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中国的科学思想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中国的科学思想 007 中国的科学思想中国古代的科学思想,一直贯穿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矛盾斗争。这种矛盾斗争,有时壁垒分明,有时却表现在同一个人、同一部著作中。如《易经》,本来是一本讲占卜算卦的书,好像必是唯心主义的无疑。可是它的卦辞却明白说道:“天行健”,大意是自然界严格地按照自己的规律运行。这句话显然具有浓厚的唯物主义色彩。特别是《易经》的辩证法思想,对后世的科学发展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易”字本身就含有变化的意思,“易经”包含了研究自然界变化规律的内容。它说,“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太阳到了正中,就要走向偏斜;月亮变圆以后,就要变亏。这些话揭示了事物都在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的规律。它“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所以,它实际上包含了研究自然科学的指导思想的意义。在战国百家争鸣的时代,唯物主义思想得到了更加明确的发展。荀子明确宣称:“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自然规律并不是因为有了尧这样的贤君而存在,也不会因为有了桀这样无道之君而消亡。这一时期的自然科学和技术都有很大发展。到了封建社会确立和发展的时期,两种自然观的矛盾更加突出。西汉唯心主义哲学家董仲舒提出了“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形而上学自然观,是对“天行有常”思想的反动。但这时的唯物主义思想仍旧发挥着推动科学发展的巨大作用。张衡不但是一位有着许多重大科学发明的大科学家,而且旗帜鲜明地反对唯心主义的“谶纬之学”。在天体结构方面,他坚持并发展了 “浑天说”,认为“浑天如鸡子(鸡蛋)”,“地如鸡中黄”,这实际上已经具备了“地球”的初步概念,仅仅是没有采用这两个字而已。他还提出了“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的宇宙无限的思想。汉以后,由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及佛教的传入等因素,“天人感应”等唯心主义思想占据了统治地位,严重地束缚了科学思想的发展。 ☚ 现当代科技 中国对外科技合作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