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母 云母有五种。而人多不能分别也。法当举以向日,看其色。详占视之,乃可知耳。正尔,于阴地视之,不见其杂色也。五色并具而多青者名云英,宜以春服之。五色并具而多赤者名云珠,宜以夏服之。五色并具而多白者名云液,宜以秋服之。五色并具而多黑者名云母,宜以冬服之。 晋·葛洪《抱朴子·内篇》卷一一 【评】葛洪根据云母的颜色对其进行了分类,后世多沿用其名称。 云母葛洪《抱朴子·内篇·仙药》说:云母有多种。五色并具而多青的,名云英,宜春天服;多赤的,名云珠,宜夏天服;多白的,名云液,宜秋天服;黑的,各云母,宜冬天服;只有青黄二色的,名云沙,宜初夏服;晶晶纯白,名磷石,可以一年四季长服。云母,又叫“五云”。把云母和桂、葱、水玉放在一起,过一段时间,便能化为流质。然后,加上蜂蜜,口服。“服之一年,则百病除。二年久服,老公(翁)反成童子”。 唐人也多相信云母是灵药。李华《云母泉诗并序》说:洞庭湖西面的玄石山南,有云母泉“井泉溪涧,色皆纯白。乡人多寿考,无癖痼疥搔之疾”。“洞彻净金界,夤缘流云英。泽药滋畦茂,气染茶瓯馨。饮液尽眉寿,餐和皆体平。琼浆驻容发,甘露莹心灵。”诗中所说的云母,应是“磷石”。关于它的功用,李华所说和葛洪所说差不多。其实,云母有小毒,并非人人可服,更不宜长服。这一点,唐代药物学家甄权早已看到了。李华说“乡人多寿考”,这想必另有原因。 云母 云母yúnmǔ━┃ 指云母竹。相传安徽省凤阳县云母山产大竹,因竹皮色与该山的云母石相似,故以之为名。《初学记》卷二八引晋郭义恭《广志》:“云母竹,大竹也。”明·谢肇淛《五杂俎·物部二》:“云母竹一节可为船。”唐·皮日休《洛中寒食》诗:“洛水万年云母竹,汉陵千载野棠花。”南朝梁简文帝《修竹赋》:“玉润桃枝之丽,鱼肠云母之名。”唐·陈陶《竹》诗:“一溪云母间灵花,似到封侯逸士家。” ☚ 山樊 犬牙 ☛ 云母见 “喻三”。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下) > 金石部 > 石 > 雲母 雲母 yúnmǔ 亦稱“雲珠”、“雲華”、“雲英”、“雲液”、“雲沙”、“磷石”。爲天然之白雲母礦石。古人以爲於雲生處掘得,故名。色澤不同者,名稱及服用季節亦異。呈不規則片狀,透明,柔軟,具彈性,有金屬光澤。主治虚喘,眩暈,驚悸,癰疽瘡毒。始載於秦漢典籍。《神農本草經·上經·雲母》:“一名雲珠,一名雲華,一名雲英,一名雲液,一名雲沙,一名磷石……五色並具而多青者,名雲英,宜以春服之;五色並具而多赤者,名雲珠,宜以夏服之;五色並具而多白者,名雲液,宜以秋服之;五色並具而多黑者,名雲母,宜以冬服之;但有青黄二色者,名雲沙,宜以季夏服之也。”唐·蘇敬等《新修本草·玉石等部·雲母》:“一名磷石,色正白。” 云母【同义】总目录 云母云英云沙日精云华云精磷白花 白花雪片 雪花 雪萼 雪香 雪肤 雪肌 雪英 香雪 玉雪 素华 素花 素荣 素英 素蕊 玉花 玉荣 缟袂 云英 云母 霜葩 霜蕤 琼蕤 瑶芳 白花的美称:琅花 琼蕊 白色的忍冬花:银花 玉白色的花:瑶花 瑶华 霜雪 如玉的白花:璇花 洁白如玉的花:瑶朵 纯洁如玉的白花:玉华 莹洁的花:玉凝 美丽的白花:玉颊 (白色的花:白花) ☚ 红花 柳絮 ☛
冰 冰冰(冰凌;寒~) 凌(冬~) 冻水骨 玉膏 石镜 冰和霜:冰霜 寒冷的冰霜:寒霜 清霜 冷霜 冰和雪:冰雪 环素 瑶琼 琼玖 云母 乱琼碎玉 滴水凝成的锥形的冰:凌锥 冰锥(冰锥子) 雪凌 霜凌 滴水、积雪凝成的冰条:冰凌 冰溜(冰溜柱) 冰柱 冰玉 溜筯 悬挂着的冰柱:悬冰 形容冰柱:银笋 小冰柱:玉筯 结于水面的冰:阳冰 背阴处的冻冰:阴冻 春天的冰:春冰 寒冷的冰:寒冰 积聚的冰:凌(冰凌) 气温在零度以下时空气中水蒸气凝成的结晶状的小颗粒:冰晶 雾凝聚在树枝上的白色松散的冰晶:凇(雾凇) 霿淞 树挂 破碎的冰:碎冰 玉星 漂流的碎冰:迸萤 洁白的冰:素冰 白冰 晶亮的冰:熙冰 厚冰:坚冰(~已破) 丰冰 严冰 玄冰重冰 层冰 黑凌 透明坚硬的平滑冰层:明冰 坚硬的河冰:狐冰 薄冰:轻冰 细碎的薄冰:凘 未化尽的冰:残冰 余冻
另见:冬季 寒冷 凝结 融解 ☚ 冰 雪珠 ☛
水面 水面水皮 凉波 鲸背 陆地上或大或小、或深或浅的水面:湖沼 烟波笼罩的水面:烟水 烟雾苍茫的水面:烟波(~浩淼) 明静的水面:玉镜 光洁的水面:云母 像镜子样清澈的水面:镜浦 十分广阔的水面:万顷平波 十分广阔碧绿的水面:万顷碧波 万顷琉璃 平静的水面:明鉴 水面平静:水平 波静 浪静 安澜 波平(~如镜) 水波不兴 水不扬波 水面平静,波澜不惊:鸥水相依 宽阔的水面雾气弥漫:烟波万顷 水面旷远:浩渺 水面宽阔无边:浩渺 浩淼 一碧万倾碧波万顷 茫茫无边 浩无涯际 江湖水面烟雾笼罩,广阔无边:烟波浩渺 水辽阔无边看不清:茫茫 水面广阔无际的样子:沆沆 沆漭 杳淼
另见:波浪 泡沫 ☚ 水边 水情 ☛
矿物 矿物矿(~苗;银~;金~;煤~) 地下埋藏的各种矿物的总称:矿藏 从矿床中开采的或由贫矿经选矿加工制成的砂状矿物:矿沙 含铁的矿砂:铁砂 地壳下有开采价值的矿物:矿产 储藏的珍宝或财富(多指矿产):藏(宝藏) 锡矿和石料:锡石 常见矿物:铝 硇 宕 锂 锆 锡 铅煤 锌 锑 铋 铌 钴华 钼华辉石 硝石 榍石 刚石 滑石 闪石 礞石 燧石 赭石 蛭石 萤石 硇砂 霞石 氟石 钾盐 玛璃 玛瑙 银母 钻石 金刚石 云母:云华 云精 云母的一种:云沙 云砂 云英 云珠云液 云胆 云母粉:云粉 红色或带青色可作染料的矿物:雘(丹雘;青雘) 古代染缯的黑色矿物:磾 矿物名:石英 物质从液态或气态形成晶体:晶(玉~;血~;茶~;墨~) 石英的晶体:水晶 水玉 玉瑛 水晶一类的矿物:碧玉 水碧 (地壳中由地质作用形成天然化合物和单质:矿物)
另见:颜料 矿石 开采 ☚ 矿物 岩石 ☛
泉水 泉水泉(泉澌) 云母 云液 龙睛 雪乳 石水 泉水,地下水:壤脉 泉水的美称:灵泉 金泉 珠泉 玉泉 泉水的流出口:海眼 泉水涌出的穴孔:泉眼 地下的泉水:窟泉 地泉 黄泉 地下伏流的泉水:泉脉 喷涌的泉水:瀑泉 瀑流 迸泉 地下喷涌出的泉水:氵贲泉 喷泉 飞泉潜波 泉花 水向上喷出的水:涌泉 秋日的泉水:秋泉 有本源的泉水:原泉 红色的泉水:红泉 流动的泉水:流泉 淙泉 由上向下流的泉水:沃泉 从侧旁流出的泉水:氿泉 淙淙鸣响的泉水:鸣泉 涓流的泉水:泌 涌出的泉水:滥泉 湍急的泉水:狂泉 涌流不竭的泉水:洋泌 寒凉的泉水:冻泉 水温高的泉水:汤(汤井;汤池;温汤)温泉 暖泉 暖流 沸水 灼热的泉流:炎漂 很深的泉水:黑泉 沉醴 灵异的泉水:神泉 (从地下流出的水:泉水)
另见:水声 清澈 流淌 ☚ 泉水 山泉 ☛ 云母药名。出《神农本草经》。又名白云母、云母石、银精石。为硅酸盐类矿物白云母的片状晶体。产内蒙古、西藏、辽宁、吉林、云南、山东、山西、江苏、浙江、湖南、湖北、安徽、江西等地。甘,温。入心、肺、脾经。益肺,平喘,镇惊,止血,敛疮。 ❶治虚喘,眩晕,惊悸,失眠,癫痫,咯血,吐血,寒疟,久痢,白带。内服: 煎汤,9~12g; 或入丸、散。 ❷治痈疽疮毒,创伤出血。研末敷。 云母云母族矿物的总称。钾、铝、镁、铁、锂等的层状结构铝硅酸盐。呈柱状、板状或片状,集合体常呈鳞片状。玻璃光泽。硬度2—3。片状解理极完全,可剥成具弹性的薄片。常见的有白云母、黑云母、金云母、锂云母和绢云母等。白云母和金云母是电气工业上重要的绝缘材料,锂云母是提取锂的矿物原料。 云母yún mǔ《本草纲目》金石部第8卷云母(106)。药名。 【基原】为硅酸盐类矿物白云母(《千金方》)Muscovite,又名:银精石(《石雅》)。 【别名】云珠、云华、云英、云液、云砂、磷石(《本经》),云粉石(《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千层玻(《四川中药志》)。 【性味】甘,温。 ❶《本经》:“味甘,平。” ❷《别录》:“无毒。” ❸《药性论》:“有小毒。” ❹《本草经疏》:“甘,温。” 【归经】入肺、脾、膀胱经。 ❶《长沙药解》:“入足少阳胆、足太阳膀胱经。” ❷《本草从新》:“入肺。” ❸《本草求真》:“入脾,兼入肝、肺。” 【功用主治】纳气坠痰,止血敛疮。治虚喘,眩晕,惊悸,癫痫,寒疟,久痢,金创出血,痈疽疮毒。 ❶《本经》:“主身皮死肌,中风寒热,如在车船上,除邪气,安五脏,益子精,明目。” ❷《别录》:“下气坚肌,续绝补中,疗五劳七伤,虚损少气,止痢。” ❸《药性论》:“主下痢肠澼,补肾冷。” ❹《本草衍义》:“合云母膏,治一切痈疽毒疮等。” ❺《医林纂要》:“补肺下气,坚固肌理,去热解毒。” ❻《国药的药理学》:“为利尿消毒药,治淋疾及妇人带下。又治慢性肠炎、小儿下痢、猩红热等。外用治火伤、刀伤、湿疹等糜烂症。” ❼《药材学》:“镇怯,治心悸。”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三至五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云母云母族矿物的总称。流域内云母储量5178.5吨,约占全国总量的7.03%。分布于山西省静乐、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前旗、甘肃省兰州和青海省大通等地。以小型为主,个别为中型。矿床为花岗伟晶岩型。含矿率8千克/立方米~200千克/立方米。 云母yúnmǔ中药名。出《神农本草经》。别名云母石。为硅酸盐类矿物白云母的片状晶体。产于内蒙古、西藏、辽宁、吉林、云南、山东、山西、江苏、浙江、湖南、湖北、安徽、江西等地。甘, 平。入肺、脾、膀胱经。益肺, 平喘, 镇惊, 止血, 敛疮。治虚喘、惊悸、眩晕、寒疟、久痢、白带,煎服: 3 ~15 克。外敷治创伤出血。 云母 云母云母,又名银精石、千层皮。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为硅酸盐类矿物白云母的片状晶体。产于内蒙古、陕西、新疆、江苏、湖南、广西、四川、云南等省区及北京市。 本品味甘,性温。入心、肝、脾经。功能安神镇怯,止泻,止血,止汗,敛疮。主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眩晕等证。临床常与重镇、祛痰、清心等药物配用,如《本草汇言》安神丸,用云母配朱砂、胆星、牛黄等以治惊风、癫痫、烦躁不宁。本品也用于久痢、久泻,以及带下、崩中等证,取其甘温益脾,收敛止涩; 《千金翼方》谓其能“止下脱病”,即“涩可去脱”之意。以其具有收敛作用,还可广泛应用于止汗、止血、收湿、敛疮等。如《千金翼方》用云母粉外扑兼内服治“劳损出汗”;现代报道用此内服治上消化道出血,外敷创伤出血,皮肤湿疹。此外,《金匮要略》治疗牝疟多寒,用本品佐蜀漆、龙骨;《千金翼方》治痰饮头痛,往来寒热用本品佐常山,都是取其温脾助阳的作用,以达到祛寒化痰的目的。煎服,9~12g; 研末服,每次1~2g。本品性偏助阳,凡阴虚火炎者慎用。又因质重涩敛,多服可引起便秘。 实验研究: 白云母主含钾、铝的硅酸盐[KAl2 (AlSi3)O10(OH,F)2]。 ☚ 铁落 紫石英 ☛ 云母mica;glimm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