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苦寒行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苦寒行 【原文】: 十月边头风色恶,官军身上衣裘薄。 押衣敕使来不来?夜长甲冷睡难着。(1) 长安城中多热官,朱门日高未启关。(2) 重重帏箔施屏山,中酒不知屏外寒。(3) 【原文作者及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1187-1269),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尝受学于真德秀。宁宗嘉定二年(1209)补将仕郎,调靖安簿,后知建阳县。因咏《落梅》诗获罪,闲废十年。后通判潮州,改吉州。理宗端平二年(1235)授枢密院编修官,后又出知漳洲,改袁州。淳祐三年(1243)授右侍郎,再次被免。景定三年(1262)授权工部尚书,升兼侍读。五年(1264)因眼疾离职。度宗咸淳四年(1268)特授龙图阁学士。翌年去世,谥文定。刘克庄诗颇多感慨时事之作,为江湖诗派的代表作家。他的《南岳稿》曾被陈起刻入《江湖集》。有《后村先生大全集》。 【译文】: 十月的边境朔风怒号,可怜官军的身上仍穿着单衫。运送寒衣的使者何故不来?长夜里铁甲冰冷难以入眠。京城里居住着许多达官贵人,太阳老高了还未开朱门。屋里挂着帷幕又围着屏风,喝醉美酒竟不知道屏外的严寒! 【集评】: 今·程千帆:“刘克庄的《苦寒行》等篇,揭露南宋政府末年国防的窳败,是非常有力的。” (《宋诗选》第17页,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今·张燕瑾:“在具体描写中,诗人又注意了多方照应,比如‘热官’就是有权势的大官,着一‘热’字,其气焰熏天之状可见,与军士的‘冷’适成对照。贵人的‘朱门日高未启’和戍卒的‘夜长甲冷难睡’,则构成了更为鲜明的对照。……诗人把强烈的感情,寓于形象描写之中,既显豁、又蕴藉。” (《宋诗鉴赏辞典》第1268页) 【总案】: 《苦寒行》是乐府旧题诗,属相和歌·清调曲。曹操首作《苦寒行》,写他建安十一年春率军越过太行山攻打壶关的情景,全诗备言冰雪溪谷之苦。诗的结尾说:“悲彼东山诗,悠悠使我哀,”表现曹操欲以周公为榜样,对出征战士予以深切的关怀。刘克庄此诗乃拟曹操诗而作,前四句写驻守边境的战士们衣不御寒之苦,后四句写居住京城的高官们暖室宴饮之乐。一苦一乐,一寒一热,两相对照,令人发指,表现了诗人对这种黑暗现实的抨击和愤恨。曹操当年身为宰相,犹亲自领兵出征,且对出征战士的苦寒表示同情和慰问;而南宋朝廷的达官贵人却朱门歌舞,醉生梦死,连派遣使者到边关送寒衣的事情也不闻不问。一古一今,一亲一疏,两相对照,更是发人深思,表现了诗人对那些贤明将相的向往和憧憬。刘克庄的《苦寒行》应该包括这两层意思,前者为字面之旨,后者为题外之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