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建筑
20世纪60年代以后美国和欧洲出现的建筑思潮,针对流行于世界各地多数的现代派建筑因缺少装饰和地域特点而造成单调类同的缺陷,而提出以下几点: 其一是不排斥大量地运用与建筑的使用功能无关的装饰,对建筑的墙面、构件等进行处理;其二是大量采用具有象征意义和富于隐喻性的建筑符号,将古典建筑的窗花等传统建筑的形式加以提炼,用于建筑的造型和装饰设计中,以引起人们对于这种古典或传统建筑所具有的历史含义的联想; 其三是注重建筑的 “文脉”,即每幢楼房建造时,所在地段一般都有历史事件或遗迹存在过,所在地段周围也 一般都有历史事件或某种形式或风格的建筑存在过,建筑的造型或装饰符号应注意引用与之关联的形式进行设计,归结为一点,就是避免采用群众不易理解的抽象构图和造型,而是注重采用群众熟知的古典或传统建筑的形式加以简化、变形,甚至夸张的再创作,用于建筑的构图和造型设计中。后现代主义的早期作品注重应用历史上已有的建筑的形式和符号进行装饰,后期则更加注重装饰与周围环境、自身用途的联系,注重与原有古典形式的建筑的关联,通过壁柱、檐线由复杂丰富的古典形式向简洁的现代建筑处理手法的过渡,达到新旧建筑间变化而统 一的联系。

后现代主义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