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五脏合五体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五脏合五体

五脏合五体

中医学对五脏与躯体组织关系的概括,其内容是肝主筋,其华在爪;心主脉,其华在面;脾主肉,其华在唇;肺主皮,其华在毛;肾主骨,其华在发。其机理是,躯体组织的营养及其功能所主源于五脏。其意义,一是诊断价值。五体病症反映五脏精气盛衰,如筋痿属肝血不足,筋挛属肝气热盛;五体病变久不愈可内传所主之脏,如骨痹不已内传肾。二是有助于确立治疗方案,如肉痿治脾。三是反映中医学以五脏为中心、内外相应的整体观。至于五脏之“华”在爪、在面、在唇、在毛、在发,是说五脏精气荣养的光彩表现所在,多是五体的余绪,变化较为敏感或明显,如爪甲脆弱易折,反映筋弱;面赤反映脉络充盈,多是心火上炎等。

☚ 津液   五脏开窍 ☛
五脏合五体

五脏合五体

中医学关于五脏与躯体组织相互关系的理论。脉、皮、肉、筋、骨,合称“五体”。五脏合五体,即《素问·五藏生成篇》所说:“心之合,脉也”;“肺之合,皮也”;“肝之合,筋也”;“脾之合,肉也”;“肾之合,骨也”。
心合脉 心主血,脉为“血府”、行血之道,脉与心相连通,血又能充养脉,故“心主身之血脉”(《素问·痿论》)。心气充沛,心血充盈,则脉道通利,血液在脉中周流不息,脉象也就和缓有力,节律均匀,速率适中。若心气血不足,或气血郁滞不畅,则脉道空虚或不利,脉象可见细弱、促、结、代、涩。
肺合皮 皮,包括皮肤,毫毛、汗孔,居人体表层,为御邪的屏障。肺主气,宣发肃降功能正常,及时地将气与津液布散于体表,则皮肤得养而柔和致密,毫毛润泽,汗孔开合适度并排汗散气,抗御外邪的能力亦强,故说肺“其充在皮”(《素问·六节藏象论》)。若肺气虚,输精于皮毛的功能减退,则表卫不固,御邪能力下降,可出现多汗和易患外感,或皮毛憔悴枯槁等症。
脾合肉 脾主运化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全身肌肉都需水谷精微来营养,才能使肌肉发达丰满。若脾的运化功能出现障碍,必致肌肉瘦削,软弱无力,甚或萎弱不用,故《素问·痿论》说:“脾主身之肌肉。”
肝合筋 筋,即筋膜,附着于骨而聚于关节,是联结关节、肌肉的一种组织。肝藏血,血能养筋,而使筋膜的收缩和弛张有力且适度,从而使肢体能进行随意地正常运动。若肝有阴血不足,筋失所养,可出现手足震颤、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甚或瘛疭等症。故《灵枢·九针论》说:“肝主筋。”
肾合骨 由于肾藏精,精能生髓,髓能养骨,骨又为“髓之府”,故说肾“其充在骨”(《素问·六节藏象论》)。肾中精气充盈,骨骼得养,则骨骼健壮。若肾精气亏损、骨失所养,在小儿可见囟门迟闭,骨软无力,身材发育不良;在老人可见骨质脆弱、疏松,易于骨折等。“齿为骨之余”,牙齿的生长与脱落,坚固与松动,也与肾中精盛衰密切相关。肾精不足,齿失充养,在小儿可见“齿迟”,在成人可见牙齿过早松动、脱落。总之,五脏的精气充养五体;五脏的精气盛衰、功能强弱,可反映于五体;观察五体的变化,可测知五脏的情况;五体的病变,可从五脏入手调治。这就是了解五脏合五体的实际意义。

☚ 脏腑相关   五脏开窍 ☛
0000626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8: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