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乐安之战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乐安之战明朝皇室内部争夺帝位之交锋。朱高煦,朱棣次子,善骑射。“靖难之役”中冲锋陷阵有功。永乐二年(1404年)立为汉王,封云南,不就。十三年改封青州(今益都)仍不就。后因罪,使居之乐安(今山东惠民)。居乐安后私造兵器,图谋不轨。朱棣死后,异谋益烘。宣德元年(1426年)八月,朱高煦公开反叛,立五军,四哨,设置百官,拟先取济南,后攻北京。宣宗朱瞻基立即决定亲自率兵征讨,围乐安,发神机铳箭,声震如雷,城中大惧。朱高煦出降,余党均被俘。此役后诛死同党六百四十余人,去戍边一千五百余人。 乐安之战明朝皇室内部争夺帝位之战。朱高煦,朱棣次子,善骑射。“靖难之役”中冲锋陷阵有功。永乐二年(1404年)立为汉王,封云南,不就。十三年改封青州(今益都)仍不就。后因罪,使居之乐安(今山东惠民)。居乐安后私造兵器,图谋不轨。朱棣死后,异谋益炽。宣德元年(1426年)八月,朱高煦公开反叛。宣宗朱瞻基立即决定亲自率兵征讨,围乐安,发神机铳箭,声震如雷,城中大惧。朱高煦出降,余党均被俘。此役后诛死同党640余人,去戍边1500余人。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