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部司员外郎官阶名、职事官名。
职源隋文帝时已置尚书省六部二十四司员外郎,不过隋朝称民部司(曹),未有户部之名,至唐高宗即位,贞观二十三年(649)始有尚书省户部户部司员外郎之正称(《通典·职官典》5《户部尚书》、《旧唐书 ·职官志》2《尚书省·户部尚书》)。
职掌❶宋前期无职事,为文臣迁转寄禄官阶,属中行员外郎阶;元丰寄禄官易为朝散郎(《宋会要·职官》4之4《尚书省》)。 ❷元丰新制,户部司分左、右曹,户部员外郎为职事官,分治左、右曹事。员外郎与郎中职掌同,区别在于:郎中资序高,需曾任知州以上资任人方可为郎中,不及者止为员外郎(《合璧后集》卷26《总郎中》、《宋史·职官志》3《户部·郎中(左曹、右曹)、员外郎》)。
官品❶宋前期依唐制,为从六品上(《宋史·职官志》8、页3996、《旧唐书·职官志》2《尚书省·户部尚书》)。 ❷元丰新制后,正七品(《分纪》卷9《吏部· 员外郎》)。
简称与别名❶户部员外郎。全称应为尚书省户部户部司员外郎。《要录》卷184,癸卯:“先是魏安行为户部员外郎。”同上书卷199,癸酉:“洪适行尚书户部员外郎、总领淮东财赋军马钱粮。” ❷员外。《攻媿集》卷35《户部员外郎赵谧升郎中》:“非资历之深,犹置员外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