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中国的科学思想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中国的科学思想

007 中国的科学思想

中国古代的科学思想,一直贯穿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矛盾斗争。这种矛盾斗争,有时壁垒分明,有时却表现在同一个人、同一部著作中。如《易经》,本来是一本讲占卜算卦的书,好像必是唯心主义的无疑。可是它的卦辞却明白说道:“天行健”,大意是自然界严格地按照自己的规律运行。这句话显然具有浓厚的唯物主义色彩。特别是《易经》的辩证法思想,对后世的科学发展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易”字本身就含有变化的意思,“易经”包含了研究自然界变化规律的内容。它说,“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太阳到了正中,就要走向偏斜;月亮变圆以后,就要变亏。这些话揭示了事物都在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的规律。它“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所以,它实际上包含了研究自然科学的指导思想的意义。在战国百家争鸣的时代,唯物主义思想得到了更加明确的发展。荀子明确宣称:“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自然规律并不是因为有了尧这样的贤君而存在,也不会因为有了桀这样无道之君而消亡。这一时期的自然科学和技术都有很大发展。到了封建社会确立和发展的时期,两种自然观的矛盾更加突出。西汉唯心主义哲学家董仲舒提出了“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形而上学自然观,是对“天行有常”思想的反动。但这时的唯物主义思想仍旧发挥着推动科学发展的巨大作用。张衡不但是一位有着许多重大科学发明的大科学家,而且旗帜鲜明地反对唯心主义的“谶纬之学”。在天体结构方面,他坚持并发展了 “浑天说”,认为“浑天如鸡子(鸡蛋)”,“地如鸡中黄”,这实际上已经具备了“地球”的初步概念,仅仅是没有采用这两个字而已。他还提出了“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的宇宙无限的思想。汉以后,由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及佛教的传入等因素,“天人感应”等唯心主义思想占据了统治地位,严重地束缚了科学思想的发展。
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先进的知识分子主张学习西方“长技”,即先进的科学技术;在新文化运动中,提出了“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的口号,呼唤“德先生”和“赛先生”。“德”是“德谟克拉西” (英文Democracy的意译)的第一个字,民主的意思。“赛”是“赛因斯”(Science)的第一字,科学的意思。旧民主主义思想无法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同样无法使中国的科学技术复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思想成了科技事业的主导思想,促使科学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不但缩小了中国同发达国家的差距,并且已使某些领域走在世界前列。新中国一成立,中央政府就十分重视基础理论研究,重视科学实验,提出了迎接新的技术革命的思想。周恩来在1956年1月15日《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中强调,“没有一定的理论科学的研究基础,技术上就不可能有根本性质的进步和革新”,并且指出“人类面临一个新的科学技术和工业革命的前夕”。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此后,双百方针一直是发展科学事业的一个主导思想。1963年,毛泽东又提出 “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项实践的主张,认为只有经过这三项实践,“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完成正确的认识。在粉碎“四人帮”以后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继续坚持双百方针。1977年邓小平在《关于科学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中说:“我们要坚持百家争鸣的方针,允许争论。”第二年,他在全国科学大会上的讲话中进一步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这些正确的科学思想,大大促进了中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

☚ 现当代科技   中国对外科技合作 ☛
0000780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32:50