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教材分析方法jubu jiaocai fenxi fangfa
这是分析某 一单元、章、节教材教育功能的方法。虽然局部教材的层次不同 (有单元、章、节、课之分),知识内容的范围不同,具体分析方法也不相同,但是,各种分析方法的基本程序却大致相同,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❶划分教材的知识组成: 根据教学实际的需要,局部教材往往要划分为若干部分。例如,单元划分成若干章,章划分为若干节,节划分为几课时,最后,一课时的教学内容还要划分为若干个更小的知识部分,我们统称局部教材所划分的组成部分为因子,而对一课时教材所划分的因子,因为它是直接参与教学活动的基本知识部分,所以特称其为教学因子。划分局部教材因子的工作,基本上已由教科书完成,除特殊情况外,不必再作改动。但是,划分教学因子的工作,一般须由教师完成。划分教学因子要依据知识的科学体系并考虑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接受能力。
❷分析教材的内部联系: 局部教材的内部联系可以表现在许多方面,但主要有因子与因子之间的联系,因子内部各知识之间的联系以及教材的各种表述形式之间的联系。其中,又以因子之间的联系最为重要,它是最基本的联系,因为,这种联系是构成局部教材结构的基础。而教材的教育功能又决定于教材的结构状态和水平。分析教材内部联系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各因子之间的逻辑联系,明确局部教材的基本结构;在教材基本结构的控制下,分析因子内部知识间的联系; 根据教材基本结构的需要,调整教材各种表述形式 (课文、图象、作业) 之间的关系。
❸确定教材的补充材料:由于教学实际情况复杂多样,一般情况下,教科书原有的教材内容和结构很难完全适应教学的需要,必须补充一定的教材。然而,选择这种补充教材绝不是随意的,而应遵守一定的原则: 应与原教材内容紧密相关; 为学生所能接受; 有利于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思想品德。确定补充教材的步骤如下: 首先是发现原教材的问题,即研究原教材有哪些地方使学生不易理解或未能表述清楚,哪些地方有重要的遗漏或错误等等; 其次分析原教材问题的性质,一般可分为三类: 第一,为帮助学生建立新概念,常常需要与已学过的相似概念进行比较,对这种补充材料称为比较外联; 第二,为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某些地理难点知识,常常引进其他学科的知识,称为科际联系或加深外联; 第三,为使学生巩固、应用地理知识需要联系一些实践方面的知识,为学生提供“用场”,称为应用外联;再根据原教材问题及其性质的分析结果,从资料储备中 (根据整体教材分析建立起来的)提取必要的补充教材内容;最后,调整补充教材的数量、表述形式,使其与原教材协调一致,形成合理的教学知识结构。
❹确定教材的能力培养目标: 这里所说的能力是专指学生进行地理学习活动的地理能力,而地理教材又是组织地理学习活动的内容和依据,所以任何地理教材都具有发展学生相应的一项或多项地理能力的可能性。为了充分发挥教材培养学生能力的功能,必须协调各个局部教材的功能,使教材培养学生能力的功能从整体上达到中学地理教学中能力发展的目的。因此,这就需要对各局部教材进行能力培养目标的分析。其分析步骤如下:首先,了解各因子可能发展的能力项目和层次,即分析地理教材各组成部分(主要是对教学因子)可能发展何种地理能力,这些能力是处在哪一层次(指认知、推理、应用、创新这四个层次);其次,确定能力发展的重点。局部教材包含着多个因子,每一因子又具有发展多种能力的可能性,然而,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是不可能将其全部都作为培养学生能力的目标,只能从中选出一项或少数几项作为重点的发展目标。确定重点能力的原则为:要依据中学地理教学能力发展总目的的要求;要按照能力发展的层次循序渐进;要对条件相同(即符合上述原则)但处在不同层次的能力,则应优先发展高层次能力;最后,明确重点能力的结构。任何一项地理能力都是由若干种心理品质所构成,这些心理品质的构成和组织情况就是该地理能力的结构。当确定局部教材重点发展的能力后,就应明确它的结构,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分析组成重点能力的心理品质(如记忆地理特征时,除需要保持地理表象的能力外,还要有再造想象、形象思维等方面的心理品质);分清各种心理品质在完成活动中的主次地位;研究主要心理品质的发展途径,并作为该教材的能力发展目标。
❺分析教材的品德教育作用:分析教材的品德教育作用,就是结合教材具体内容,深入揭示其内在的思想品德教育因素,确定思想品德教育方法的过程。分析教材品德教育作用的步骤如下:首先,根据中学地理教学品德教育总目的确定局部教材的品德教育目的(目标)。这是在总目的控制下,结合教材的具体教学内容,确定教材具体品德教育目标的过程。是一个按照教材层次逐级具体化的过程。即从中学地理德育目的控制下,按照单元→章→节→课的次序不断深入地确定具体的品德教育目标的过程。这样确定下来的局部教材的品德教育目标,是彼此相互联系的,并且从整体上保证了中学地理品德教育总目的的实现;其次,分析局部教材品德教育作用的表现形式。教材的品德教育作用表现的形式是不相同的,一般可分为显露式、隐蔽式和互补式三种。显露式的表现形式,是指知识本身就有明显的道德含义,隐蔽式是指教材知识本身不具有明显的道德含义,需要加以剖析后方能显示其道德含义;而互补式则是指两种或多种教材知识内容相互结合后会产生出新的道德含义。因此,分析局部教材德育作用的表现形式,是正确处理教材,选择教学方法,发挥教材德育作用的基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