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部郎中 户部郎中官名。唐代始置。掌全国户口及贡赋之事。户部尚书属官。《大唐六典·户部》: “郎中2人,从五品上。周官司徒属官有下大夫,盖郎中之任也。汉尚书郎1人,主户口、垦田。魏有左民郎曹。西晋兼置右民郎曹。东晋及宋、齐唯有民部曹。梁、陈为左户郎。后魏为左户曹郎。北齐有左民郎曹。隋初民部郎曹,置侍郎2人。炀帝除侍字。皇朝 (唐朝) 为郎中。贞观二十三年 (公元649年) 改为户部。明庆 (显庆) 为度支。龙朔为司元大夫。咸亨、光宅、神龙并随朝改复。……郎中、员外郎,掌领天下州县户口之事。凡天下10道任土所出而为贡赋之差。” ☚ 户部侍郎 户曹参军 ☛ 户部郎中官名。户部下属户部司长官。掌分理户口、井田之事。唐贞观二十三年(649),由民部郎中改,从五品上。德宗以后,常以一人判度支司政务。五代沿袭不改。 户部郎中官名。唐宋为户部头司的主官,金元六部不分司,户部尚书、侍郎之下仅置郎中一、二人,称为户部郎中。明清户部按地域分成若干清吏司,各司的郎中通称户部郎中,与唐宋专指户部头司者不同。参见“户部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