柱础石和井口所雕八瓣葵花等图案,均异常精致。

☚ 建章宫   仁寿宫 ☛
九成宫

九成宫

唐杜甫的五言古诗: “苍山入百里,崖断如杵臼。 曾宫凭风迥, 岌土囊口。 立神扶栋梁,凿翠开户牖。其阳产灵芝,其阴宿牛斗。纷披长松倒, 揭怪石走。 哀猿啼一声, 客泪迸林薮。荒哉隋家帝,制此今颓朽。向使国不亡,焉为巨唐有。虽无新增修,尚置官居守。巡非瑶水远,迹是雕墙后。我行属时危,仰望嗟叹久。天王守太白,驻马更搔首。”唐肃宗至德二载(757),杜甫由凤翔至鄜州(今陕西富县)探家途经所作,其时诗人官左拾遗。九成宫,本为隋仁寿宫,唐贞观间扩建,因山有九重更名九成宫。遗址在今陕西麟游县城西2.5公里处。全诗描绘了九成宫及其周围的奇景异态,抒发了一种深沉的兴亡之感。

☚ 送杨六判官使西蕃   玉华宫 ☛

九成宫

九成宫

唐李商隐的七言律诗。九成宫,唐时在凤翔府麟游县(今陕西省麟游县)西五里,本隋仁寿宫,贞观修缮以避暑,因山有九重,故改名九成。诗云:“十二层城阆苑西,平时避暑拂虹霓。云随夏后双龙尾,风逐周王八骏蹄。吴岳晓光连翠𪩩, 甘泉晚景上丹梯。 荔枝卢橘沾恩幸, 鸾鹊天书湿紫泥。”此诗通过遥想贞观时的承平隆盛景象,以衬托今日之衰败。首二句交待九成宫的地理位置。阆苑,本神话中王母所居,这里指宫禁,因九成宫在长安西。三四句渲染贞观盛世叱咤风云的气象,五六句极写远眺近俯其朝夕风光之明丽。末二句借荔枝卢橘皆得自进于上,以婉转地寄托其生不逢时的感慨。含蓄蕴藉,声在弦外。

☚ 马嵬二首   安定城楼 ☛

九成宫

九成宫

隋唐离宫。位于陕西麟游县城内。原为隋文帝所建仁寿宫,唐贞观五年(631)修复,更名九成宫。高宗时一度改名万年宫,后又恢复原名。唐魏征《九成宫醴泉铭》: “冠山抗殿,绝壑为池,跨水架楹,分岩竦阁,高阁建周,长廊四起,栋宇胶葛,台榭参差。仰视则迢递百寻,下临则峥嵘千仞。珠璧交映,金碧相辉,照灼云霞,蔽亏日月。”可见其昔日结构宏伟、气势豪华的景象。今从东北沟、梳妆台、水漫岭、天台寺到西北沟即其宫址,遗有柱础、石块、残砖、破瓦、残土阙等。1980年还发现一口唐代石砌水井,井台上的砌石、柱础石和井口所雕八瓣葵花等图案,均异常精致。

☚ 建章宫   仁寿宫 ☛
九成宫

九成宫

唐九成宫遗址位于麟游县城内,距宝鸡市130公里,地处杜水河川。遗址地势平旷,林木丰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九成宫建于592年(隋文帝开皇十二年),原名“仁寿宫”。631年(唐贞观五年)整修扩建,更名“九成宫”,并置林苑、武库及宫寺,使九成宫成为盛唐时期帝王避暑、国事活动的重要场所。唐太宗曾五次幸驾九成宫;650年(永徽元年),唐高宗改名万年宫,曾八次幸驾此宫。678年(唐仪凤三年)发生百年罕见的大暴雨,山洪滚滚,使九成宫几乎夷为平地。但从许多珍贵的文史图片及遗址,仍能想像出当年九成宫豪华壮丽的雄姿。特别是《九成宫礼泉铭》碑、唐宫廷水井、点将台、武则天梳妆台、北城门等遗址,对研究隋、唐历史文化和建筑风格都有极高的价值,这正是中外游人慕名而来九成宫遗址参观的重要原因。

☚ 丰阳塔   石宫寺石窟 ☛
九成宫

九成宫

唐朝皇帝避暑的行宫御苑,在今西安市西北的麟游县境内。始建于隋初,名仁寿殿,后坍废。唐贞观五年(631年)唐太宗加以修复、扩建。高宗时一度改名万年宫。九成宫建在县城西北五里之天台山上。此山并不高峻,但气候凉爽,风景幽美。贞观六年(632年)四月,唐太宗避暑来宫,以杖刺地,有泉涌出。魏征作《醴泉铭》描写九成宫“冠山构殿,绝壑为池;跨水架楹,分岩竦阙。高阁周建,长廊四起; 栋宇胶葛,台榭参差”。可知这座宫殿的建筑顺应自然地形,规划设计能够谐和于自然风景而相得益彰。见《新唐书·地理志》、《麟游县志》、《醴泉铭》。

☚ 华清宫   曲江池 ☛

九成宫

唐贞观五年(631)以隋仁寿宫改名,故址在今陕西麟游县西。永徽二年(651年)改名万年宫,乾封二年 (667) 复名九成宫。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2:5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