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工会主义Industrial Unionism工会组织中最有号召力的一种思想。1935年起源于美国。认为一个产业工会在组织上要包括该产业(如钢铁工业或汽车工业)中所有的工人,不管是技术工人或普通工人。产业工会的力量取决于成员的多寡。与产业工会相反,行会(如木材工业或电力工业)却只吸收技术工人为会员,力量取决于会员的高超技术。行会成立较早,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在工人运动中居主导地位,但现在只限于建筑行业。以产业为基础组织工会的意图由劳工工会在19世纪80年代提出。它们反对行会,主张劳工团结,反对雇主的迫害与歧视。不仅成功地组织起男性非熟练工人,也把女工和未成年工人组织起来。19世纪90年代,劳工工会停止活动。随着工业化,行会被认为不合潮流,许多人坚定支持产业工会主义。20世纪20年代魁北克的天主教工人运动、1927年的全加劳工大会等组织都在寻求途径把工业国有化与产业工会主义在原则上结合起来。30年代,工人团结同盟(一个共产党人的组织)对大规模新兴产业产生兴趣,力图将其中的所有工人吸收进他们的工会。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产业工人组织代表大会完成了把产业劳动大军中的大多数组织起来,新的产业工会与新民主党建立了牢固同盟。60年代~70年代,新的白领工会成立,它们都以产业工会为样板,但组织、性质都与蓝领工会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