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艺苑卮言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艺苑卮言 艺苑卮言诗文评。明王世贞撰。十二卷。其中八卷评述诗文,附录四卷分论词曲、书画等。主张文崇秦汉,诗法盛唐。其诗论仍以“格调说”为出发点,但解释为“才生思,思生调,调生格。诗即才之用,调即诗之境,格即调之界”(《卷一》)。认为格调不同,系由于才思之别,与李梦阳、李攀龙等论格调有所差异。论词曲、书画较重自然,不为成见所囿。收入《弇州山人四部稿》。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亦收有此书,有中华书局1983年本。 ☚ 四溟诗话 艺圃撷余 ☛ 艺苑卮言 艺苑卮言明王世贞撰。正文八卷,评论诗文;附录四卷,分论词、曲、书、画。《卮言》写于青州,经补充修改,成六卷,刊刻付印。后又增至八卷,于隆庆六年(1572)作《后记》付印。《词话丛编》采自《弇州山人四部稿》,得二十九条。《卮言》认为词起源于隋,隋炀帝《望江南》为“词祖”。词写艳情可上溯至“六朝诸君臣”,他们“务裁艳语,默启词端”,“故词须宛转绵丽”“乃为贵”。因而婉约派词人“李氏、晏氏父子、耆卿、子野、美成、少游、易安至矣,词之正宗也”。温韦、黄九、苏轼、辛弃疾,“词之变体也”。评词称赏快语、壮语、爽语、情语。即如周邦彦“能作景语,不能作情语;能入丽字,不能入雅字,以故价微劣于柳(永)”。倡言才情和天然之美,认为元人以才情属曲而不属词,词所以亡。评明代词家,多一语中的,如谓刘基“秾纤有致,去宋尚隔一尘”、杨慎“好入六朝丽事,近似而远”等皆然。《卮言》有清光绪十一年长沙玉尺山房刊《谈艺珠丛》本、1916年无锡丁氏排印《历代诗话续编》本等。 ☚ 渚山堂词话 爰园词话 ☛ 艺苑卮言弇州自评《艺苑卮言》语,见所书李西涯乐府后。其与胡元瑞书又云:“仆故有《艺苑卮言》,是四十前未定之书。于鳞尝谓中多俊语,英雄欺人,意似不满,仆亦服之。第渠所弃取,却未尽快人意。得足下《诗薮》,则古今谈艺家尽废矣。”其言信然。 王元美 《艺苑卮言》首泛引前人之论,次则自 《三百篇》骚、赋、汉魏六朝、唐、宋、昭代之诗以及子史、文章、词曲、书画、靡不详论,最为宏博。然志在兼总,故亦互有得失。其论汉魏五言、沈宋律诗、李杜古诗,最为有得。至或以李、杜五言古不及灵运,又古律独推子美而不及太白、盛唐,自是偏见。至盛推同列而多贬古人,虽曰私衷,亦识有所偏耳。 弇州之才,吾所北面。独其论中晚人,则如踞峰峦而下视,虽形势瞭然,未能周悉幽隐。诗至中晚而衰,诚无辞于掊击。然读之亦甚草草,退之至谓“本无所解”,将《琴操》铭诗可一概抹却乎? 弇州曰:“五言律差易得雄浑,加以二字,便觉费力,虽曼声可听而古色渐稀。”此言足令中晚人心死。虽然,与其伪古而为宋之江西派,则宁取曼声。 弇州之论,似目空千古,实亦与古人互相发明。 其论诗独抒己见,能道人所不敢道,推崇汉魏,唐以下蔑如也。其魄力直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艺苑卮言诗话。十二卷。明王世贞撰。王世贞(1526—1590),字元美,又号弇州山人。太仓(今属江苏)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初任刑部主事,为官正直,不附权贵,忤权相严嵩。官至南京刑部尚书。为明后七子之一,持论文必西汉,诗必盛唐,而藻饰太甚。晚年渐趋平淡。著述宏富,有《弇山堂别集》一百卷,《弇州山人四部稿》一百七十四卷,《续稿》二百零七卷,《艺苑卮言》十二卷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摹秦仿汉,与七子门径相同,而博综典籍,谙习掌故,则后七子不及,前七子亦不及。” 《艺苑卮言》是文学批评专著,其主要内容有:一、阐释“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主张。认为西汉文实、六朝文浮、唐文庸,宋文陋;盛唐诗气完、丽雅、沈雄,元和长庆以及宋元诸作,皆不足观。二、重视前人作品中的法度,倡导摹拟。如卷一云:“诗有常体,工自体中;文无定规,巧运规外。”“法合者必穷力而追新,法离者必凝神而并归。”主张以古人佳篇朝夕讽咏,达到神与境合,得心应手的地步。三、推崇与严羽“妙悟”说一脉相通的“格调”说,谓“才生思,思生调,调生格;思即才之用,调即思之境,格即调之界”(卷一)。四、标榜颂扬李梦阳、李攀龙、何景明诸人的创作。 王世贞晚年说:“余作《艺苑卮言》时,年未四十,方与于鳞辈是古非今,此长彼短,未为定论。至于戏学《世说》,比拟形似,既不切相,又伤儇薄,行世已久,不能复秘,姑随事改正,勿令多误后人而已。”(《书西涯古乐府后》)较大的一次改定是隆庆壬申年(1572)他四十七岁时,重加增删,编为正录八卷,论诗文,附录四卷,论词、曲、书法、绘画。此书自开始写作,至最后编定,历时十六年之久。王世贞晚年文学观点已有较大变化,如对文征明、苏轼的态度,对前后七子的看法,对宋诗的看法等,都未能充分反映在《艺苑卮言》之中。因而虽是书乃王氏文学批评专书,但却不能代表他整个的文艺思想。 明万历五年(1577)世经堂刻本为十二卷。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本较通行,但仅收前八卷。 艺苑卮言明王世贞著。12卷。《历代诗话续编》收专论诗文的正文8卷,末收附录4卷。论唐诗语集中在卷四(《全唐诗说》即取此卷中语而成)。它是作者经历大半生时间写成的。论诗强调盛唐李杜以前。书中许多观点值得重视。著者肯定了四杰在诗歌转折上所起的作用(“词旨华靡,固尚陈隋之遗,翩翩意象,老境超然胜之。五言遂为律家正始”),指出陈子昂“律体往往入古,亦是矫枉之过。”还比较了各种诗体的不同风格及美感效应(如“五言古、选体及七言歌行,太白以气为主,以自然为宗,以俊逸高畅为贵;子美以意为主,以独造为宗,以奇拔沉雄为贵。其歌行之妙,咏之使人飘然欲仙者,太白也;使人歔唏欲绝者,子美也”)。对唐诗艺术规律的揭示也很深刻(如“七言绝句,盛唐主气,气完而不甚工。中晚唐主意,意工而不甚完”;五言绝句“妙在愈小而大,愈促而缓”)。书中还对王昌龄、王勃、崔敏童、王翰、贾岛、顾况等人的诗歌技法进行探讨。由于有鄙薄中晚的成见,著者于韩愈、白居易、温庭筠、李商隐等多有微词,未见公允。 艺苑卮言 艺苑卮言赋论著作。明代王世贞撰。全书为语录体,凡470则,分六卷。卷一“语赋”,首引司马相如、扬雄的两段赋论,即以“赋迹”、“赋心”、“丽以则”、“丽以淫”为纲,总论辞赋体例及“作赋之法”;以下各卷,分别论楚骚与汉赋、魏晋南北朝赋家、唐宋赋家以及明代赋家何景明、李梦阳等。王氏为明“后七子”领袖,故其持论往往宗“前七子”观点,倡“文必西汉,诗必盛唐”,论赋亦然。他在本书中论楚骚、汉赋不仅周详深细,尤极推崇屈氏及汉代赋家赋作。如谓“屈氏之骚,骚之圣也;长卿之赋,赋之圣也。一以风,一以颂,造体极玄,故自作者,毋轻优劣”。又谓“《子虚》《上林》,材极富,辞极丽,而运笔极古雅,精神极流动,意极高,所以不可及也”。王氏虽推崇楚骚汉赋,但对六朝以后赋并不一味贬斥,对六朝及唐代著名赋家如曹植、陆机、木玄虚、庾信、“初唐四杰”、白居易、杜牧等,也多肯定,特别是对其有直接影响的明代赋家李梦阳、何景明等,更是大加称赏。《艺苑卮言》侧重评论历代赋家赋作,但同时对辞赋文体特点、辞赋创作方法等也提出了一些比较有价值、有影响的说法。在明代中、后期的赋论中,《艺苑卮言》最有特色,也最有意义,后人如胡应麟写作《诗薮》即从中受到很大启迪。有《弇州山人四部稿》本。 ☚ 艺概 艺文类聚序 ☛ 艺苑卮言 艺苑卮言明·王世贞撰。十二卷,其中有四卷为附录,分论词曲、书画等。世贞 (1526—1590),字元美,号凤洲、弇州山人。太仓 (今属江苏) 人。世宗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至南京刑部尚书。与李攀龙同为“后七子”首领,主张“文必西汉,诗必盛唐”。(《明史·王世贞传》),倡导诗文创作的复古摹拟风气。此书论诗以格调为中心,认为“才生思,思生调,调生格,思即才之用,调即思之境,格即调之界。”将才、思作为格调的基础,比起片面追求形式上的格调、大具深义,接触到了诗歌艺术的境界问题。提倡诗歌创作“神与境会”,“兴与境诣”。以为宋诗的格调不如唐诗。同时,论诗强调法度、法则,认为“篇法之妙,有不见句法者; 句法之妙,有不见字法者。此是法极无迹。”故对前人作品的评述,多着眼在法则上。晚年于拟古之弊害盖有所识觉,故主张学诗应当博采,提倡模拟中应有变化,以为“剽窃模拟,诗之大病”,学古而臻于“情景妙合,风格自上,不为古役,不堕蹊径”,方为上乘。虽未彻底脱弃模拟之轨迹,却也有意于自新之路。有 《读艺珠丛》本、《历代诗话续编》本,均只评论诗文之八卷。 ☚ 南词叙录 曲藻 ☛ 艺苑卮言 艺苑卮言12卷,明王世贞撰。此书是作者中年时期作品,初稿完成于嘉靖三十七年,几经修改,至嘉靖四十四年正式脱稿。钱谦益论此书时说:“与于鳞辈是古非今,此长彼短,未为定论。”其中有很多赋论内容,对赋文体、赋作家,赋作品均有评论。此书收在《弇州山人四部稿》正稿说部。 ☚ 宗子相集 弇州四部稿 ☛ 艺苑卮言诗论。明王世贞(1526—1590)撰。八卷。世贞有《弇州山人四部稿》已著录。此编系从“四部稿”中摘出,原尚有附卷四卷。此为王氏中年时期著述,成书于嘉靖三十七年(1558),又经陆续修改、补充,于嘉靖四十四年脱稿。晚年又复修订、补充,以毕生精力而成之作。论诗强调学盛唐、李、杜之前,论文坚持李梦阳“勿读唐以后文”观点。强调诗学古人,注重法度;赞赏辞达,但既要达意,又须有辞采。书中摘录前人论文名言很多,时有论证、诠释。王氏论诗独抒己见,能道人所未道或人所不敢道,其魄力可谓前无古人。有《历代诗话续编》本。 艺苑卮言 艺苑卮言诗话。十二卷。明王世贞撰。王世贞(1526—1590),字元美,又号弇州山人。太仓(今属江苏)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初任刑部主事,为官正直,不附权贵,忤权相严嵩。官至南京刑部尚书。为明后七子之一,持论文必西汉,诗必盛唐,而藻饰太甚。晚年渐趋平淡。著述宏富,有《弇山堂别集》一百卷,《弇州山人四部稿》一百七十四卷,《续稿》二百零七卷,《艺苑卮言》十二卷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摹秦仿汉,与七子门径相同,而博综典籍,谙习掌故,则后七子不及,前七子亦不及。” ☚ 四溟诗话 诗薮 ☛ 艺苑卮言诗文评。明王世贞撰。十二卷,八卷评述诗文,四卷分论词曲书画。世贞为明后七子的代表,倡言文崇秦汉,诗法盛唐;但反对模拟,认为才思生格调,格调通意境,强调才思对意境创造的作用,均与李梦阳、李攀龙不同。有《历代诗话续编》本。 艺苑卮言 《艺苑卮言》明王世贞撰,共分八卷。其中论诗者十之七,论文者十之三。作者叙言称作此书乃“欲为一家言者”,故其文学主张与文论观点多表现其中。 ☚ 荆川先生文集 童心说 ☛ 《艺苑卮言》yi yuan zhi yanApt Words from the Garden of the Arts→李攀龙(Li Panlong),王世桢(Wang Shizhen)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