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人口规律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人口规律

人口发展过程中各因素之间的本质联系及其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反映一定生产方式下人口状态的根本特征。其规律有:制约人口自然变动的人口再生产规律;制约人口机械变动的人口在地区间变动的规律;人口在城乡间变动的规律和人口分布规律;制约人口社会变动的人口在各部门间变动的规律以及人口职业构成变动的规律等。也可概括为两大类:一是适用于一切社会形态或几种社会形态的共有人口规律;一是反映特定社会形态人口过程的特有人口规律。

人口规律

人口规律

人口规律指的是人口发展过程中各种人口现象之间固有的本质联系。它反映了人口发展过程中以及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各主要因素的本质联系及其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探讨和揭示人口发展过程的客观规律,阐明人口规律的性质,是人口理论的主要任务。
人口是包含有许多规定和关系的复杂总体,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个方面。而人口过程包含着质的变动和量的变动。人口规律本质上是自然规律还是社会规律,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与资产阶级人口理论之间存在着根本的分歧。
资产阶级人口学者无视人口的社会属性,从纯粹的生物学角度探讨人口规律,认为人口规律就是人口的数量变动规律,是自然规律,可以不受任何社会条件的限制和约束。有一些资产阶级人口学者虽然表面上也承认社会条件,特别是经济条件对人口过程的制约作用,承认人口规律带有社会性质,但他们认为,人口规律中自然属性处于主要的、起决定性作用的地位。
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则认为,人口规律本质上具有社会属性。马克思在 《资本论》 第1卷中写道: “事实上,每一种特殊的,历史的生产方式都有其特殊的、历史的起作用的人口规律。”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692页)列宁在 《民粹主义的经济内容及其在司徒卢威先生的书中受到的批评》 一文中,进一步阐述了这思想。他说: “马克思在这里把人和动植物加以对比,是根据前者生活在各种不同的历史地更替的、由社会生产制度因而由分配制度决定的社会机体中。人类的增殖条件直接决定于各种不同的社会机体的结构,因此应当分别研究每个社会机体的人口规律,不应当不管历史上有各种不同的社会结构形式而去 ‘抽象地’ 研究人口规律。” (《列宁全集》第1卷,第414页)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口规律是社会规律,是历史地起作用的规律,是受不同的生产方式和各种社会条件决定和制约的。
既然人口规律是社会规律,那么,作为人类社会各种规律之一,人口规律当然有自己特定的内容。概括地说,它主要包括: 决定和影响人口存在发展的各种条件,人口发展过程各个主要方面的相互关系,人口过程对社会和自然的反作用。人口规律既反映人口发展过程内在的规律性,也反映人口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本质联系。
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规律可分为存在于一定社会形态的特殊规律和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的一般规律的原则,人口规律也可以区分为于一切社会形态或几个社会形态的共有人口规律和存在于一定社会形态的特有人口规律。它们共同构成了人口规律体系,完整地反映着人口发展及其与社会经济发展各种因素多方面的本质联系。
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的共有人口规律所反映的是在一切社会形态中存在的人口现象和人口与社会经济相互关系的某些共性,它包括: 人类自身生产必须与物质资料生产相适应的规律; 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规律; 劳动人口的行业构成变动规律;等等。
存在于几种社会形态的共有人口规律所反映的是在几个社会形态中存在的人口现象及人口和社会经济等相互关系的某些共同的本质联系。如人口发展无政府状态规律是存在于社会主义以前的几个社会形态共有的人口再生产规律。
特有人口规律则反映某种生产方式所特有的人口现象以及人口和社会经济等相互之间的本质联系。原始社会人口规律的基本内容是: 与低下停滞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人口再生产表现为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极缓慢的人口自然增长,平均寿命短,世代更替快; 一切有劳动能力的人口,为生存而艰苦地劳动; 由于部落成员需要有大片土地以维持生存和发展生产,导致人口成群地迁往荒无人烟的地带。奴隶社会人口规律的基本内容是: 人口再生产依赖于高出生率超过高死亡率的微小差额而缓慢增长,奴隶人口再生产世代更替迅速,有时处于萎缩状态; 绝大多数劳动人口被暴力强制劳动; 小生产者日益丧失生产资料成为过剩人口而被迫迁移。封建社会的基本内容是: 以封建土地所有制和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农民小私有经济,劳动力再生产依靠农民的自然繁殖而趋于多育; 人口再生产仍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传统类型; 被剥夺土地的农民被迫向城市迁移。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人口规律是相对过剩人口规律。所谓相对过剩人口是指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失业和半失业人口,是相对资本需求而言已经过剩的人口。马克思指出: “工人人口本身在生产出资本积累的同时,也以日益扩大的规模生产出使他们成为相对过剩人口的手段。这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特有的人口规律。” (《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691—692页)

☚ 人口普查项目   人口学 ☛
人口规律

人口规律

各个社会人口发展的必然趋势及人口发展的内在联系。反映不同国家、社会的国民经济与人口发展的关系。人类本身的生产与发展对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再生产有着重大的、直接的影响,二者间存在着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人类本身的生存和发展必须建立在物质资料生产的基础之上。“每一种特殊的,历史的生产方式都有其特殊的人口规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692页)相对人口过剩规律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人口规律,反映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特点。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为充分认识经济发展规律及人口规律的作用,使经济发展与人口的发展、增长相适应创造了有利条件。我国当前有11.6亿人口,这是国民经济发展必须依以建立的基础。经济建设的发展要为整个社会全体成员的各项消费服务,人口发展必须有计划,才能不致打破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各项资源的合理应用。我国政府为使人口有计划地增长已进行了4次人口普查。在人口理论方面,50年代宣传工作错误地批判了人口理论学者马寅初,并错误地宣传所谓“人多、热气高、力量大”的说法,使我国人口长期失去控制地增长,增加了80年代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难度。当前正在加强宣传、教育,使各民族人民都充分重视人口规律的作用、安排人口计划增长的迫切性。

☚ 二元经济   人民资本主义 ☛
人口规律

人口规律

人口存在和发展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反映人口数量和质量的自然变动、迁移变动与社会变动。主要有: (1) 人口经济规律,反映社会发展一定阶段上的人口因素和经济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本质联系; (2) 人口再生产规律,反映人口出生、成长和死亡过程的客观必然性;(3) 人口社会发展变动规律,反映人口在社会机体中组合状况变动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 (4) 人口自然变动规律,反映由于人口出生和死亡而引起人口数量增减的客观必然性; (5) 人口迁移规律,反映人口迁移过程中内在的本质的客观必然性; (6) 人口分布规律,反映人口空间分布的一般特征与变动趋势; 等等。根据人口规律作用的历史范围又可将其分为两类: 各个社会共有的一般人口规律和某个社会形态具有的特殊人口规律。前者是人口规律的最基本的形式,体现了所有其他人口规律的本质性联系,涉及全部的人口过程,存在于所有的社会形态,如人类自身生产与物质生产相适应的规律。后者是共有的一般人口规律在各个不同的社会形态中的具体存在形式,反映了特定的社会生产方式下的特有人口现象以及人口与社会经济等相互关系的本质联系,如资本主义社会相对过剩人口规律。人作为自然界的一种动物,必须遵循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 同时各种人口规律都是一定生产方式下人口状态的本质联系,因此不能离开特定的社会历史去抽象地研究人口规律。

☚ 人口增长   资本主义人口规律 ☛

人口规律

law of population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