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五绝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五绝

五绝

又称“五言绝句”。绝句之一种。因每句五字,故名。

☚ 绝句   七绝 ☛

五绝

五绝

又一式

img align="absmiddle" width="227" height="61" src="/Images/2024//CRFDPIC/R200605119/R200605119.1226.1.png"/>

又一式

又一式

☚ 五律   七律 ☛
五绝

五绝

五言绝句的简称。每首四句,每句五字,押平声韵,一韵到底,并按规定调平仄。清沈德潜《说诗晬语》卷上:“五言绝句,右丞(王维)之自然,太白之高妙,苏州(韦应物)之古淡,并入化机;而三家中太白近乐府,右丞、苏州近古诗,又各擅胜场也。”此言唐代五言绝诗的成就及其主要作者。冒春荣《葚原诗说》卷三云:“五言绝有两种:有意尽而言止者,有言止而意不尽者。言止意不尽,深得味外之味,此从五言律而来,故为正格。意尽言止,则突然而起,斩然而住,中间更无委曲,此实乐府之遗音,故为变调。”此言五言绝句的创作要诀和渊源。参见“绝句”。

☚ 律绝   六言绝句 ☛

五绝

诗至律难矣,至绝句尤难矣,至五言绝句,又大难矣!辞弥寡,意弥深,格弥严,味弥远,岂比夫大篇长歌,可以浩荡纵横,衍之而多者。唐人翻空幻奇,首变律绝,独步一时,广寒霓裳,节拍余韵,飘落人间,犹挟青冥浩邈之响。后世乃以社鼓渔榔,欲追仙韵,千古吟魂,应为之窃笑矣。(刘埙《新编绝句序》)

五言绝句,以调古为上,以情真为得体。卷中唯王维名家可法,次则孟浩然。(顾璘 《批点唐音·各体叙目》)

绝句固自难,五言尤甚。离首即尾、离尾即首,而腰腹亦自不可少。妙在愈小而大,愈促而缓。吾尝读《维摩经》得此法,一丈室中置恒河沙诸天宝座,丈室不增,诸天不减,又一刹那定作六十小, 须如是乃得。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一)

谢茂秦论五言绝,以少陵“日出篱水东”作诗法。又宋人以“迟日江山丽”为法,此皆学究教小儿号嘎者。若“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与“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一法,不惟语意之高妙而已,其篇法圆紧,中间增一字不得,着一意不得,起结极新绝,然中自舒缓,无余法而有余味。(同上书卷四)

六朝五言绝,意既深,风华复绚。唐人即古其貌而不古其意,古其意而不古其韵,如《秋浦歌》、《劳劳亭》,古意荡然矣。诗之所以贵古者,以情深也,以格老也,以色丽也,以句响也。(陆时雍 《唐诗镜》卷二○)

顾华玉云:“五言绝以调古为上乘,以情真为得体。”“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调之古者。“山目晓仍在,凉风吹不绝。殷勤如有情,惆怅令人别”,此所谓情真者。调古则韵高,情真则意远。华玉标此二者,则雄奇俊亮,皆所不贵。论虽稍偏,自是五言绝第一义。若太白之逸,摩诘之玄,神化幽微,品格无上,又不可以是泥也。(胡应麟《诗薮》 内编卷六)

五言绝句为诗之关纽,不可以其字少而易之,尤须先学。精乎此,则诸体无难事矣。古人诗自 《三百篇》来,皆以四句为一解。后古风长篇,总是四句积累而成,合之则成篇,分之则各自成解。吾譬诸龙焉,龙有头,有角,有尾,有爪,有鳞甲,有如意珠。获其珠者为上乘,檃括全龙者为中乘,得其一体为下乘矣。能于龙之一体而见其珠,千变万化皆从此出,则五言绝乌可以其字少而易之哉!唐贤中唯李太白擅场。杜子美诗曰:“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阴工此体,子美之称太白者,则在是。其他除王维、崔颢诸公外,能与抗行者绝少。晚唐诸家有绝工者,而体气相去远矣。(徐增 《而庵说唐诗》卷七)

论画者曰:“咫尺有万里之势”。一“势”字宜着眼。若不论势,则缩万里于咫尺,直是《广舆记》前一天下图耳。五言绝句,以此为落想时第一义。唯盛唐人能得其妙,如“君家住何处?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墨气所射,四表无穷,无字处皆其意也。(王夫之《薑斋诗话》卷二)

诗至于五绝,而古今之能事毕矣。窃谓六朝三唐之善者,苏、李犹当退舍,况宋以后之人乎!以此体中才与学俱无用故也。(吴乔 《围炉诗话》)

五绝,仙鬼胜于儿童女子,儿童女子胜于文人学士,梦境所作胜于醒时。(同上)

五古五绝亦可相收放。高适《哭梁少府》诗,只取前四句,即成一联,下文皆铺叙也。(同上)

五言绝不着景物,单写情事,贵在绵密真至,一气呵成,廿字中增减移动一字不得,始为绝唱。(黄生《唐诗摘抄》)

五言二韵,本出汉代《藁砧》诸作及《子夜》诸歌。齐梁以来,如何逊、张融、庾信父子,比声研句,风调渐佳。谓之“绝”者,以其截律诗之半,乃有律以后就体命名之义。为此体者,苦于易尽,又苦于不易尽。字少节促,难以求工,易尽也; 旨远词文,弗能毕达,不易尽也。当使音短味长,探骊得颔,俾读者跃然心目,而又不能明指其所以然,乃为得之。唐初王子安最称健拔,其后太白、摩诘于此尤超,裴、孟、韦、柳俱有合作,然亦不过数首耳。应制佳篇,传者尤罕。(李因培《唐诗观澜集》 卷一四)

五言绝句,短而味长,入妙尤难。唯师唐人之上乘者,庶几得解。 (张谦宜 《斋诗谈》卷二)

五言绝有两种: 有意尽而言止者,有言止而意不尽者。言止意不尽,深得味外之味,此从五言律而来,故为正格。意尽言止,则突然而起,斩然而住,中间更无委曲,此实乐府之遗音,故为变调。意尽言止,如“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 不得到辽西。” (金昌绪)“那年离别日, 只道往桐庐。 桐庐人不见, 今得广州书。”(刘采春)“嫁得瞿唐贾, 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 嫁与弄潮儿。”(李益) 此乐府之遗音也。 言止意不尽, 如“玉笼薰绣裳, 著罢眠洞房。 不能春风里, 吹却兰麝香。”(崔国辅)“十年劳远别, 一笑喜相逢。 又上青山去, 青山千万重。”(陈羽)“流水何太急, 深宫尽日闲。 殷勤谢红叶, 好去到人间。”(韩氏) 此五绝之正格也。 正格最难, 唐人亦不多得。(冒春荣 (葚原诗说》卷三)

五言绝发源《子夜歌》,别无谬巧,取其天然,二十字如弹丸脱手为妙。李白、王维、崔国辅各擅其胜,工者俱吻合乎此。(李重华 《贞一斋诗说》)

八音之内磬最难和,以其促数而无余韵也,可悟五言绝句之妙。(管世铭 《读雪山房唐诗序例》)

谢眺以来,即有五言四句一体,然是小乐府,不是绝句。绝句断自唐始。五绝只二十字,最为难工,必语短意长而声不促,方为佳唱。若意尽言中,景尽句中,皆不善也。(施补华《岘佣说诗》)

少陵、退之、东坡三大家皆不能作五绝,盖才太大,笔太刚,施之二十字,反吃力不讨好。言岂一端而已,夫各有所当也。五绝究以含蓄清淡为佳。(同上)

五绝二十字中,最难著力,有以韵促而妙者,有以神长而妙者。要之,即五古之支流余裔也。惟照五古结处为之,斯得之矣。故五绝有押仄韵者,唐人最多。亦有不论平仄粘承者。(钟秀《观我生斋诗话》卷二)

此体无味不得,太尖更不得。无味何以为诗?太尖则又《采莲曲》、《子夜歌》一派也。《采莲》、《子夜》俱男女慕悦之词,而体即五绝。(同上)


五绝 - 可可诗词网

五绝

唐人五言四句,除柳子厚《钓雪》一诗之外,极少佳音。(范晞文《对床夜语》卷四)

卢纶、李益善为五言绝句,意在言外。(刘克庄《后村诗话》)

五言绝句,众唐人是一样,少陵是一样,韩退之是一样,王荆公是一样,本朝诸公是一样。(严羽《沧浪诗话·诗评》)

绝句,李益为胜,韩翃次之。权德舆、武元衡、马戴、刘沧五言,皆铁中铮铮者。“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真不减柳吴兴。《回乐峰》一章,何必王龙标、李供奉! (王世贞《艺苑卮言》卷四)

太白五七言绝,字字神境,篇篇神物。于鳞谓即太白不自知,所以至也,斯言得之。(胡应麟《诗薮》 内编卷六)

摩诘五言绝穷幽极玄,少伯七言绝超凡入圣,俱神品也。(同上)

盛唐长五言绝、不长七言绝者,孟浩然也; 长七言绝、不长五言绝者,高达夫也; 五七言各极其工者,太白; 五七言俱无所解者,少陵。(同上)

盛唐摩诘、中唐文房,五、六、七言绝俱工,可言才矣。(同上)

唐五言绝,太白、右丞为最,崔国辅、孟浩然、储光羲、王昌龄、裴迪、崔颢次之。中唐则刘长卿、韦应物、钱起、韩翃、皇甫冉、司空曙、李端、李益、张仲素、令狐楚、刘禹锡、柳宗元。(同上)

中唐五言绝,苏州最古,可继王、孟,《寄丘员外》、《阊门》、《闻雁》等作皆悠然。次则令狐乐府,大有盛唐风格。(同上)

王涯、张仲素、令狐楚三舍人合诗一卷,五言绝多可观,在中晚自为一格。(同上)

“千山鸟飞绝”二十字,骨力豪上,句格天成,然律以辋川诸作,便觉太闹。青莲“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浑雄之中,多少闲雅。(同上)

唐五言绝句得王维意者,唯韦应物。(朱克生 《唐诗品汇删》)

少陵绝句别具于眼,然不足法也。(同上)

李商隐、温庭筠、杜牧、许浑,则竟开宋元人门户矣。(同上)

唐人五言绝句往往入禅,有得意忘言之妙,与净名默然、达磨得髓同一关捩。观王、裴《辋川集》及祖咏《终南残雪》诗,虽钝根初机,亦能顿悟。(王士禛《带经堂诗话》卷三)

五言,初唐王勃独为擅场。盛唐王、裴辋川唱和,工力悉敌; 刘须溪有意抑裴,谬论也。李白气体高妙。崔国辅原本齐梁。韦应物本出右丞,加以古澹。后之为五言者,于此数家求之,有余师矣。(王士禛《唐人万首绝句选凡例》)

五言绝句起自古乐府,至唐而盛。李白、崔国辅号为擅长; 王维、裴迪辋川倡和,开后来门迳不少; 钱、刘、韦、柳古淡清逸,多神来之句。所谓好诗必是拾得也,历代佳什往往而有。要之,词简而味长,正难率意措手。(宋荦 《漫堂说诗》)

盛唐诸体诗,中晚宋元名家间有仿佛者,唯李、杜绝句,浑成天趣,开元千百年后,不能一至其妙。乃知小诗之难,难于大篇也。(叶矫然《龙性堂诗话》续集)

五言绝句,右丞之自然,太白之高妙,苏州之古澹,并入化机; 而三家中,太白近乐府,右丞、苏州近古诗,又各擅胜场也。他如崔颢 《长干曲》、金昌绪《春怨》、王建 《新嫁娘》、张祜《宫词》等篇,虽非专家,亦称绝调。(沈德潜 《说诗晬语》)

五言绝右丞、供奉,七言绝龙标、供奉,妙绝古今,别有天地。(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卷一九)

五言绝句,工古体者自工。谢脁、何逊尚矣。唐之李白、王维、韦应物可证也。唯崔国辅自齐梁乐府中来,不当以此论列。(乔亿 《剑溪说诗》)

王维妙悟,李白天才,即以五言绝句一体论之,亦古今之岱、华也。裴迪辋川唱和,不失为摩诘劲敌。(管世铭《读雪山房唐诗序例》)

王维“红豆生南国”、王之涣“杨柳东门树”、李白“天下伤心处”,皆直举胸臆,不假雕锼。祖帐离筵,听之惘惘,二十字移情固至此哉! (同上)

韦苏州五言高妙,刘宾客七律沉雄,以作小诗,风流未远。(同上)

钱起《江行》、卢纶《塞下》,大历之高唱也。李君虞声情凄惋,尤篇篇可入管弦。(同上)

孟郊之《古别离》、即其古诗。王建之《新嫁娘》,即其乐府。(同上)

司空曙之“知有前期在”、金昌绪之“打却黄莺儿”、张仲素之“提笼忘采叶”、于武陵之“远天明月出”、刘采春所歌之“不喜秦淮水”、盖嘉运所进之“北斗七星高”,或天真烂熳,或寄意深微,虽使王维、李白为之,未能远过。张祜“故国三千里”,亦自激楚动人。(同上)

唐人除李青莲之外,五绝第一,其王右丞乎?七绝第一,其王龙标乎?右丞以淡淡而至浓,龙标以浓浓而至淡,皆圣手也。(潘德舆《养一斋诗话》卷二)

五言绝初唐已多佳作,入盛唐则太白而外,右丞可推独步。他如裴迪、韦应物,古调幽情,亦堪另树一帜。此体终唐之世,不甚更变。极之中晚,亦多可取之作,更不必其专家也。(钟秀《观我生斋诗话》卷三)

五言绝句,起自古乐府。节短音长,最难措手。唐人李白、崔国辅最为擅场。王维、裴迪辋川唱和,佳什甚多。钱、刘、韦、柳,多古淡清逸之作。祖咏《终南残雪》云:“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二十字诗意已足,其词尽而意不尽者。太白 《敬亭独坐》云:“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不着一字,而势交炎凉,孤芳自赏之意,言外自见。薛涛妓女,乃有《呈高骈》乐府四句云:“闻说边城苦,如今到始知。好将筵上曲,唱与陇头儿”,婉转讽谕,不露形迹,诗中上乘也。陶通明云:“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金昌绪云:“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王元美称二诗不惟语意高妙,其篇法圆紧,中间增一意不得,易一字不得,起结极斩绝,然中自纡缦,无余法而有余味。以此求之,有余师矣。(由云龙 《定庵诗话》卷上)


五绝 - 可可诗词网

五绝

五言绝句,作自古也。汉魏乐府古辞,则有《白头吟》、《出塞曲》、《桃叶歌》、《欢问歌》、《长干曲》、《团扇郎》等篇。下及六代,述作渐繁。唐初工之者众,王、杨、卢、骆尤多,宋之问、韦承庆之流相与继出,可谓盛矣。(高棅《唐诗品汇·五言绝句叙目》)

开元后,独李白、王维尤胜诸人。次则崔国辅、孟浩然可以并肩。……若储光羲、王昌龄、裴迪、崔颢、高适、岑参等数篇,词简而意味尤长,与前数公实相羽翼。(同上)

中唐虽声律稍变,而作者接迹之盛,尤过于天宝诸贤。……元和以后,不可多得。(同上)

若绝句,则李太白、王昌龄之意调琳瑯,意兴高远,读之系表之音,言外独绝,三唐实无同辈。然李随意摛写,万象酝含,尤为神化,固非学力所能闯其藩也。迨中晚以降,虽尚韵致,故出工丽,声调格力,觉为衰飒,风会使然,无足怪者,然巧意慧心,自不可掩。此唐诗升降之概也。(傅振商《唐诗风雅元音题词》)

晋人五言绝,愈俚愈趣,愈浅愈深。齐梁人得之,愈藻愈真,愈华愈洁。此皆神情妙会行乎其间,唐人苦意索之,去之愈远。(陆时雍 《诗镜总论》)

专寻好意,不理声格,此中晚唐绝句所以病也。(同上)

五七言绝句,旧亦有初唐、盛唐、中唐、晚唐之分。以予观之,律犹有分,此体独无分别。盛唐固佳,晚唐更有佳者,盖其妙悟透彻,托兴深远,殊非后世可及。(李栻《唐诗会选辨体凡例》)

盛唐绝句,兴象玲珑,句意深婉,无工可见,无迹可寻。中唐遽减风神,晚唐大露筋骨,可并论乎? (胡应麟《诗薮》 内编卷六)

初盛间绝句,音节不谐,文义生强或有之; 至于气骨卑弱,词指尖新,则中晚无疑也。(同上)

五言绝,须熟读汉魏及六朝乐府,源委分明,径路谙熟。然后取盛唐名家李、王、崔、孟诸作,陶以风神,发以兴象,真积力久,出语自超。钱、刘以下,句渐工,语渐切,格渐下,气渐悲,便当著眼,不得草草。(同上)

王无功“眼看人尽醉,何忍独为醒”,骆宾王“昔时人已殁,今日水犹寒”,初唐绝句精巧,犹是六朝余习。然调不甚古,初学慎之。(同上)

唐五言绝,初盛前多作乐府,然初唐只是陈隋遗响,开元以后,句格方超。如崔国辅《流水曲》《采莲曲》、储光羲《江南曲》、王维《班婕妤》、崔颢《长干行》、刘方平《采莲》、韩翃《汉宫曲》、李端《拜新月》《闻筝曲》、张仲素 《春闺曲》令狐楚《从军行》《长相思》、权德舆《玉台体》、王建《新嫁娘》、王涯《赠远曲》、施肩吾《幼女词》,皆酷得六朝意象,高者可攀晋宋,平者不失齐梁。唐人五言绝佳者,大半此矣。(同上)

五言绝二途: 摩诘之幽玄,太白之超逸。子美于绝句无所解,不必法也。(同上)

太白五言绝,自是天仙口语,右丞却入禅宗。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深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不谓声律之中,有此妙诠。(同上)

太白五言如《静夜思》、《玉阶怨》等,妙绝古今,然亦齐梁体格。他作视七言绝句,觉神韵小减,缘句短逸气未舒耳。右丞辋川诸作,却是自出机轴,名言两忘,色相俱泯。(同上)

唐五言绝得右丞意者,唯韦苏州,然亦有中、盛别。(同上)

五言四句,其来既远。至王、杨、卢、骆,律虽未纯,而语多雅正。其声律尽纯者,则亦可为绝句之正宗也。(许学夷 《诗源辩体》卷一二)

五言绝,太白、摩诘多入于圣矣。胡元瑞云“五言绝二途: 摩诘之幽玄,太白之超逸”是也。……太白、摩诘而外,浩然诸篇亦多入于圣矣。(同上书卷一六)

中唐五七言绝,钱、刘而下,皆与律诗相类,化机自在,而气象风格亦衰矣,亦正变也。(同上书卷二○)

五言绝,许浑声急气促,商隐意新语艳,此又大历之降,亦正变也。(同上书卷三○)

五七言绝句,盛唐之妙在于无意可寻,而风旨深永; 中晚主于警快,亦自斐然。今之法开元者,取谐声貌,而无动人之情。(陈子龙 《陈忠裕全集》卷二五 《六子诗序》)

五绝分章模山范水,如画家有尺幅小景,其格创自 《辋川》。尔后辗转相摹,渐成窠臼,流连光景,作似尽不尽之词,似解不解之语,千人可共一诗,一诗可题千处。桃花作饭, 转归尘, 此非创始者过, 而依草附木者过也。 (纪昀《批苏诗》)

五绝

(一) 同时各擅一艺的五人。1、南朝宋杜道鞠弹棋、范悦诗、褚欣远模书、褚胤围棋和徐道度医术,宋文帝称为“五绝”。见《南史·余文伯传》。2、唐秘书省内落星石,薛稷画鹤,贺知章草书,郎余令画凤,韩公武挟弹中鹤眼,时谓为“五绝”。见宋计有功 《唐诗纪事 ·郎余令》。
(二) 指虞世南。虞世南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俱为唐太宗所赏,称五绝。见 《旧唐书 ·虞世南传》。

五绝

五绝

即“五言绝句”,见该条。

☚ 五言绝句   七言绝句 ☛

五绝←→七绝wǔ jué ← → qī jué

五绝:一种绝句。一首四句,每句五个字。
七绝:一种绝句。一首四句,每句七个字。
【例】 绝句分两种,一是五绝,一是七绝。

各种诗

各种诗

皇帝作的诗:宸藻 天章
皇帝作的诗歌:宸歌
高僧所写之诗:雁门偈
古体诗:古(古诗;~律;~风) 辞(木兰~)
篇幅较长的古体诗:长古
诗体名:律诗
介于今体诗与古体诗之间的一种诗体:格诗(半格诗)
旧体诗:律(五~;七~) 绝(绝句;绝诗;五~;七~) 截句
词曲调牌的名称:令(小~)
七言律诗:长句
诗的一种韵文形式:词(~律;~牌;雅~;宋~) 诗余
词的别名:琴趣
短调的词:令曲
合乐的诗歌:诗乐
伴以雅乐歌唱的诗歌:雅歌 疋歌
临时感触而作的诗:即景 即兴(即兴诗)
摘取前人诗句拼成的诗:集句
经过翻译的诗歌:译诗
隐含禅理的诗:诗禅
以宫庭生活为题的诗:宫词
抒发感慨的诗:感遇诗
反映一定历史现实的诗歌:诗史
长的诗篇:长诗 长韵 长语
篇幅较长的诗歌:长歌
叙述英雄传说或重大历史事件的长诗:史诗
用口语写的小诗:语体诗
短的诗词:小句
信口乱凑的诗:诌诗
辞意诡异、语调激切的诗:诡诗
前人遗留下来的诗歌:遗歌 遗唱 遗诗 遗篇
诗词气势奔放:怒猊抉石

☚ 诗   各种用途的诗 ☛

五绝

病证名。
❶指五脏绝。见《华氏中藏经》卷上。即指心绝、肝绝、脾绝、肺绝、肾绝。详各条。
❷指五种卒死候。《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五: “夫五绝者,一曰自缢,二曰墙壁压迮,三曰溺水,四曰魇寐,五曰产乳绝。”《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五绝治法》: “凡魇寐、产乳、自缢、压、溺五者,令人卒死,谓之五绝。”《寿世保元》将自缢、墙壁压、溺水、魇魅、冻死称为五绝。《医学心悟》则指自缢、摧压、溺水、魇魅、服毒五者。

五绝

❶五种卒死病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指魇寐、产乳、自缢、摧压、溺水。《寿世保元》为自缢、墙壁压、溺水、魇魅、冻死。《医学心悟》是自缢、摧压、溺水、魇魅、服毒。
❷《中藏经》称: 心绝、肝绝、脾绝、肺绝、肾绝,合称五绝。

五绝

“五言绝句”的简称。

五绝wǔ jué

《本草纲目》主治部第4卷五绝(7)。病证名。
❶指自缢、溺水、墙壁压、魇魅、冻死等五种卒死病症。见《寿世保元》。
❷指自缢、墙压、溺水、魇寐、产乳等五种卒死病症。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五绝wǔjué

❶五种卒死病症。《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五指魇寐、产乳绝、自缢、摧压、溺水。《寿世保元·五绝》指自缢、墙壁压、溺水、魇魅、冻死。《医学心悟·五绝》指自缢、摧压、溺水、魇魅、服毒。
❷心绝、肝绝、脾绝、肺绝、肾绝, 合称五绝( 《中藏经》卷上)。

五绝wu jue

【文学】classical poem with four five-character lines,following a strict tonal pattern and rhyme scheme

五绝wu jue

classical poem with four five-character lines,following a strict tonal pattern and rhyme scheme

五绝wǔ jué

❶crises of five zang-organs
❷five types of sudden death
❸five incurable syndromes
❹five depletions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5:5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