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伍胥抉目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伍胥抉目典源出处 《国语 ·吴语》:“申胥释剑而对曰:‘……员不忍称疾辟易,以见王之亲为越之禽也。员请先死。’遂自杀。将死,曰:‘以悬吾目于东门,以见越之入,吴国之亡也。’” 《史记·伍子胥列传》:“ (吴王) 乃使使赐伍子胥属镂之剑,曰:‘子以此死。’伍子胥……乃告其舍人曰:‘必树吾墓上以梓,令可以为器; 而抉吾眼县 (悬) 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入灭吴也。’乃自刭死。”《吴越春秋 ·夫差内传》:“伍子胥对曰:‘……员不忍称疾辟易,乃见王之为擒。员诚前死,挂吾目于门以观吴国之丧。’” 伍胥抉目wǔ xū jué mù指忠臣含冤被害,悲愤难伸。《国语·吴语》:“申胥释剑而对曰:‘……员(yun)不忍称疾辟易,以见王之亲为越之擒也。员请先死。’遂自杀。将死,曰:‘以悬吾目于东门,以见越之入,吴国之亡也。’”《史记·伍子胥列传》:“(伍子胥曰:)‘抉吾眼县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入灭吴也。’乃自刭死。”伍子胥名员,又称申胥。李绅《姑苏台杂句》:伍胥抉目看吴灭,范蠡全向霸西越。 伍胥抉目典源出处 《国语 ·吴语》:“申胥释剑而对曰:‘……员不忍称疾辟易,以见王之亲为越之禽也。员请先死。’遂自杀。将死,曰:‘以悬吾目于东门,以见越之入,吴国之亡也。’” 《史记·伍子胥列传》:“ (吴王) 乃使使赐伍子胥属镂之剑,曰:‘子以此死。’伍子胥……乃告其舍人曰:‘必树吾墓上以梓,令可以为器; 而抉吾眼县 (悬) 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入灭吴也。’乃自刭死。”《吴越春秋 ·夫差内传》:“伍子胥对曰:‘……员不忍称疾辟易,乃见王之为擒。员诚前死,挂吾目于 门以观吴国之丧。’” 释义用法 伍子胥 (名员,yun)忠谏吴王要警惕越王勾践复仇,吴王反而听信谗言,赐伍子胥剑令其自杀,伍子胥死时表示,要把眼睛挂在城东门上,看到越军杀入灭吴。申胥,即伍子胥,因在吴被封于申地而名。后用此典表示忠臣含冤被害。 用典形式 【抉眼】 宋·陆游:“剖心莫写孤臣愤,抉眼终看此虏平。”宋·陆游:“铸形尊范蠡,抉眼悼荆员。” 【伍员头】 唐·皮日休:“素袜虽遮未掩羞,越王犹怕伍员头。” 【伍胥抉目】 唐·李绅:“伍胥抉目看吴灭,范蠡全身霸西越。” 【抉目伍员】 宋·梅尧臣:“实由恃阻懈,抉目悲伍员。” 【抉眼胥门】 清·吴伟业:“南风不竞君知否,抉眼胥门看入吴。” 【忠臣抉目】 元·萨都拉:“忠臣抉目挂东门,可退越家兵伍。” 伍胥抉目参见[伍员涛]。李绅《姑苏台杂句》:“伍胥抉目看吴灭,范蠡全身霸西越。” 伍胥抉目【出处】 《史记·伍子胥列传》:“(吴王)乃使使赐伍子胥属镂之剑,曰:‘子以此死。’(伍子胥)乃告其舍人曰:‘必树吾墓上以梓,令可以为器;而抉吾眼悬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入灭吴也。’乃自刭死。” 伍胥抉目指伍子胥自杀请以目悬城门上之事。《国语·吴语》载: 伍子胥谏吴王不要与越国结盟攻伐齐国,而当以越国为祸患。吴王不听,斥责伍员。伍子胥仍力谏,伍员请先死,遂自杀。死前曰:“以悬吾目于东门,以见越之入,吴国之亡也。”后吴果被越国所灭。《史记·吴太伯世家》谓吴王赐子胥属镂之剑以死,伍员死前谓“抉吾眼置之吴东门”。比喻以身殉国、忠心不死或指忠贤横遭残害。《全唐诗》四八二李绅《姑苏台杂句》:“伍胥抉目看吴灭,范蠡全身霸西越。”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